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底,双氟化物发布锂电行业首份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净利润为56亿元-62亿元,同比减少6817%-71.25%。业内人士表示,多氟化物的业绩预测只是锂电池行业现状的一个缩影,预计业绩不佳的企业将占多数,这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即碳酸锂“**。记得2024年碳酸锂**继续上涨,同年11月创历史新高,超过60万吨。 锂电池产业链上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赚得盆满钵满,尤其是锂盐企业。 再看2024年,碳酸锂**就不是很好看了,从半年报来看,超过50%的企业经历了业绩下滑或亏损,业内笑称“一碳酸锂坍塌了整个锂电池产业链”。
快速下降,略有回升,然后继续下降
我们先来看看性能。 起点锂电池注意到,今年以来,碳酸锂**持续下降。 以碳酸锂月均值计算,年初1月最高点为50万吨,12月底为10万吨左右,整体下降幅度在80%左右。 虽然年中出现反弹,但恢复效果并不好,如昙花一现。 具体来看,截至今年4月,碳酸锂从年初的50万吨直接下降到20万吨虽然4-6月有所反弹,但最高点在30万吨左右下半年持续下滑,直至10万吨,甚至突破了10万吨的红线。
数据**:起点研究所(SPIR)。全年碳酸锂**处于“快速下降、小幅上升、后持续下降”的状态。 锂电池淘汰周期已经进入下半年,2024年碳酸锂走向何方,在做出判断之前,首先要了解变化背后的原因。 锂电池整理的出发点发现,与阶段性变化相对应,影响碳酸锂的主要因素在各个阶段和时期也不同。 1-4月碳酸锂**由高转低,主要受供需、终端市场和技术发展等因素影响。 在业内固有的印象是年底年初新能源汽车市场向好,储能市场持续爆冷,2024年底碳酸锂供不应求的风向将在2024年初延续,依然保持顶位运行。 随后市场热度消退,供需关系清晰,导致开盘暴跌。 在这个阶段,供需关系的变化是产能不断提高,供给有希望超过需求。 一方面,2021-2024年各方争夺锂布局,2024年达到成果验收阶段,部分企业碳酸锂产能开始释放,供给端增加。 另一方面,国内碳酸锂产能增加,2024年以来碳酸锂产量持续增长。 据统计,2024年我国42家碳酸锂生产企业总产量约为34家29万吨,同比增长4884%。增幅主要来自江西、青海、四川三大主产区。 甚至有声音预计2024年后碳酸锂将出现供过于求。 在终端市场方面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推出和燃油车清仓**的双重影响,以及产业链去库存,将导致锂需求低迷。 而尽管有所下滑,但与往年相比,30多万元的碳酸锂依然是老样子,很多电池企业也在等待进一步的发展。 新技术的发展也是影响碳酸锂的重要一环,其中以钠离子电池为例。 2024年被称为钠离子电池量产元年,锂的高价带动了对钠电池的呼声越来越高。 业内人士认为,钠电池将率先应用于低速和两轮车、储能等领域,并将实现部分锂电池的替代。 综合以上因素,碳酸锂**“雪崩”。 根据年初进行的锂电池行业调查,一季度末,虽然碳酸锂均价报25万吨,但电池企业采购量已降至20万吨。 他们指出,远期合约的波动性将更加剧烈,甚至会跌至15万元左右。 从现在的时间来看,很明显,这个判断已经成为事实。 第二阶段是4-6月的短暂反弹期,锂电池起点回顾市场数据,知道5月份碳酸锂一度连续上涨。 主要影响因素是新能源市场需求回升、锂电池企业去库存结束、碳酸锂生产后遗症,最后是碳酸锂的原因。 每年二季度被公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旺季,叠加国内外储能市场释放、终端市场需求回升、电池厂、材料厂完成库存,低价签单动作开始频繁。 此外,智利锂资源国有化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锂产能的增长,再加上此前锂价高企,国内部分厂商纷纷停产(当时市场消息显示,部分锂盐厂面对碳酸锂价格下跌,选择“停产提价”, 虽然不少企业对此回应称该消息不属实,但实际上出现了停产减产),且产能在短时间内没有完全恢复,导致**短缺。