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人民网广西频道。
中山人民网12月16日电 今年以来,广西中山县回龙镇坚持党建指导,走群众路线,采取自筹、自主建设、自管、财政奖补的“三自一补”工作模式,探索推进以“培育、读传家宝、文明乡“,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汇龙村交汇处新面貌入村。 李子和 摄。
动员群众,凝聚共识。 回龙镇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和农村“党群委会”作用,搭建多种形式的交流平台,带领“党群”委员和村民代表到外地参观示范村建设成果,以“夜话”的形式进行深入宣传动员, “板凳会”、户主会议,充分了解群众意愿,消除群众的思想顾虑。引导农村党员村民充分认识到柴草乱堆、线路乱装、车辆乱停、鸡鸭不圈养、老房子不拆都是打造美好家园的堵塞和痛点,精心规划居住区、工业区, 在村内公共休闲区,牵头签订示范村建设承诺书,带动全村66户农户328人参与美丽家园建设。动员各村村民、爱心企业、村民募集资金(募集物资、募集土地)支持房屋建设,共募集5个80,000元,6块土地3英亩,2种肥料1吨,一批香水柠檬苗和澳洲坚果果苗,以及100多立方米的建筑石材。
群众积极投身于自主建设。 李子和 摄。
依靠群众,凝聚力量。 回龙镇通过“党员带群众”、“青年带老人带孩子”、“少数带多数”的方式,动员群众和全民参与到“三清三拆”和道路扩建等“自主建设”中来。有村民主动“让路”,放弃了房屋前厅的一半,以解决巷道“断路”问题有的村民主动参与,带着家人加入到“三拆”建设中来;有的村民发挥“瓦工”特长,修建小围栏,美化道路景观。 示范村建成后不到60天,拆除了69栋破旧房屋、猪舍、鸡舍,在巷道和屋前乱堆206个障碍物,振兴了3000多平方米的农村宅基地(竹林),600多名村民参与自主建设, 投入挖掘机2台、运输车2台,工作工时300余小时,全面实现全村干净、整洁、透明的目标。
村民们主动“让路”,解决巷道“断路”问题。 人民日报冯晓晖摄。
尊重群众,回应关切。 回龙镇坚持“人事议办”的原则,提高群众的“主人翁”意识,通过线上微信吸纳外来务工村民的建议,以线下户主会、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等形式收集村民意见,广泛收集问题和对策,制定4类任务清单17项, 力争300多万元的“财政奖补”解决群众期盼:在有倒塌危险的池塘边建长100米、宽1米的挡土墙,化解风险;村庄周围的道路将从白色变为黑色15公里,画了8幅乡村风俗文明画,修建了700多米的围栏,改善了村落的面貌将20余个闲置废弃宅基地改造成“四小花园”,发展庭院经济将群众免费腾出的竹林划分为22个车位,解决停车难问题13户家庭分别评选为清洁文明户、邻里和睦户、好婆媳户等星级文明户,发挥了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把群众的愿望和需求一一落实,全力建设符合村情、群众需要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好婆媳妇。 人民日报冯晓晖摄。
服务群众,兑现承诺。 回龙镇立足于群众,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创作方向。 对村内“蜘蛛网”弱电线路进行重新布置,实现网线均匀新建1座蓄水塔和8条巷道管网,实现每户供水管网新建水坝和水利设施,解决旱灌、农田排水问题新建工业桥梁1座,提高群众生产能力新建污水收集设施1个,解决水体发黑发臭问题;新发展韭菜苔种植、五黑蛋鸡养殖等有序特色产业,解决群众就业增收问题;新增1个家庭农场、3个农民合作社等4个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壮大农村民富产业。 同时,动员群众参与“自我管理”:组织制定村规制度,采取“积分制”激励、“网格化”管理、文明家庭、明星文明家庭、党员先锋岗示范指导、卫生环境“门前三袋”等,开展公共设施规范化管理和保护、村庄绿化等。 开展屋前屋后卫生环境常态化清洁,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提供志愿关爱服务,积极开展“我带头耕种、读传家宝”、“简单喜事我先来”、“不涉毒、不赌博”等形式的乡土风情文明实践活动, 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打造安全建设“十不”村,不断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幸福感。(冯晓辉、黄冬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