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北京十一学校原校长李喜贵什么时候被赋予了“教育家”的称号,说实话,我一开始并不这么认为。
教育者是指通过动手教育实践,创造非凡教育成就,形成有效教育思想的优秀教育者。 古代有孔子,近代有蔡元培、陶行之等。 称李校长为教育家合适吗?
但最近在一次培训会上,我听沈祖云老师介绍了西贵校长团队写的三封信,让我很佩服他
第一封信是“青岛中学”在希贵校长的带领下写给申请人的一封信。
借助北京市第十一学校的管理机制、课程体系和教育模式,青岛中学被誉为“从梦想中诞生的伟大学校”。 2024年青岛中学成立时,招收教师,一般情况下,考生考完考试转身离去,如果考试不及格,一般就不再与学校有联系。 但青岛中学不想这样做,于是学校写了一封“青岛中学建校纪念信”,并制作了“纪念校徽”,让每一位申请者都给青岛中学留下深刻印象。
这是这封信
青岛中学建校纪念信
尊敬的老师:
今天对你和青岛中学来说意义重大。 青岛中学有幸在茫茫人海中发现了你的美,你一定会记得和见证中国第一所独立学校的成立。
不管你加入与否,你都会成为青岛中学的一员,因为这里是你的初心所在,你的梦想寄托在这里。
不管你加入与否,你都将与青岛中学一起走过人生之路。 这是专为您制作的创始奖牌。
未来,无论你身在何处,青岛中学都会张开双臂,欢迎你和你的家人经常回来“追梦”!
青岛中学。 四月 9, 2016.
我想,这位编号为“QS001”的李婷婷老师,在走出青岛中学的那一刻,一定会对这所新成立的学校充满感激之情吧?让每一个与青岛中学有过联系的人都感到温暖和尊重,你说,这是只有教育工作者才会关注的事情吗?
第二封信,写于 2023 年。 此时,校长李喜贵已经“退居二线”,不再担任北京市第十一学校校长,他成立了“李喜贵校长工作室”,招募高素质的校长为学生,并通过主题培训、参观、跨界习等课程和习,让校长们朝着“中国具有未来能力的领军校长”的目标迈进。
李校长认为,教育要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和小世界,让校长的视野越来越开阔,从而为师生开辟更广阔的天地和更多的可能性。 为此。 工作室专门设计了跨境、跨区域、跨文化的课程体验。 这一次,他们选择了小米。
选择小米公司来参观,按照我们一般的了解,不过双方联系很好,聚在一起参观,听小米介绍,但李喜贵的主工作室就没那么简单操作了,他们提前联系,并给小米发了一封拜访信。
致小米的信亲爱的小米领导: 很高兴得到您的支持,并有机会参观贵公司进行亲密的习。 北京名校校长试点项目二期——李喜贵校长工作室于2024年5月8日正式启动。 该工作室是北京市教育大会发起的第一个战略项目,也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 未来三年(2023-2024年),70名校长和学员将通过主题培训、实地考察、跨界学习习等课程学习习,力争成为中国未来称职的领军校长,拥有来自北京、上海、深圳、浙江、江苏、山东等省市优质中小学的校长和学生。 作为一家以“为发烧而生”为使命的高成长互联网公司,我们非常期待在习第一季度更深入地了解它。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次访问的课程目标,我们需要与贵公司协商沟通以下事项。 由于李喜贵总裁工作室第一季的主题是“构建组织的战略价值体系”,我们期待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访
1.小米如何创造、迭代和发展自己的愿景、使命和核心价值观?在动荡的全球环境中。 小米坚持的“不变”是什么?
2.小米特别注重用户的参与感,组织架构和治理体系如何支撑这样的价值?
3.组织架构和治理体系是否会随着战略体系的建立而调整?围绕组织架构和治理体系设计了哪些关键系统?
4.当公司明确愿景、使命和制度时,如何让每一位员工感受到愿景、使命和制度与“我”息息相关?
5.展望未来。 公司面临哪些挑战?公司的战略体系如何使公司始终保持创新?我们也真诚地希望贵公司能提出这次访问的要求,比如你们需要我们准备或阅读哪些材料?贵公司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方面有哪些需求?校长所在的学校正在成长为国内的优质学校,他们希望与小米在教育领域进行交流与合作。 我非常期待进入“小米”,让我们携手参与,共创美好未来!
北京著名首席试点项目负责人李喜贵工作室。
你看,这样的来访信,一方面是对工作室同学的尊重,另一方面,不是对小米的尊重吗?另一方面,这次考察不是小米的“五教融合”,一方面也不是小米的教育教育
第三封信是李喜贵校长工作室在组织学生参观西湖大学后写给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的感谢信。 参观前有一封“拜访信”,参观结束后有一封“感谢信”,还给校长送了感谢信,不仅表达了感激之情,还宣传了工作室的理念。
谢谢。 尊敬的西湖大学史一公校长:
你好!4月18日,来自北京市海淀教育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李喜贵校长工作室的64名学生走进西湖大学,近距离感受了学校的美好:优美的空间环境、自由自在的学术氛围、和谐的校园关系,以及在坚定价值观指引下办学的美好未来追求。 而这些对“美”的感悟和体会,都是带领我们参观的教务部老师,他们分别是朱毅、许钦荣和张楚桥。 此时此刻,我们已经圆满结束了江浙沪的考察访问,回到了北京,但西湖大学的之行却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在此,请允许我们向您带领的西湖大学团队致敬,并感谢代表您接待我们的教务部老师们。
2024年10月21日,由中国教育改革家李喜贵牵头的北京市海淀教育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正式启动,是北京市海淀区提升区域教育发展的战略举措。 2024年至2024年三年间,来自北京、重庆、上海、山东、广东、陕西、内蒙古等省市的60余名校长和学生通过主题培训、实地考察、跨境习等课程习学习,力争成为具有未来能力的中国领军校长。
此次西湖大学之行是校长们学习习 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喜贵校长始终认为,教育要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小世界,只有校长们有更广阔的视野,才能为师生们开拓更大的世界、更多的可能性。 为此。 特别设计的跨境、跨地区、跨文化课程体验。 此次西湖大学之行,不仅让中小学校长们了解了创新型大学的培养模式,也强化了每一位校长和学生的价值观,正是像你们这样的梦想家、实干家、科学家,才能让中国教育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
再次感谢西湖大学对北京市海淀教育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和李希飞校长工作室全体校长和同学的热情接待,并请向教务部的三位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到学校后,校长和同学们将不遗余力地向同学们介绍他们在西湖大学的所见所闻。 我期待着将来在西湖大学见到校长班学生所属学校的校友。
同时,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和您的团队有机会参观和指导海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校长和学生。
北京著名首席试点项目负责人李喜贵工作室。
我想,看完这封感谢信,最让人感动的一定是朱毅、许勤荣和张楚乔,不过,恐怕工作室里的所有学生,西湖大学的相关员工,甚至每一位读到这封信的朋友,都受到了教育
希贵校长说:“教育学首先是关系,润滑关系,奠定教育的基础。 “老师对学生如此,校长对老师如此,社会对每个公民都应如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被春风化为春雨,心甘情愿地接受最温暖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