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反映出,人类作为社会关系三维网络中形成的节点,本质上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体,而不是简单地相互补充或重复。 相较于官僚制度的非人格化、理性要求,日常生活中的行动者本质上是处于一种整体的社会关系中,各种关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不可分割、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一种关系的相互作用和冲突都可能是整体关系的表现同时,每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反过来又影响到其他维度,甚至整个关系。
社会网络理论早就注意到网络结构对人们行为的影响,但其研究大多从网络功利主义的角度分析了人们如何利用社会关系网络获取社会资源和社会地位,并且主要集中在信息和信任上。 事实上,每个扩展网络不仅包含不同的信息和信任,还包括不同的道德和角色期望。 社会的范围是从“自我”中推出来的,在推动的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路线,最基本的是亲戚:父母子女和同胞,与之匹配的道德元素是孝道和虔诚。 向另一个方向推进是做朋友,值得称道是忠诚。
因此,一个人存在多个关系维度,在理想类型的意义上,每个关系维度都有不同甚至相互排斥的身份、信息、道德和规则,比如正式制度的维度是法律,社区维度是谈论人的感情,朋友的维度是谈论正义。 其他人可以从正式系统的维度了解这个人的种族、学历、收入等基本信息,但只有在社区或朋友的维度上,才能对他的气质、性格、爱好有更深入的了解。 换言之,社会中的主体同时生活在一个多维空间中,同时受到多套规则和多种视角的制约。 例如,舜是一个国家的国王,在家里他是一个普通的儿子、丈夫或父亲。 陶莹曾经问过孟子一个经典的问题,如果他的父亲杀了人,舜会怎么做。 舜是以君主的身份惩罚他,还是以儿子的身份保护他,其实充满了困难和挑战。
此外,由于同一事物处于不同维度的关系中,因此会划分出多套平行的逻辑和原则,这很可能在一个维度上是合适的,而在另一个维度上是不恰当的。 例如,学校的很多奖项每班只分配一个指标,如果一个学生长期排名第一,每次申请成功都成功,按照正式规则,他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但此举并没有给其他学生留下任何“拾穗权”, 这在班级的亲密社区中是没有同情心的。
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存在不同的角色期望或道德标准。 在日常生活中,借大笔钱,对于普通朋友来说,可能是高标准、高要求,但对于兄弟来说,却是低标准或者说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同一件事,每个人因成长经历、教育环境等背景而对不同关系维度的认可分为高低之分,例如,A可能比正式系统更能识别朋友之间的关系,而B可能不太在意同学之间的关系,但对正式系统有一种天然的敬畏。
由于人类的这种多维性,社会中的上级和下级、表兄弟和同学等行为者之间往往存在着多重的社会关系,他们之间的互动也会因客观或建构的社会情境的切换而不断变化。 所谓“扑克桌上没有父子”,反映了两个拥有多重关系的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角色转换和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