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对演艺人和爱好者来说都是幸福的一年,演出数量迎来报复性激增,演出市场相信将迎来报复性消费。 恢复批准外国企业在内地演出、加快签发签证、增加国际航班、简化出入境手续......迈向正常化种种相关的变化,也意味着经过三年的风风雨雨,演出行业终于可以火力全开,海外团体、一流企业、本土阵容在舞台上相得益彰,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状态。
团结、开放、包容。
得益于一季度入境手续日趋宽松,北京、上海走在“请进来”的最前沿,不少**企业率先成为2024年初以来第一批从国外飞到内地登台演出的明星。
在北京,大提琴家扬·沃格勒(Jan Vogler)的访问标志着国家大剧院“邀请”的大门打开。 3月20日,《人民**》海外版报道,“3月12日晚,扬·沃格勒在国家大剧院**厅为观众献上了全套六首《大提琴无伴奏组曲》,给北京的早春带来了一股热浪。 ”
3月12日晚,大提琴家扬·沃格勒在国家大剧院**大厅演出。
热浪一直持续到月底,变得炙手可热,瓦列里·捷杰耶夫的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登陆国家大剧院,这意味着中国听众在经历了三年的“冰”后,终于在家门口听到了海外乐团的现场演出。 开场曲吕启明的《红旗颂》似乎在形容这场演出是指挥家与观众之间的“双向奔波”。 年内,捷杰耶夫两次访华,可见演出团队对中国的浓厚兴趣和在中国强大的票房号召力。
3月27日,捷杰耶夫和马林斯基交响乐团降落在国家大剧院。
捷杰耶夫同样钟爱的是法国卡普松兄弟。 据《澎湃新闻》报道,4月20日晚到访上海**音乐厅的法国大提琴家戈蒂埃·卡普松成为“时隔三年'窗口期'后首位访问上海的海外艺人”,并连续两晚举办两场**音乐会**。 他的哥哥、小提琴家雷诺·卡普松将于5月19日在上海演出。 下半年,上海交响乐团宣布戈蒂埃·卡普松为新乐季的驻团艺术家,年底他第二次来到上海,与指挥家查尔斯·迪图瓦会合。
卡普松兄弟在上海和北京举办了独奏会。
俄罗斯阵容构成了**海外驻华的新生力量。 据不完全统计,除捷杰耶夫和马林斯基的团队外,竞相访华的俄罗斯领导人还有费多谢耶夫和柴可夫斯基交响乐团、库连齐斯和**永恒乐团、尼古拉·阿列克谢耶夫和圣彼得堡爱乐乐团、亚历山大·斯拉德科夫斯基和俄罗斯鞑靼斯坦国家交响乐团,以及女高音安娜·内特列科、钢琴家马祖耶夫、 谢尔盖·达维琴科、安德烈·墨菲·皮萨列夫和阿卜杜里莫夫、小提琴家瓦迪姆·雷宾和鲍罗丁四重奏等。
鲍罗丁四重奏在上海演出。
来自欧美等国家的顶尖艺术家纷纷涌向该国,钢琴家如邓泰山、大卫·弗雷、伊沃·波格里奇、玛尔塔·阿格里奇、鲁道夫·布赫宾德、斯蒂芬·霍夫、白建宇、李卓宇、艾玛、毛藤田和萨拉·奥特等,小提琴家如卡瓦克斯、丹尼尔·霍普、吉登·克莱默、马克西姆·文格罗夫、诹访内明子、大卫·加勒特、杨天娃等, 等大提琴家,如Yo-Yo 马、Stephen Ott Iselis和Maisky等,以及竖琴家Savier de Mestre等。歌手包括伊恩·博斯特里奇、乔治乌、多明戈和凯瑟琳·詹金斯等。
11月13日晚,多明戈在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
巡演团体包括克里斯蒂安·蒂勒曼与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亚当·菲舍尔与维也纳交响乐团、鲁道夫·巴拉兹与委内瑞拉西蒙·玻利瓦尔交响乐团、尼姆·雅尔维与贝尔格莱德爱乐乐团、伊万·菲舍尔与布达佩斯节日管弦乐团、卡斯普切克与华沙爱乐乐团、哈里·比克特与英国乐团、东盟十国管弦乐团、萨尔茨堡室内乐团、 柏林爱乐巴洛克独奏乐团、加拿大随想曲乐团、国王合唱团和新加坡华乐团等。指挥家大卫·斯特恩(David Stern)、梵志登(Jaap van Zweden)、艾森**(Eisen**)和郑明勋(Mingxun Cheng)曾到访香港指挥中国乐团。 作曲家马格努斯·林德伯格(Magnus Lindbergh)在上海聆听了他的作品。