碳酸锂方面**,今年6月14日晚间,广州**交易所(以下简称广州期货交易所)就碳酸锂**及期权合约及相关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此举也直接说明碳酸锂将在不久的将来上市,其机制将更加完善,这对一些企业来说是个利好消息。 业内人士认为,碳酸锂上市后,将提高现货碳酸酯透明度,提高交易门槛,加速碳酸锂回归。 碳酸锂到底是什么?这里就不赘述了,下面会解释一下。 最后,看看碳酸锂**今年的最后阶段,即6-12月的持续下跌期**。 这时不提**的原因和第一阶段很像主要关注的是终端需求增长不明显,以及碳酸锂产能增加,整个市场对碳酸锂的预期下调**。 需求端,碳酸锂需求增长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 但新能源汽车发展逐渐成熟,电池需求增速放缓同时,短期储能用碳酸锂的需求仍难以与动力电池相提并论,需求增速相对缓慢。 在供应端,国内碳酸锂主要产区集中在江西、青海和四川。 今年以来,碳酸锂上游产量持续推进,下半年开工率维持在70%以上,环比有所提升。 海外,如澳洲的锂矿,相对稳定,同时,中资企业在非洲锂矿开发方面的整体进展相对较快,从运输周期来看,今年下半年10月左右将开始抵达香港。 因此,在碳酸锂供需缺口不断缩小的情况下,产业链上的企业都在观望趋势,与碳酸锂稳定经营。 维持15万吨碳酸锂的稳定曾经是业内达成的共识,但在目前的情况下,碳酸锂也很难守住10万元大关。
碳酸锂如何调节市场
碳酸锂对碳酸锂的影响程度如何,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碳酸锂起点锂电将简要介绍和分析,供行业参考。 碳酸锂**及期权在广复交易所上市的重要原因是,近年来碳酸锂**大幅波动,对锂电池产业链相关企业的“产、销、储”经营活动产生了重大不利影响,业界期待缓解此类问题,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据悉,自2024年12月起,研究院开始碳酸锂研究**通过课题合作、市场调研、质量摸底、规则论证等方式,对碳酸锂的现场产销、一流的结构、质量标准、仓储运输等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合同规则设计。 7月11日,广州交易所宣布推出碳酸锂**合约、期权合约和碳酸锂**及期权业务规则,并经董事会审核并报证监会,自发行之日起生效。 当时,碳酸锂**稳定在30万吨左右。
据广州交易所数据显示,碳酸锂**合约交易单位为1吨,最小变价幅度为50元,涨跌停板为4%。 业内人士认为,碳酸锂的调整通常为1000元吨或500元吨,50元吨的最小变动相对比现货价格调整更为频繁,既能满足交易市场变化的需要,又不会过度分散交易集中度。 碳酸锂期权合约的交易单位为1手(1吨)碳酸锂**合约,最小价格变动10元吨,涨跌停板与碳酸锂**合约相同。 行权**涵盖前一交易日相关碳酸锂**合约的结算价,该交易日上下波动1当日涨停对应**范围的5倍。 碳酸锂期权合约采用分段行权间距,当行权间距在10万吨及以下时,行权间距为1000元当行使**在10万元吨至30万元吨之间时,行使间隔为2000元吨;当运动**大于30万元吨时,运动间距为5000元吨。 行权方式为美式:买方可在到期日前任何交易日的交易时间内申请行权。 一般来说,**是指碳酸锂首先以虚拟形式买卖,实际交割涉及实物碳酸锂。 期权又称期权,是碳酸锂的买卖权或期权**,根据规定的**在指定时间买入或卖出。 同时,碳酸锂吨级交易规定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投机者的进入,提高碳酸锂的资本准入门槛。 据专业人士分析,碳酸锂合约类似于“彩票”,波动巨大,有时甚至实现多次涨幅。 虽然交易中省略了此前碳酸锂的实物交易,但可操作性空间加大,风险更大。 7月21日,碳酸锂**合约正式挂牌其中,包括五矿实业金融服务(深圳)有限公司、**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重振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中信股份***等15家机构均已进入光富做市商名单。 