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羽和许世佑在战争中有过分歧,但两位将军都有远大的理想,很快就从敌对变成了友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羽的母亲独自生活在南京,没有人照顾她,徐世友伸出手来,展现了两位将领之间的伟大革命友谊。 关于当年两人争执的原因,可以简单介绍一下。 革命初期,苏羽在红一军,而徐世友在红四方面军,两大方面军在长征中相遇时,苏羽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没有参加长征。 抗日战争期间,苏羽活跃于新四军,徐世友则在八路军作战。
直到解放战争时期,苏羽北上山东担任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徐世友成为他的部下,两人开始了合作生涯。 在性格上,苏羽深沉内敛,而徐世友则直率大胆,可以说是彼此的对立面。 在战斗风格上,苏羽先下定后行,善于出其不意取胜,而徐世友则信奉“一力十会”,善于攻坚仕,势不可挡。 这些性格和战斗风格的差异,也决定了两人在战场上难免会有一些差异。 解放战争期间,两人确实有过一些争吵,主要集中在两场战役上。 首先是孟良谷之战。
当时,蒋介石不再采用远距离驱赶的战术,而是依靠关键的精锐部队进行重点攻击,带领其他部队侧身反击,以防被对方歼灭。 我军起初并不适应这种战术,尝试了很多方法,但很难撼动敌人的阵型。 最后,苏羽提出了大规模转移的战术,左右摇摆,即所谓的“龙灯”战术。 结果,国民党军队束手无策,拖到筋疲力尽的地步,纷纷撤退。 虽然战术是成功的,但部队内部存在分歧。 士兵们来来回回,却没有打仗,没有一个敌人被消灭,这让所有人都感到沮丧,尤其是对许世友来说。
**严厉批评徐世友,要求他服从命令,不要情绪化。 然而,事实上,在孟良谷之战中,他非常果断,成为了这场战斗的胜利英雄。 第二次争议发生在济南战役中。 苏羽的计划是将济南战役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攻占济南,另一个是伺机而已,再说,攻占济南只是一个诱饵,真正重要的是另一部分。 苏羽将大部分兵力集中在他等待机会的地方,攻占济南的兵力明显不足。 许世友向苏羽求援,却被无视。
许世友非常生气,在围城期间,擅自改变部署,坚持争取胜利,结果只用了8天时间就成功占领了济南。 然而,由于他的进攻速度,我军的机会主义力量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这让苏羽很是恼火,后来他把许世友调离了前线,没有参加更重要的淮海战役。 不过,许世友之所以没有参加淮海战役,并不是因为与苏羽有矛盾,而是因为他还有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那就是保卫胶东,防止美军在胶东沿海登陆。
后来的历史证明,正是由于许世友在胶东的威慑作用,美军才不敢在该地区进攻,保证了淮海战役的顺利进行。 所以,许世佑和苏羽这两个差别其实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都是对的,不是人,之间并没有什么矛盾。 这是两位将军之间的革命友谊,公务和私下讨论,他们之间的两次争执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