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全面评估了2024年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健情况。
报告指出,金融体系认真落实最佳决策部署,按照“防疫、稳经济、发展安全”的要求,主动行动、奋发向前,坚决支持稳经济,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 有效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一是全力支持宏观经济企稳。 二是稳扎稳打、有序推进风险处置。 三是继续整顿金融秩序。 四是全力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 五是有效应对外部冲击风险。 六是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总体来看,金融稳定工作在精准拆弹、改革化解风险、抓好疾病治疗前端、搭建补短板机制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金融风险总体趋同可控,金融体系经受住了复杂环境的冲击。
此外,报告还对金融稳定立法、银行业金融机构运作等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做了一个关键的梳理。
积极推动金融稳定立法
金融稳定是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和长期和平稳定的重要保障,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是金融工作永恒的主题。 2024年12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对金融稳定法(草案)进行了第一次审议,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已将《金融稳定法》纳入立法规划和2024年立法工作计划。 报道称,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要求和金融工作会议精神,配合立法进程持续推进,推动金融稳定法早日出台实施。 同时,要加大对《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等相关法律的修订力度,《金融稳定法》各有侧重、相辅相成,共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充分发挥法治在夯实基本面中的作用。 稳定预期,长期受益。
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整体运行平稳
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对4364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了评级,其中银行业3992家,非银行业372家。 从评级结果来看,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整体运行平稳,风险总体可控。 参与的3,992家银行包括24家主要银行和3,968家中小型银行。 评级结果从低到高风险分为1-10和D,其中D表示该机构已倒闭、接管或撤销。 其中,“绿区”评级结果为1-5分,“黄区”评级结果为7分,“绿区”和“黄区”机构可认为在安全边界内;评级结果为 8-D在“红色区域”,表示该机构处于高风险状态。评级结果显示,1-7级银行有3655家,其资产占所有参与银行总资产的98%28%。从机构类型来看,大型银行的评级结果相对较好,农村地区一些中小金融机构存在一定风险。 在24家大型银行中,1家被评为1级,13家被评为2级,6家被评为3级,2家被评为4级,1家被评为5级,1家被评为7级,按资产计算,占所有参与银行的73家8%是金融体系稳定的压舱石。 中小银行中,外资银行、民营银行和直销银行的评级结果较好,机构比例分布在“绿色区域”,没有高风险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67家位居第二2%的银行位于“绿色区域”,但也有11家5%的机构是高风险银行;农村合作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乡镇银行的高风险银行数量分别为191家和132家,资产规模占084%。分区域来看,大部分省份存量风险降低,区域金融生态不断优化。 福建、贵州、江苏、江西、青海、山东、重庆、上海、浙江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无高风险银行,另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高风险银行维持在个位数水平。
“一省一策”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
2024年以来,农村信用社改革明显提速。 浙江、辽宁、山西、河南、广西、海南等省区农村信用社改革减风险方案已获批复。 浙江农村商业联合银行、辽宁农村商业银行、河南农村商业联合银行相继成立,山西农村商业联合银行已获批设立,广西、海南也在加快设立省级机构。 其他省区正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完善农村信用社改革和风险化解方案。 报道称,下一步,财务管理部门将坚决落实决策部署,加强与地方党委的沟通合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相结合,以“一省一策”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统筹推进深化改革和风险化解。 解决制约农村信用社稳步发展的体制制度难题,推动农村信用社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金融支持。
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
报告指出,当前,世界经济总体不稳定、不确定,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紧效应突出,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 我国经济运行持续向好,积极因素不断积累,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银行业要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加强治理体系建设,审慎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一是保持货币政策稳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社会融资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要把握信贷投放的节奏和力度,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贷款需求,增强信贷增长总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加大对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 充分发挥贷款市场利率改革的效能,多措并举降低企业主体融资成本。 二是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继续深入推进中小银行改革化解风险,积极稳妥推进城商行、农村信用社风险化解,稳步推进乡镇银行改革重组。 鼓励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 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监测,监督不良资产分类,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 保持房地产融资稳定有序,满足刚性改善住房需求,支持房屋交付,稳定民生,实施“因市制宜”的差异化信贷政策。 积极配合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优化债务到期结构,减轻利息负担,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 三是加强银行治理体系和金融稳健保障机制建设,夯实稳健发展基础。 切实补齐监管短板,加强金融风险源头管控,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党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加强对关键人、关键岗位、关键环节的管理,切实提升风险控制水平,加强金融反腐败和纪律问责。 持续加强银行风险监测预警,推动落实硬约束早期整改机制。 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形势的监测和评估,密切关注境外银行风险事件的演变,认真编制风险应对预案,防止国际金融风险事件影响我国银行业健康运行。 每个人都在看
在众多大型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后,中小银行会效仿吗?它对存款利息有多大影响?为什么有些银行“逆势而上”,提高存款利率?
这30万怎么了?银行家:以前从未见过面!
原中证建投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格平“双开”。
**: 金融时报 客户 记者: 马 玲 编辑: 刘能静 E-mail: fnweb@126com 关注《金融时报》*** 获取更多独家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