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县最北端的村庄金景镇普塘村,有一个静谧的村落中隐藏着一座农家图书馆。 12月14日,外面有点冷,但书店里却暖和安静,年近八旬的荀敏强和妻子张志兰正在书架前整理书籍。 十五年前,退休的乡村教师荀敏强自费创办了这家书店,并逐步开设了公益读书班和免费托管班,收藏了1个5万多册,3万人次使用书店,点亮了一批批农村孩子的阅读梦。 荀敏强还获得了2024年助人帮人类别的“湖南好人”称号。
自费创办农村公益书店
2024年,34岁的荀敏强来到偏远的蒲塘村关家小学任教,成为一名乡村教师,一干就是22年。
读书是当时农村孩子的奢侈。 荀敏强告诉记者,2024年蒲塘村脱贫前,村民出行极为不便,要想买书,就得先去镇上,然后从镇上走一个半小时到长沙县城。
2024年,长沙县图书馆按照上级要求,实施一村“乡村书店”建设,想要建书店的荀敏强决心承担起这个重担。
刚开始的时候,没有空间,书很少,人也很少,所以我每天都很担心。 2024年,荀敏强在家中腾出了两个15平米的小房间,一间给图书馆,一间给阅览室,空间问题解决了。
面对藏书的短缺,荀敏强带着自己多年教书收集到的全书,到县图书馆“翻墙”了一些书,拼凑出一个藏书3000册的图书馆。
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书店看书,30平方米的图书馆似乎捉襟见肘。
2024年,荀敏强在与妻子商量后,拿出夫妻俩毕生积蓄25万元,在老房子旁边扩建了一套140平米的房子,又“翻了个底朝天”的7000多本书,一共1超过 20,000 份。 在金井镇中心小学的支持下,引进课桌20套,改建了阅览室、期刊室、图书室、活动室等“新农村书店”。
书屋已改建为爱心护理室
书店改造后,荀敏强发现当地留守儿童很多,孩子们放学后无人帮他们做作业,寒暑假、周末无人陪伴,于是萌生了开办公益读书班、免费托儿班的想法。
2024年开设首届暑期公益阅读班,2024年有75名学生,2024年有40名学生,2024年有114名学生......10多年来,荀敏强将有关儿童的信息和故事记录在档案中,以供收藏。
在此期间,荀敏强还努力举办读书会和习分享会,鼓励孩子们相互交流,共同成长。 很多孩子在书店里写下了自己读书的心声,读起来还是很感慨的。
以前我每天只懂得看电视,视力也变差了,但现在我有一家农民书店找老师,可以每天留在这里看书,成绩提高了,爱上了读书,爱上了思考......翻开微微泛黄的字,稚嫩的字迹和天真无邪的字眼透露着对农夫书店的感激之情。 这是13年前衡山小学学生杨春写下的感悟,一直被荀敏强小心翼翼地保存在档案中。 如今,杨春已经成为了一名教师。
青年强,国家强。 “荀敏强希望通过农民书店的正确引导,让农村的孩子们走上正确的道路。
69岁那年,我考了驾照,只是为了能够把书送到家门口
考虑到农村孩子生活比较分散,出行不方便不安全,自2024年书屋建成以来,荀敏强一直坚持用摩托车送书上门。 “一次带一袋书,挨家挨户地让他们挑选。 彼时,“摩托车送货”成为广袤田野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2024年下半年,荀敏强骑摩托车送书时不慎摔倒,虽然没事,但这次事故让家人害怕,他坚决不同意他骑摩托车再送书。 为了安抚家人,让送书更方便,荀敏强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69岁时申请了驾照,在70岁前6个月内拿到了驾照。
学会开车后,每次可以多带些书,方便自己和村民。 “荀敏强说。
除了儿童知识的“补给站”,农民书店也逐渐成为村民智慧的“加油站”,不少村民开始寻找图书致富之道。 荀民强经常向当地农民发送与温室种植、特色育种、瓜菜生产相关的农业书籍和科技书籍,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农家书店吹来的一阵阵清风,不断渗透着这个北方的小村庄,也折射出一幅乡村美好幸福的新图景。
只要我能做一天,我就会做好。 “荀敏强说。
发表于《湖南**》2024年12月19日05版。
*:湖南**,星沙教育。
主编丨廖学文 校对丨邓琼。
编辑丨罗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