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汽车产业研究中心
汽车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指标。 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汽车电子、信息通信、交通等领域融合创新的重要载体,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对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增加城市税收等具有重要作用。 为科学反映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水平,为行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赛迪顾问汽车产业研究中心首次面向全国开展了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评价。
12月 22, 2023“2023未来汽车生态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赛迪顾问汽车产业研究中心在会上隆重揭牌《2023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指数(城市)》。
一、指标体系
《2024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指数(城市版)》通过分析影响城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主要因素,对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客观的评估。 指标体系涵盖支撑、产业支撑、企业实力、科技创新发展潜力五大一级指标,五大一级指标下设21个二级指标。
图1 2024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指数(城市)指标体系
数据**:赛迪顾问,2023 年12
二、总体结果
赛迪顾问汽车产业研究中心根据《2024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指数(城市)指标体系》,对全国337个地级以上城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除外)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并公开发布该指数排名前50位的城市。
表1 2024年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指数排名前50的城市(城市)
数据**:赛迪顾问,2023 年12
3、解读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特点
(1)每个城市的发展重点不同,整体发展阶段呈现四个阶段
疫情期城市:引领发展,示范带动作用突出
同时,得益于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的明显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全市在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落地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绩,目前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龙头城市。
成长期城市:生态初步形成,协同效应突出
这一时期,成长期的城市以现有扎实产业为基础,以封闭试验场和开放道路试验基地建设为切入点,吸引企业和科研机构集聚发展,是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支撑力量。
积淀期城市:创造差异化优势,推动先进技术应用
在积累期,城市与前两梯队在产业竞争力和创新竞争力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但在政策支持和试验论证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化优势。 在此期间,我市结合当地道路环境特点,充分发挥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为先进技术在当地商业化、推动智能网联技术应用创造了良好条件。
处于探索期的城市:发展要素不足,一般处于起步阶段
探索期城市均水平低于前50强城市平均水平。 大多数城市产业基础相对较弱,核心企业缺乏,产业数据积累和持续研发能力薄弱,科技创新资源较少,自动驾驶、车联网等关键技术发展相对滞后。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居全国首
目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在东部地区明显领先,中西部地区奋力追赶,东北地区发展滞后。 东部地区33个城市入围,占比超过60%,其中山东、江苏两省9个城市入围,超过其他地区入围城市总数。 中部地区8个城市入围,西部地区5个城市,东北地区4个城市入围。
(3)试点示范成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突破路径
无锡、天津、长沙、重庆获得首批国家车联网试点,柳州、襄阳、湖州(德清)获得第二批国家车联网试点。
(4)核心企业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集聚
智能网联汽车核心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东部地区拥有积极完善的上市标准引导体系,通过加强上市培育等措施,培育了119家智能网联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上市公司。 在中部地区,积极培育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完善人才引进、智能化助力企业发展,集聚智能网联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上市公司21家。
四是建议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优化监管环境
梳理完善限制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规定,在产品设计、开发和生产过程中为整车及零部件企业提供监管支持。 制定和修订现行相关法律法规中不适用于中高级智能网联汽车的相关规定。 出台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具体实施文件。
二是增强创新活力,激活发展动能
实施“领跑者揭幕”,补齐创新研发短板。 支持企业建设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研发载体。 构建关键人才评价体系,为人才提供申诉受理等服务。
三是完善基础设施,筑牢发展“基石”
加快路侧单元数字化升级改造,实现关键基础设施数字化监管。 开展交通标志标准化、道路设施信息化升级、智能化设施建设的“双同步”工程。 科学合理布局充换电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充换电设施智能化管理水平。
四是加强外部和内部培训,做强行业主体
针对头部企业开展线上投资、委托投资、一流投资。 培育一批在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领域具有一定优势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通过实施精益管理模式等先进管理方法,支持相关上市公司增强市场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