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晚,“青年大讲堂——2024成都市跨年致辞”大思政课线上主题宣传互动指导活动在成都大学正式启动。
90后农业职业经理人、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生舒星宇与在场的青年们分享了他从城市回归乡村、科技赋能农业、书写青春在希望田野上的故事。
舒星宇. 2024年底,舒星宇带着良好的前途和待遇从成都一家公司辞职,回到崇州老家,将现代农业技术带回老家,成为村里最早有老家合伙人的“新农民”。 “过去农民看天吃饭,但现在'新农'知道天,我们的种植过程更加现代化和机械化。”
他承认,事实上,起初,村民们并不理解他们的行为。 但仅仅过了几天,科技的便利性就让村民们改变了态度。 舒星宇和伙伴们不负众望,种出的水稻不仅产量更高,而且成本更低,让村民收入至少增加了15%。
后来,舒星宇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实现了犁、移栽、喷洒、收割、烘干的全过程机器操作。 他的合作社也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其成员从几个增加到今天的31个。 这支年轻的“新农”队员平均年龄不到27岁,今年最小的只有19岁。
2024年,舒星宇及其团队共帮助村民种植土地4万亩,合作社2万多亩土地收获大米、小麦2000多万斤。
这样的收获是我父母那一代人无法想象的。 因此,父亲一直告诉我,要感恩这个时代,感恩科技的发展。 舒星宇表示,是科技支撑着“新农”追逐“河霞下享受凉爽空气的梦想”,为天府粮仓建设贡献年轻人的力量。
舒星宇告诉记者,虽然已经到了年底,但今年12月他和他的团队都非常忙碌。 “我去了四川省很多地方,也去了河北等地,传授规模化种植的经验,也看看能不能开拓新市场,为明年做准备。 ”
他希望明年,他和他的团队将标准化的运营模式带到更多的地方,在更广阔的土地上播下丰收的希望。 同时,舒星宇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回归大地,“通过我们的努力,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我们的'新农'团队,为天府粮仓建设贡献力量,在广袤的土地上书写'新农'的青春。 ”
红星新闻记者尹可然。
编辑:俞曼歌。
*红星新闻,报道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