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大家都知道,歼-12并没有量产,也没有真正在空军服役,只生产了5架原型机。 但是歼-12的出现率相当高,因为中国唯一的国家航空博物馆将1架歼-12作为符号并予以支持。
这架歼-12从航博会开幕以来就一直在这里打架,因为太小了,一直被一些游客认为是大模型,经常看到有解说员和小女兵在尽力给游客讲解。 因为航博的收藏中还有另一架歼-12,但正是这两架在外观上有所不同。 最明显的是,这个框架存放在房间的进风口中间是一个垂直的隔断,而支撑起来的框架,在进气口的中间显然有一个调节锥,这至少意味着这个框架的进风条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但这些对于叙述者来说并不容易解释清楚。
这不得不回到那些“难以忍受”的日子。 从歼-12的数量可以看出,在它之前,至少在歼-11被占用之前,这些数字都被占用了,但除了仿歼-7和半仿歼-8之外,其余的都经过反复论证,在这种情况下歼-12可以做出一些原型,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的,其实, 后面有个数字的歼-12也被占用了,这个留给后面慢慢说。有人说歼-12是歼-6的单引擎缩小版,其实眼光敏锐的人一眼就知道,歼-12只是歼-6发动机数量的一半,其实两者之间关系不大,比两侧进气的强-5要少很多。
委婉地说,事实上,歼-12可能已经吸收了歼-7米格-21的一些技术。 两侧的机头进气口+辅助进气门的布局,加上机头下部的两门火炮,几乎和歼-7原型机一模一样,后来的改进也增加了相同的调节锥,当然尺寸缩小了,位置也发生了变化,此外, 歼-12采用下翼大后掠角,机翼外侧略微反转,也应该提高机动性的需要,安装1架涡轮喷气-6,可以在泥泞跑道上起降。
说实话,从一开始的设计目标来看,歼-12其实已经基本成功了。 通过减小机身尺寸、减轻结构重量等措施来达到提高机动性的初衷,到最后停止研制,歼-12在试飞中最大飞行马赫数接近14、实用升限超过17000米,超过了歼-6,许多与机动性相关的性能指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有的甚至超过了当时的“幻影”F1。
高机动性其实是当时世界军用飞机发展的主流方向,这在当时的国内设计部门和使用部门并不是看不见的,当时需要的是小巧轻便、发展迅速、易于量产,突出中低空性能、机动性和地面适应性, 这样“它随时都能飞,到处都能战斗,可以在高速公路上起降”。 因此,在这一点上,J-12符合主流。 但就具体的解决方案而言,说不一样的风格也没关系,说有无奈可能更合适。
歼-12的第一批三架原型机生产完成,并于2024年12月26日首次试飞成功。 一开始,设想飞机的总重量约为4吨,最大马赫数为15.虽然性能没有完全达标,但与以前的飞机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比如起飞距离不到500米,远远优于当时最先进的歼-7,所以准备投入生产,但设计团队想要不断改进, 但也想进一步改进,这样虽然性能有所提高,但时间却被耽误了,改进后的一架于2024年7月1日首飞成功。这其实就是航空博物馆里的两架飞机不同的原因:室内的一架是早期的,室外架设的那架是后期改进的。
这里要挖得更深一点,歼-12最早的原型空速管是在机头上方,后来改到了底部,这个改动和歼-7正好相反,不知道当时是怎么考虑的?而竖立在气道中的那个,虽然进气口中间是调节锥,据说是后期型,但是空速管还是在上面,不知道中间发生了什么......因为其他一些细节从**上看都不太好看,所以无法辨认,梅林觉得外面的那个可能是某种中间过渡状态,哪个朋友知道了可以留下一句话。
与其他国家通过优化飞机的空气动力学布局、使用大推力发动机、改进机载电子设备、加强机载**等措施不同,歼-12更像是走“零”路,因为没有合适的发动机,所以它必须通过减轻重量和低配置来实现提高中低空机动性的目标。 说到这里,应该有人说“强力砖飞”,这种说法其实是很偏颇的,梅林并不认同,如果说出来真的是开玩笑的话,但是很多人把它当成真相就不好了。 飞机设计是一个非常大的综合系统工程,发动机性能确实对飞机的整体性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不是唯一的,因为没有空气动力学设计,甚至一架飞机也没有......至少,陆老能带领团队实现1台涡轮喷气六缸发动机接近1的推重比,这对设计来说并不好,恐怕没人能说得出来。 当然,如果有更好的引擎,那么结果肯定是另一回事,我们没有......
事实上,歼-12最致命的缺陷是缺乏设备和**有效载荷能力,这当然是受机身的限制。 歼-12内部没有太多空间用于机载设备,机载雷达就不谈了机身的小承载能力也不好,虽然机身和机翼下方也有3个挂载点,但空对空导弹是必须避开的,所以歼-12的空战能力有多强可想而知。 也是因为太小了,没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设备还是加不进去,发动机换不上更好的,硬塞进去就要换了,但又不是歼-12。
据说,中国的89式重机枪无意中制造出了世界上最轻的重机枪,事实上,歼-12也在无意中获得了“世界上最小最轻的超音速战斗机”的称号,但两者的结果却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