11月5日,蒂勒曼与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在国家大剧院演出。
世界上最快乐的音乐迷可能在中国,因为他们可以在家门口听到来自最广泛和最具标志性的阵容的各种歌曲,这在当今世界最为普遍。在西方对一些**、**家庭的演绎过度政治化,取消他们的**或演出的时候,对古典情有独钟的中国舞台,向来自哪个阵营的艺术家张开怀抱,将他们团结在同一片蓝天下,为乐迷表演,展现出开放包容的国风范, 观众们大饱口福。
马拉松“与大收藏。
回顾2024年中国舞台上发生的各种事件,开放包容无疑是中国接受海外阵容的一大特征。 **家庭也珍惜时隔三年再次来到中国的机会,纷纷拿出自己的技艺回馈市场。 在师傅的期待和市场的期待中,“马拉松”与全集构成了台上台下的“双向冲刺”,不仅充分展现了演出阵容的多面性,也让观众真正领略了活生生的历史。
鲁道夫·布赫宾德(Rudolf Buchbinder)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收藏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就是一个例子。 从5月9日到17日,他在9天的7场音乐会上演奏了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 这32首钢琴奏鸣曲,从2024年到2024年,创作了近30年,跨越了贝多芬艺术创作的早期、中期和晚期,足以展现出作曲家一生的发展道路。 通过大致按时间顺序排列的高密度音乐会,观众能够听到和见证贝多芬词汇的成熟和他在舞台上个性的发展。 这就是整部作品的魅力所在。
布赫宾德钢琴独奏家 ** 摄影:牛晓蓓。
类似的钢琴奏鸣曲并非2024年独有,2024年,布赫宾德在北京首次以全集的形式呈现了贝多芬的所有钢琴奏鸣曲。 在此之前和之后,其他钢琴家也进行了类似的尝试。 将2024年该剧的热度推向不可逆转的高潮,是一组“马拉松式”**的相遇,而主角就是拉赫玛尼诺夫。
2024年是俄罗斯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诞辰150周年,他出生于2024年,他为钢琴和管弦乐队创作了五首杰作,包括四首编号钢琴协奏曲和一首“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在一场“马拉松”**中演奏这五部作品,足以让任何一位钢琴家筋疲力尽,一位钢琴家不仅在三天内演奏了两场“马拉松”,还顺便玩了一场足球比赛。
拥有这种体力的是钢琴家丹尼斯·马祖耶夫。 11月初,他以两场拉赫玛尼诺夫的“马拉松”为主要焦点,以管弦乐作品和独奏会为中国巡演揭幕。 11月3日晚,他呈现了上海首场“马拉松”,演职人员以一口气完成五首钢琴和管弦乐作品的长度,让幻想着赶上地铁末班车的观众彻底“酷”了。 11月5日晚,原班人马移师广东,在深圳保利剧场以同样的剧目和密度第二次上演“马拉松”。
马祖耶夫在国家大剧院演出 摄影:牛小蓓。
11月4日,马祖耶夫没有闲着,而是飞回莫斯科,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指挥家尤里·塔米尔卡诺夫的葬礼,然后飞回中国。 11月6日,他搬到杭州,身穿黑色西装,临时借来运动鞋,在浙江**学院与师生们进行了一场足球比赛。
