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深入实施,数字技术推动我国文化市场主体数量不断增多,文化及相关产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根据《中国国际文化发展报告(2023)》,2024年中国对外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8027亿美元,出口额约2024年8亿美元,进口额约1659亿美元;其中,我国文创产品进出口占全球市场比重普遍上升,出口总额接近40%。 中国国际文化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成为中国国际化增长的新焦点。
在全球市场中,文化交易过程中会出现产出投入不平衡、文化不平等等扩张主义倾向,对目标国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产生影响。 当前,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课题。
文化安全具有双向的特点,文化输出国通过文化产品和服务向目标国的思想、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渗透,相应地,进口国通过保护和发展本国民族文化,调整文化发展战略,发挥比较优势,扩大文化输出,以抵制外来文化对本国的影响。 因此,国家文化安全受两个因素影响:国内主流文化的凝聚力和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方面,一个国家文化的安全系数与国内主流文化的凝聚力密切相关。 有别于工业快消品满足人类衣食住行基本目的的工具属性,文化产品具有情感属性,其消费体验依赖于特定的价值观和审美共鸣。 国内主流文化的凝聚力越强,文化企业越重视自身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就能更准确地满足本国人民的文化消费需求,本土原创文化产品主导国内市场,可以有效对冲其他国家文化产品和服务对价值观的冲击, 思考习本国人民的习惯和生活方式反之,当全国人民更加追逐外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呈现出国内和国际文化赤字时,国内市场就会被大量的外国文化产品所挤占,国家原有的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就会受到严重冲击,民族文化产业的安全压力就会加大。 另一方面,国家文化安全也与国家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呈正相关。 一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所占的国际市场份额越大,消费者的认可度就越高,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和规则权就越高,就越有能力维护自身文化利益不受侵犯,保证外国文化体系的正常运行不受破坏和威胁。
当今世界,文化潮流相互激荡,不同价值观相互博弈。 大力发展文化,不仅可以获得经济效益,而且可以防止外来文化和价值观对内本国文化的侵蚀和冲击,对外传播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和思想习习惯,从而影响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中国文化资源的先天优势,深入挖掘国内文化市场的巨大潜力,强化“内容为王”的产业特色,不断开拓海外市场,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推动文化“走出去”的必由之路。 (程冰,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 Brigh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