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谢若林。
习记者毛一荣。
今年以来,海外上市热度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寻求海外资本市场上市机会。 港股层面,截至12月1日,年内共有52只新股登陆港交所,其中内地企业49只,另有91只在排队。 在美股市场,年内有35只中概股在美国上市,其中28只为内地公司,另有72只已递交招股书。
从政策角度来看,监管机构继续鼓励内地企业赴海外上市。 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金融支持措施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走出国门,用好两个市场、两个资源”。 ”
此外,境外上市企业备案进程大幅加快,出现了更多“绿灯”案例。 自3月31日《境内企业境外发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新备案条例》)实施以来,已有152家企业向社会报送备案材料,其中68家企业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 企业海外上市渠道更加畅通。
香港上市的比例有所增加。
内地企业已成为香港龙头市场的重要力量,内地企业赴港IPO比例持续上升。 根据德勤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来自中国大陆的新股比例从去年同期的88%上升3个百分点至91%。
从行业来看,物流、人工智能、餐饮等稀缺型和新经济型企业占比不断提升。 以“衣食住行”为例,目前已有10余家企业在香港上市,包括有宝**、国权、十月稻田、绿源集团控股、途虎-W、巨星传奇、Keep、振久丽都、百果园集团、正威集团等。
从市场表现来看,部分新股表现良好,Ubox**首日收涨4087%,药明合众收涨3592%。振久李度募集资金最多,成为年内“募资之王”,募集资金539亿港元。
自第四季度以来,港股IPO步伐加快。 截至12月1日,共有91家香港上市IPO公司“排队”,包括顺丰控股、菜鸟智能物流、美的集团、兆钢集团、智星汽车等。
沙利文杰利(深圳)云科技研究总监袁梅告诉记者,尽管今年港股IPO市场低迷,缺乏大型IPO项目,但香港仍是内地企业海外上市的首选,香港市场对行业的包容性较强。
港交所亦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积极求变,致力改善港股融资、交易及投资环境。 今年3月,香港联交所新增第18C章专业科技公司上市制度,降低科技公司上市门槛6月推出“港元-人民币”双柜台模式,吸引离岸人民币资金投资港股9月,香港联交所(港交所)就创业板上市改革征求市场意见,简化过户机制11月,全新IPO结算平台FINI上线,港股IPO结算进入“T+2”时代。
美国上市的复苏速度加快。
除了在香港上市,在美国上市也是中国大陆企业的选择之一。 截至12月1日,年内有35家中概股公司在美国上市,融资规模约9家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体量和规模分别为94%和28%。 其中,25家通过IPO上市,10家通过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上市。 此外,已有49家公司提交了备案材料,其中21家公司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
值得一提的是,电动汽车领域的公司正在积极在美国上市。 例如,吉利集团旗下的极氪已向美国**交易委员会提交了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文件。 根据中国证监会披露的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极氪拟发行不超过9只26亿股普通股,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此外,吉利集团旗下的豪华电动汽车制造商莲花科技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并已向中国证监会提交备案材料。
内地企业为何积极寻求海外上市?汉书院咨询CEO王青告诉记者,国际资本市场对内地企业的吸引力在于市场和投资者相对成熟,上市模式和融资方式多样化,国际市场拓展和知名度。
此外,境外上市可以为企业吸引一批优质的国际投资者,满足企业国际化布局的需要,境外上市募集的资金为美元或港币,可直接用于境外投资。
不过,内地企业在海外上市时仍需注意三点:一是发行成本相对较高;二是当地法律;三是文化和语言的壁垒。 王青表示,企业需要综合自身情况、实力、长远发展战略规划等多种因素,选择更适合上市的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