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2024年12月才过去了三分之一,但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天气犹如过山车,自12月以来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冷空气、暖浪、寒潮、雨雪,尤其是这两天,一股强烈的寒潮南移,引发大范围降雪, 感觉冬天来得特别早。
南方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席卷了中国中东部多地。 **气象台今早绘制的降水图可以看出,一方面山川四省成为暴风雪的中心,河南山西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暴风雪,另一方面,雨雪分界线随着寒潮向南发展, 而今晨的雨雪分界线,已突破淮河进入大别山,郑州及周边地区降雪量超过20毫米,成为唯一成为降雪中心的省会城市。
不过,根据**气象台最新消息,在经历了12月10日至11日的大规模雨雪天气之后,下一波大规模雨雪天气已经准备就绪——13日至15日,中东部地区将出现大规模雨雪天气过程, 西北东部、华北北部和东北中南部地区有小到中雪,局部地区有大到大雪;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地区有雨转夹雪或降雪,江南中南部和华南地区有小到中雨,江南部分地区有大雨。 从预报来看,12月13日开始,将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华北多地可达到中到大雪。
在12月13日至12月15日大范围雨雪天气中,12月14日前后的降水预报图显示,大雨和大雪将同时发生。 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河北、辽宁、吉林等地将出现大范围暴风雪,这意味着山河四省除了继续成为暴风雪中心外,还可能扩大到东北多地,暴风雪范围比上一风雪更大。 同时,中到特大雨区域将从山东南部延伸至安徽、江苏、河南、湖北、重庆、四川、湖南等地,部分地区也可能有大雨。 随着暴雨和暴风雪或同时发生,这意味着在这段时间里,我国许多省份可能会经历恶劣的天气。
第二次雨雪的主要原因是第二次寒潮的南移和暖湿气流的北移。 冷空气是比周围空气更温暖的空气,通常来自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 当冷空气与暖湿气流相遇时,形成冷暖气团的强对流,造成大范围的降水降温。
那么,寒潮从何而来呢? 这就把我们带到了北极漩涡的作用。 北极涡旋是指北极地区高海拔地区的大型冷涡旋系统,是极地地区大气环流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的位置、强度和运动不仅对极地地区有重大影响,而且对高纬度地区的天气也有重大影响。 当北极涡旋足够强,可以停留在北极时,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几乎不会暴露在强烈的冷空气中。 然而,一旦北极涡减弱,西风带出现较动,暖空气将趁机北移,夺取极地地区。
2023 年 12 月,这就是发生的事情。 由于北极涡旋的减弱和**,西伯利亚地区和南部的强冷空气,特别是12月13日前后,西伯利亚上空的北极涡的亚中心向南突破,从相对偏西的路径进入中国,此时副热带高压刚刚加强,大量暖湿气流向北, 最后,冷暖气团在中国中部和东部地区相遇,形成冷暖气团的强对流,产生大范围的降温和降水。
据**气象台预报,13日以后,受寒潮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将有强风降温,气温明显下降,北方多地气温将接近历史同期最低极值。 18日前后,贵州至江南北部的最低气温也将降至0度以下。 因此,在接踵而至的两次寒潮影响下,我国多地气温也将骤降,持续低迷。 根据气温异常预报,我国中东部地区寒区将进一步扩大,12月11日至12月20日,我国将出现全国低温,仅云南和青藏高原部分地区勉强维持高水平。
那么有网友会问:年中全国会不会很冷,这个冬天会不会是暖冬? 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暖冬是三个月冬季的平均温度与一年中同期的平均温度之间的差值,它反映了三个月温度的平均趋势,而不是绝对温度水平。 例如,如果有 10 天气温明显偏低,但也有 20 天气温明显偏高,平均气温依然有 30 天偏高,其实在刚刚过去的 12 月初,大范围破纪录的暖浪已经展现出了暖空气的威力, 而且后期会有大暖和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日本的整体气温正在上升,因此即使出现寒潮,也不一定意味着冬天会比以前低。 事实上,从2024年12月到2024年2月,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将接近全年同期或更高,其中东北南部、华北、黄淮北部的气温将高出**1 2度,这意味着目前的寒潮和寒潮可能只是阶段性的, 而单一的天气过程并不能完全决定整个冬天的气候趋势,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观察这个冬天是否会变冷。
这与全球变暖的趋势并不矛盾,但由于气候变暖导致极地涡旋的不稳定和西风带的波动,南方的寒潮更加强烈,北方的暖浪更加频繁。 似乎在温暖的冬天,温度变化会像过山车一样。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做好御寒、雨雪保暖的准备,同时也要注意气候变化的影响。
三分钟谈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