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象网新闻在《2024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ICT深度观察报告》发布期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荣梅在接受 Feixiang.com 记者采访时表示,信息通信产业贯穿着新型工业化的任务, 在引领创新、支持发展、赋能转型、保障安全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信息通信产业是新型工业化的关键
从历史上看,信息和通信技术(ICT)一直是新工业革命中最大的技术变量。 信息通信技术的每一次迭代升级,也实现了支撑工业化的飞跃。 过去,ICT只是为了提高工业效率而进行了部分优化。 到2024年,工业数字化渗透率为24%,低于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如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通过数据驱动实现全球层面的深度优化和效率最大化,还可以推动业务转型,创造新的价值和新的商业模式,从而有助于解决更多的工业化问题,推动行业向更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更强的动力和更优的结构,成为到2024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支撑。
从全局看,信息通信产业一方面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2024年,ICT产业增加值达到92万亿元,占GDP的7%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8%。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可以引领和带动新型工业化的诸多任务和目标的实现。 另一方面,信息通信产业具有较强的赋能效应,通过转变创新范式,开辟传统产业升级新路径,赋能产业绿色发展,为解决新型工业化诸多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这种二元性是ICT产业作为通用技术产业的独特属性,也是理解ICT产业在新型工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关键。
从具体角色看,信息通信产业贯穿新型工业化任务,在引领创新、支撑发展、赋能转型、保障安全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信息通信行业助力实现行业短板领域的变道超车
我国工业发展中关键核心技术的不足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80%以上的芯片依赖进口,90%以上的大型离散制造企业使用国外传感器和可编程控制系统,90%以上的高端工业软件被国外垄断。
历史经验和理论逻辑表明,依靠遵循和遵循既定的技术进步轨迹的方式,很难真正大规模地缩小这些领域的巨大差距。 信息通信技术向工业领域融合步伐加快,通过工业控制、高端智能装备等短板领域的融合发展,形成新的技术路线,为工业领域关键技术“变道”创新、加速赶超提供了契机。 这种变道和追赶的故事在许多领域都有所发生。 例如,中国联通与长城精工合作,在基于5G边缘计算的阀岛等工控产品国产化方面实现突破在产业知识和机制存在较大差距的短板领域,可以应用“数据+AI”的方式,促进产业知识的显性化,改变创新范式,加速短板的突破。 我国工业软件企业纷纷开发云CAE(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打破了国外CAE软件的长期垄断。
信息通信产业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强大动力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信息通信产业在赋能产业科技创新、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中发挥什么作用?肖荣梅表示,总体来看,信息通信产业在赋能产业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创新引领作用,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了强劲动力。
具体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从信息通信行业本身来看,是产业科技创新的主战场。 一方面,ICT研发投入和产出持续增长,是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驱动力最强的行业之一。 2003-2024年,中国龙头企业ICT研发投入规模增长4六倍,ICT制造业研发投入规模居所有工业行业第一,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开发专利占比42%。 另一方面,中国在信息通信领域持续取得突破,部分领域领先世界,科技产业实力显著提升。 我国5G SEP申报数量占全球总量的42%,位居全球第一。 中国共有316家独角兽企业,其中ICT领域占比超过6%。 加快信息通信技术创新突破,扩大国际领先优势,是推动产业科技创新的关键任务。
从信息通信产业赋能的角度来看,信息通信产业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创新和突破。 信息技术可以带动芯片、工业软件、自动化等领域的基础和通用技术创新,从而重塑产业创新体系。 一方面,“数据+AI”与产业研发流程的融合,形成了全新的研发范式,建立了超越传统边界的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生成式AI”和“基于模拟择优”等基于数据的研发方法可以有效补充传统的物理试错方法,大大缩短研发周期,提高创新效率。
信息通信行业为数字化和真正融合的安全性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随着数据与现实融合推动的新型工业化逐步深化,网络安全风险全面扩散渗透到产业领域,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数字安全的内涵更加丰富,具有完整性、动态性、开放性等诸多特征。 “信息通信产业为保障新型工业化下的网络和数字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肖荣梅说。
肖荣梅认为,一方面,信息通信行业是维护网络和数据安全的“护航者”,依托信息通信技术编织出覆盖面广、立体化的保护网络,通过实时监控、动态联动、预警等方式,全方位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有效保障网络安全与线下空间的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工业领域同时,信息通信技术构建了安全高效的保护网络,确保网络服务不间断、系统持续可靠运行、数据损坏和泄露,保障了工业领域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各价值环节的安全可靠运行。
另一方面,信息通信行业是数字安全的“使能者”,数据与现实的融合推动了大量工业企业上云,产品设备向数字化转型的智能化转型,安全风险日趋复杂严峻。 近年来,工业领域尤其是制造业成为网络攻击的“重灾区”,发现的网络攻击和漏洞数量逐渐增加,其破坏效应呈指数级放大,容易引发系统性重大风险。 《2024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报告》显示,2024年共检测到各类网络攻击7975次40000次,同比增长超过23次9%,遭受网络攻击的企业累计超过1家8万,同比增长509%。在此背景下,信息通信行业通过技术、设施和应用,使全国范围内安全风险事件的感知、研究和应对能力不断提升,推动了安全事件监测预警、威胁处理等支撑能力的不断增强,监测数据显示,借助信息通信技术, 近三年成功攻击的企业总体比例下降了50%左右。
要努力实现数据与现实的融合,并应用大规模赋权
从历史规律来看,通用技术对经济社会的渗透影响是长期的,往往呈现出S型曲线扩张轨迹:前期慢,中期加速,成熟后慢。
肖荣梅指出:“综合判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已达到24%,正在接近”临界点“,进入规模扩张加速发展的新阶段,未来5-10年,规模化普及和智能化升级将成为行业主导逻辑和重要政策重点。 ”
从具体工作来看,需要从三个方面抓好重点:一是推动5G、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基建规模化应用。 二是系统化、产业化、阶段性地推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全领域、全链条、全环节的数字化发展,推动全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三是抓住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突破的机遇,推动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