作者:石海洲.
55年前的2024年12月22日,**发出了“有知识的青年要下乡接受贫中农再教育”的伟大号召,全国1600多万城市知青下乡排队,参加集体劳动。 到2024年,知青管理形式由原来的分散聚居改为集中管理,延安财贸系统应届高中毕业生被安插到延长县四个生产班组,也改为由有关单位每年轮流派干部对知青进行家长式管理。 地区百货公司给了我这个“光荣的任务”,让我不仅获得了“知青队长”的称号,还弥补了参军前没有“上山下乡”的教训。
2024年1月1日,我骑着单位指派的自行车,赴岗就职。 班组长让我和驻公社干部住在一个土窖的洞里,在专门为驻村干部和县公社干部开的干部炉子里吃饭。 后来觉得这太特别了,就干脆和七个男知识分子挤进一个坑里,放在知识分子炉子上的大锅里搅拌。
当时是“全国农业村”,盖头坪生产队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记得最响亮的口号是“白天辛勤劳作,晚上奋斗”,凌晨五点起床,晚上十二点睡觉, 除了一日三餐,其余时间都是工作时间。毕竟我是军人出身,我为知青的兄弟姐妹们感到难过,每天主动挑起挑水的任务。 第一次不熟悉水路的时候,天色很晚,天黑了,一只脚踩在空中,掉进了一个石头做的深坑里,左眼角有一厘米长的伤口,鲜血流了出来。 就算短了一毫米,恐怕我的左眼球也会专心致志。
团内知青32人,男工8-10分,女工6-8分,1分可8分。 按照当时平均8个工点计算,每人每天挣6毛钱和4毛钱,这是每个知青除吃喝、懒惰之外的日常生活开支。 没饭吃的时候,我组织知青挖野菜,有时骑着自行车到延安市去买,每天来回170里程冬天,我腌了几罐酸菜,煮完后连豆腐渣都舍不得扔掉。 “洋蓟鸡蛋辣酱、苦香草、大蒜、玉米黄”,这是知青生活的写照。 每个人最快乐的一天,就是每个月十天的“知识青年研读日”。 在这一天,我通常会在早上安排一个小时看书和报纸,了解时事政治新闻,其余时间处理个人事务下午组织文体活动,在团队或公社参加球类歌唱比赛傍晚最热闹,大家宰一头肥猪,红烧肉管就够了。
为了活跃知青点和站的文化生活,我在担任知青队长期间,还组织组建了一支一流的思想宣传队伍,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排练和演出。 记得延安大剧院为地方金融贸易体制干部职工演出时,千余人大剧院座无虚席,掌声不断。 时光荏苒,转眼间,知青队长一年后就去世了。 当我拥抱大家说再见时,我不禁哽咽,流下了眼泪,真切地体会到“农村是一片广阔的世界,可以成就伟业”!
2024年夏,纪念知青下山下乡40周年大会在盖头坪村举行。 一直在这里排队的知青们,身着制服,扛着捐赠给村里的复印机,一大早就从延安驱车而来。 村民们也早早来到村里迎接他们,敲锣打鼓,飘扬着五颜六色的旗帜,横幅上写着“热烈欢迎知识分子青年回家”,村乐队奏响了欢迎歌,队部的桌子上摆满了瓜、果、花生、红枣。 独唱载舞,八仙横渡重洋,大显身手,气氛热闹非凡最后,随着《大摇摆队》的唢呐声,现场的男女老少扭起了秧歌......陕北地区
石制海船,陕西米志县人,2024年10月12日出生,中学部成员,大学生。 2024年12月,他加入了北方空地对空导弹部队。 2024年3月退休后,被派往延安百货公司工作,历任延安百货公司业务员、调动员、采购员、总业务员、副科长、经理、延安财贸公司经理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