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朱元璋回到旧庙找住持算账。 他直截了当地问:“我需要跪下吗?方丈闻言,浑身一震,上前回应。 朱元璋听了这话,心满意足,立刻表示了赏赐。
俗话说“同伴如虎”,稍有疏忽就可能惹皇帝怒火,导致严重后果。 朱元璋以脾气暴躁著称,历史上他特别喜欢复仇。 朱元璋出身贫寒,童年时期瘟疫、旱灾接踵而至,给家庭添了麻烦,导致父母和哥哥相继去世。 为了生存,朱元璋曾经在地主家里放牛,后来选择离开家乡,在寺庙里出家当和尚。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寺庙并不是一个安全的居住地,僧侣们过着非常贫穷的生活,经常面临饥饿的威胁。
寺院院长经常给刚到的朱元璋刁难,给他布置繁重的劳动任务,比如在短时间内砍大量柴火或搬运重物。 这对成年人来说已经很难了,更何况是还未成年的朱元璋。 如果未能在最后期限内完成,住持将进行惩罚或训诫。 这些困难让朱元璋感到沮丧和无奈,但也激发了他的斗志和决心。 他明白,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赢得尊重和认可,于是他不断克服困难,完成方丈交办的劳动任务。
不久后,由于饥荒,寺庙无法维持下去,住持决定让僧侣出去发财。 朱元璋就这样离开了庙宇,加入了叛军,逐渐成为叛军的重要将领,最终夺取了元朝的统治权,成为了新皇帝。 但即便是当了皇帝之后,朱元璋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过去,尤其是对住持的严厉批评。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是天子了,他终于迎来了光明的一天。 每当他回忆起自己在寺庙里遭受的屈辱时,他决定向方丈报仇。 他派人得知方丈还活着,决定亲自去寺庙,让方丈为难。 只要方丈被抓到过错,他就可以趁机报仇。 当他来到寺庙时,住持和一群僧侣恭敬地迎接他。 方丈知道,朱元璋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报仇,他应该时刻小心处理。 朱元璋与方丈寒暄后,在方丈的带领下前往佛像前,准备拜佛。 然而,身为皇帝,他犹豫着要不要跪下,于是问旁边的住持:“我需要跪下吗?“这是一个棘手而微妙的问题,这是一把双刃剑。
在场的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方丈的回答。 方丈知道朱元璋突然这样问,他不想下跪,但如果直接说“不用下跪”,就是对佛陀不敬,会受到惩罚如果说“下跪”,那就违背了朱元璋的本意。 想到《归田》第一卷中僧人赞宁回答宋太祖赵匡隐不拜佛的故事,他决定把答案抄写在书中。 住持回答说:“现在的佛陀不崇拜过去的佛陀。 八个字瞬间化解了紧张的气氛。 朱元璋很有用,立刻摆出一副笑脸,忘记了之前的复仇。 他不仅没有责怪住持,还慷慨解囊,为寺院的修缮捐款,并捐出大量物资和金钱,供养寺院的需要。 寺庙修缮后,朱元璋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大龙兴寺”。
朱元璋与方丈的较量,也算是力量与智慧的决斗。 作为皇帝,朱元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他的复仇源于对自尊的敏感。 方丈以智慧和冷静回应,用巧妙的语言化解了危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逆境时,冷静思考和灵活应对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