然而,在交易首日,碳酸锂**看涨竞价后,主力合约2401开盘价为23.89万元,开盘后不到15分钟,远月合约在低成交量、持仓量的情况下接连下跌。 截至当日**,主合约LC2401报于2151万吨,减少1256%,其余6份合约均跌至涨停,甚至碳酸锂在低开后继续。 数据显示,截至12月19日**,碳酸锂主力**(LC2401)合约**255%,在9.95万元;碳酸锂主(LC2402)合约**213%至99,000元。 有企业表示,碳酸锂上市可以形成碳酸锂机制,提高现货碳酸锂的透明度,为工业企业提供最佳的风险管理工具。 但从实际角度来看,碳酸锂**跌势无休止的局面似乎势不可挡。 在这种状况下,部分企业开展碳酸锂套期保值业务对冲或管理相关风险,但许多公司有不同的态度。 例如,赣锋锂业近日在回应投资者询问时表示,公司尚未开展碳酸锂**品种的套期保值业务。 它认为风险比较大,但不排除未来做这项业务。 据分析,不同领域的企业对套期保值业务的需求程度不同。 例如,一些上游企业如果成本不可控,可能就没有多大意义。 对于中端电池企业来说,当成本波动较大时,可以通过套期保值来缓解压力。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公司自己的镜头外,近日,广州期货交易所频繁调整碳酸锂**合约交易限额和手续费。 其中,11月24日,广州期货交易所通知,自2024年11月28日交易时间起,非**企业会员或客户单日开仓量不得超过10000份碳酸锂**合约。 11月30日,广州期货交易所公告,自2024年12月4日起,碳酸锂**LC2401合约日内收市手续费标准调整为成交金额的0.8/10000。 12月4日,光复公告,自2024年12月6日交易起,碳酸锂**LC2401合约交易手续费标准调整为成交金额的3.2/10000,日内平仓交易手续费标准调整为成交金额的3.2/10000。 自2024年12月6日起,非企业会员或客户单日不得就碳酸锂**LC2401合约开立超过2000份合约。碳酸锂虽然迎来了***,但实力并不大。 短期内,碳酸锂将稳定在10万吨,不会有太大的空间。
碳酸锂的底线是什么?
保持碳酸锂合理稳定运行是业内共识,碳酸锂时代已经过去,但能否在2024年重回5万吨甚至更低,短期内很难实现,长期来看可能还有机会实现。 业内判断,目前生产成本已经开始挑战企业生产成本,短期内进一步下降的空间不大。 据了解,原材料不同,相应的提锂工艺和成本也不同。 数据显示,盐湖每吨提锂成本为4万-5万元,自有锂辉石矿每吨成本约为6万元,自有锂云母矿成本约为6万-8万元,单吨锂云母外采成本约为20万-25万元,单吨外采锂辉石成本约为30万-32万元。 但现在,随着劳动力的增加,一些生产企业根本无法支付成本。 事实上,从供需角度来看,业内预计2024年我国碳酸锂总量约99万吨,需求量约为879万吨,过剩供需有望增至11350,000吨。 此外,宜春等地产能的持续释放,将继续增加过剩供需。 也许有人会说,锂生产商可以选择停产来度过低价期,但事实是,市场机会稍纵即逝,“关停**”可能会让企业加快浇注速度,优化生产线和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或者锂盐厂家应该首先考虑这个问题。 此外,需要提醒的是,钠离子电池和氢燃料电池也在逐渐蚕食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应用空间。 毋庸置疑,新能源的发展是长期的,新能源汽车、储能、电动船舶的市场增量是确定的,锂电池的应用和发展必然会持续向好,但从供需和发展周期来看,碳酸锂现货的大趋势是难以改变的。 因此,从锂电池的出发点来看,经过这次洗牌,将迎来新的供需平衡,竞争格局将重塑。 从时间上看,2024年碳酸锂**将在10万元的基础上继续下跌,最低可能在5万元左右,基本稳定在5-10万元之间。 当逐步淘汰周期结束并开始新的周期时,碳酸锂可能是。 2024年可能会迎来新的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