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享有健康 说
如今,抑郁症是一种众所周知的疾病,但仍有一些父母用偏见的眼光看待生病的孩子,甚至用伤人的话语来对待孩子的求助,让孩子更加痛苦。
上周,18岁的女大学生小刘来到门诊。 小刘一开始只是觉得不舒服,身体也累得无力,总觉得无助,莫名的难过,经常半夜哭,告诉父母后,没想到家人不仅不理解,还觉得小刘在“装”,所以让她不要再这么没脑子了,只想开口一点。
小刘还想再说些什么,妈妈就不耐烦的说:“你在装什么?不要大惊小怪!”
一举击中了小刘。
在此之前,小刘只是轻微的抑郁,及时就医,配合医生,坚持几个疗程,就可以痊愈,但听了母亲的话后,用小刘的话说,“天塌了,我不知道我活着是为了什么,连我最亲近的父母都不理解我。
于是,小刘开始出现严重的身体症状,经常出现不明原因的腹胀腹泻,同时精力和体力也迅速下降。 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平时感觉记忆力下降,记不住事情;而且还有睡眠问题,最不舒服的就是失眠,连续两三个星期直到半夜两三点才入睡,然后点又会被吵醒。
家人的不理解和言语上的伤害,让小刘本来就不舒服的心更加痛苦,让她的心理压力更加严重。 当小刘自己来到医院时,他已经达到了重度抑郁的程度,需要用药物干预并住院**。
在会诊过程中,小刘特别希望我们的医生能给他的家人一个**,让家人相信他确实生病了,而不是假装。 但当我们打电话时,小刘的父母还是持怀疑态度,他们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孩子会得精神病。 最后,父母说完才赶到医院。
其实**小刘的抑郁症并不难,通过药物**辅助心理**,再加上工业和娱乐业的调整,症状可以在一个月内基本得到控制,而后续巩固和维持**,小刘就可以摆脱抑郁症了。
但难点在于,小刘的**不在自己身上,而是在父母身上。 如果父母不改变,仍然对小刘的病情持怀疑态度,认为孩子是故意假装引起注意,甚至为了孩子的治疗费而心痛,那么即使小刘出院了,将来,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他还是会因为父母的话而受到伤害,造成抑郁。
因此,在后续的过程中,我们也在组建家庭联盟,努力改变父母的观念,协调亲子关系。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抑郁、焦虑等精神疾病往往是家庭中最好的,而现在社会生活的节奏在加快,孩子学习繁重,父母工作繁忙,每个人都有困难。 然而,与成人相比,儿童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处理情绪的能力,因此更容易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尤其是来自原生家庭的负面情绪。
仅仅给予孩子物质支持,在道德支持方面吝啬是不够的。 没有父母双方的关心和关爱,孩子的心总是不满足的。 对于那些患病的孩子来说,当他们主动求助却得不到父母的有效回应和有效支持时,无异于火上浇油。
如果孩子有问题,就应该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就寻求更专业的帮助,这才是合格的父母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