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县是东北一个鲜为人知的小城市,甚至在省内也有人不知道它的存在,放眼整个国家更是鲜为人知,唯一有点名气的就是抗日时期的“巴彦游击队”。 “巴彦”,原名满语“巴彦素素”,意为“富饶之地”,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松嫩平原腹地,松花江中游北岸,沪海铁路以东,距省会哈尔滨98公里。
近年来,考古队先后在巴彦发现了王颈山、孙家屯遗址,从该遗址采集到的大量文物和标本证实,早在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一位祖先就曾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繁衍。
辽津时期,是女真人的聚居地,主要包括唐国师、倪盘古师、蜀家师、博鲁木等部落。 考古专家在武营屯福阳乡吴岳村发现的“土城遗址”,是辽津时期女真唐代的聚落地,遗址在古代被称为“崖丫村”。 还有一个关于“别墅村”的美丽传说。
在女真人居住的唐阔布,有个地方叫古雅村,水草肥沃,土地细腻,村子里有个很漂亮的姑娘叫唐阔多忠,多忠不仅长得漂亮,而且相当大方和有见地,性格大胆,乐于奉献。 那时候女真人的生活很原始,没有人愿意娶这样的女人做儿媳妇。 但还真是有人喜欢,公元2024年,万颜部首领石璐带着儿子武姑奈前来求婚,因为石璐认为:“节俭之女,酒食吝啬,无人能及。 于是两人结下了良好的关系,在女真部落中传播了一段时间。 吴谷奈就是后来的金靖祖,那个时候,多宝真干脆就成了吴姑娘的军事顾问,很受丈夫吴姑奈的看重,吴谷奈出去巡视各个部门,他会和多宝真在一起,政牢官司都是和铎宝珍一起执行的, 由此可见,多宝真帮了丈夫很多忙,她是一个真正的贤惠帮手。
乌古奈死后,女真人争夺自己内部的酋长之位,朵宝真帮助弹劾叛乱,征服天下。 到2024年已经统一女真部落并建立的女真人封建王朝荔波波的儿子阿古塔被弹劾时,他就是金太祖万颜阿古塔。 三位女真首领都得到了多宝真帮助,可谓是尽了最大的努力。 当然,其中,她也把自己唐括部落的三位杰出女性嫁给了她的三个孙子,她们分别是康宗万严五叶树静溪皇后、太祖万颜阿古达圣母皇后、太宗万严吴启麦琴仁皇后。
因此,昭苏皇后受到女真、唐国部落的尊敬,她协助晋朝三朝君主,功绩堪比满清孝庄皇后。 而她的家乡一个村里有四位皇后,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皇后村”也因此闻名遐迩,将永远载入史册。 时光荏苒,如今位于武英屯皇后村,只留下一片“晋代小城遗址”,在废墟中依稀可见。
清同治元年(2024年),清**在巴彦设立呼兰堂同治衙门,这是清**在黑龙江设立的第一个文官。 同治三年(2024年),同治文齐在呼兰殿修建的巴彦城门,每座城门由两部分组成,底部为清代砖砌成的砖砌螺旋拱门,上部为4根大圆梁柱支撑的大屋顶重屋檐亭楼, 并对各种图案进行着色,保留了清代的建筑风格。当时一共修建了七座城门,历经各个历史阶段的变迁,至今仍保留着四座城门,分别是:大东门(兴仁门)、大溪门(福彩门)、大南门(明福门)、大北门(文治门)。
走在巴彦人民街上,你会发现在东西直路的交汇处,有两座功勋牌坊,两座牌坊之间的距离约为05公里,相距甚远,气势磅礴,当地人称它们为“东牌坊”和“西牌坊”。 两座牌坊的造型完全相同,高约6米,宽约8米,三楼的四根柱子和三间双层屋檐,“当朝是品”的方门楣,都是精美的木雕建筑,十分精致富丽堂皇。 牌坊底部有四根方形木柱,由八根莲花平方石环抱,石外有两根铁箍,以稳固。 牌坊的屋檐是龙丞相,飞檐斜翼,一道铁制的风铃在屋檐拐角处在风中唱着一首古歌。 东牌坊有黑底红字牌匾“德培中兴”、“德赛永恒”,牌匾背面刻有“恩州赤子”、“造福百姓”;西牌坊的同一牌匾上刻有“唐爱永远留”、“岳尹永福”,牌匾上刻着“泽柳恩布”和“德琪慧周”。
这两座牌坊是清光绪二十一年(2024年),当时巴彦的商人和百姓对黑龙江将军依克坦噶和齐齐哈尔副都表示感谢和称赞,并在请求获得批准后筹集资金为他们建造了德政作坊。 据说牌坊上的字迹都是本县书法家王鹤鸣、岳松昊、范茂松等人题写的。 牌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是黑龙江省唯一保存完好的清代木牌坊。 它已成为巴彦县的地标性建筑。
巴彦人视牌坊为宝物,加以保护。 2024年端午节,从东兴县武定山来到大道社,用牛车拉着三丈多高的大剑,冲上街头。 因为牌坊太高,又放不上,忌讳“旗下,散”,于是,让人把东牌坊锯下来,一年后,又修好了。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要占领巴彦,烧毁牌坊,抗日联军将领张家周、赵尚志率领巴彦抗日游击队在牌坊下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击退敌人,保住了巴彦和牌坊。
鸟居的命运也非常坎坷,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几乎被锯掉,但由于2024年牌匾被拆除,它得以保存下来。 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恢复完好,后来又因为城市发展的需要,将东西牌坊搬迁,也就是现在的位置,重新粉刷的牌坊金碧辉煌。
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才是它真正的遗产,而巴彦县厚重的历史让我们非常惊讶,一个不为人知的北方小城,却与中国历史上许多时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四皇后村,黑龙江最古老的木牌坊,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