松耶夫的两组“马拉松”和令人难以置信的紧张行程将拉赫玛尼诺夫的气氛推向了极致。
化身家秀恩爱。
竞技体育分为主场比赛和客场比赛,在主场比赛的球队具有主场优势。 演出也不例外,乐团的主场能够为当地观众带来最新和最独特的内容。 例如,柏林爱乐乐团在柏林的中国除夕**见面会和亲子**见面会,以及欧洲圣城**的**见面会;维也纳爱乐乐团的美泉宫和新年招待会是只有在当地才能享受的特殊活动。 一般而言,乐团会优先在公益、亲子、流行、前卫内容四大类本地演出,并将经过市场检验的内容移植到海外巡演中。
10月23日和24日,捷杰耶夫指挥马林斯基剧院管弦乐团在国家大剧院**大厅连续演出两场。
将客场变成主场,让海外巡演的听众体验到与当地观众一样的“主场优势”,是今年国际演出的亮点之一,马林斯基剧院今年的第三次中国巡演颇具代表性。 10月初,马林斯基剧院在艺术总监捷杰耶夫的带领下在中国巡回演出。 这个由300人组成的剧团刚刚结束了在土耳其的巡演,包括一个芭蕾舞团、两个管弦乐队和一个歌剧团,马林斯基剧院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中国巡演,历时近一个月,覆盖了九个城市,带来了20多场演出,其中包括广受欢迎的马林斯基版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 在中国上演的完整剧集是捷杰耶夫亲自执导的重新编排版本,融合了全新设计的灯光和**效果,相当前卫。 《指环》四重奏的前两部于上一季在马林斯基剧院首演,标志着四重奏的首次完整改编。 中国乐迷能够试一试,可见马林斯基的诚意十足。
10月16日至22日,由捷杰耶夫指挥的马林斯基剧院在上海大剧院上演了完整的《尼伯龙根的指环》,演员、管弦乐队和舞台设计师等演员阵容“全俄”
公益演出的落地,也能展现出海外阵容的诚意。 年内,至少有3个海外代表团深入中国公益事业,慰藉人心。 11月9日,来自美国的费城交响乐团派出一支由14人组成的团队,与医院的交响乐团一起在北京为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演出。 11月20日,年初在香港国际指挥比赛中夺冠的委内瑞拉指挥家鲁道夫·巴拉兹率领委内瑞拉西蒙·玻利瓦尔交响乐团的演奏家们到北京市第101中学进行公开彩排,吸引了100余名师生代表现场观摩。 排练过程中,第101号金帆交响乐团首先演奏,随后是委内瑞拉家庭与学生乐团的公开排练和交流,最后双方演奏了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第一乐章。 委内瑞拉代表团的另一名成员前往景山市民文化中心,以单簧管四重奏的形式呈现了一场室内会议,为北京市民带来了艺术享受。
委内瑞拉艺术家与101中学学生交流 摄影:刘芳。
亲子内容同样精彩。 在香港国际音乐节上登台的萨尔茨堡室内乐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由安德烈亚斯·布劳尼格上尉率领的10名管乐乐手为100多名有需要的小学生演奏了约阿希姆·拉夫的《小交响曲》。 主持人诙谐的英文解说、表演者形象的示范讲解、老师的粤语翻译,让同学们开心不已。 表演者们在舞台上发言并表演了前三个乐章,最后来到观众席,站在学生中间演奏最后一个乐章,并特别告诉学生要安静,因为“演奏者需要互相倾听才能一起演奏”。
如果有一种力量可以弥合差距,那么很大一部分应该来自家庭在玩耍时互相倾听的技能和需求。 跨文化宽容始于相互理解的意愿,这是萨尔茨堡室内乐团向儿童发出的信号,也是当今世界文化和艺术交流的共同愿景。
唐若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