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美国对俄罗斯实施严厉的经济制裁,俄罗斯航天局决定本着“不失礼”的公平外交原则对美国采取反制措施:立即停止向美国发送火箭发动机。 未来也有可能终止对国际空间站的技术支持。
有人会问:美国作为世界太空强国,也曾进行过载人登月,难道就没有自己的火箭发动机了吗?
我们可以负责任地回答:当然有,现在我们真的没有。 究其原因,主要是美国奉行实用主义,只要做出来的比买的贵,就会掏出一大沓支票买买。 当然,这一方面表明美国对自己的技术实力和制造能力非常有信心,另一方面也证明俄罗斯提供的火箭发动机确实“物美价廉”,赢得了美国人的心。
别看马斯克已经把发射卫星当成儿戏,但在大功率火箭发动机方面,美国早就离不开俄罗斯提供的RD-180火箭发动机了。
首先是可靠性: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从俄罗斯共购买了122台RD-180火箭发动机,其中大部分用于美国宇宙5号运载火箭的第一阶段。 自 2002 年 Cosmos 5 首飞以来,RD-180 一直表现完美,没有出现过一次故障。
二是高推力:RD-180火箭发动机使用液氧煤油作为推进剂,推力为390吨。 Cosmos 5最近一次发射是在当地时间今年3月1日,GOES-T气象卫星成功发射到预定轨道。 此前,美国宇航局的新视野号冥王星探测器、好奇号火星车和朱诺木星探测器都是由宇宙5号送入太空的。
看来,美国航空航天业的成功是俄罗斯在军事功绩奖章上的一半。
然后是最便宜的:在液氧 - 煤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发展中,美国一直落后于俄罗斯。 两国之所以要选择这种推进方案,是因为燃料便宜,性能安全可靠,推力非常强劲。 据说2024年,美国一口气购买了101台RD-180发动机,单价只有1000万美元。 这是卷心菜的价格。
目前,美国宇航局还拥有24台RD-180火箭发动机。 在Roscosmos决定停止向美国供应RD-180后,它也停止为这24架RD-180提供维护和技术支持。 此举势必对美国后续发射任务的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现在我们来谈谈命运多舛的国际空间站。 它建于2024年,是美俄两国共同牵头的国际合作项目,德国、日本、法国等16个国家积极参与。 国际空间站的动力由俄罗斯进步MS货运飞船的火箭发动机提供。 由于低地球轨道的空气阻力,空间站的轨道每月降低2公里。 因此,为了防止国际空间站被地球引力拖入大气层,需要定期启动火箭发动机,以提升空间站的轨道。
在美国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之前,俄罗斯航天局就已经发出警告:如果制裁导致俄罗斯航天局无法获得相关航天器部件,国际空间站可能会脱离轨道并失控坠入大气层,残骸坠落的区域很可能是欧洲和北美。
据悉,国际空间站目前有7名宇航员,其中4名来自美国,2名来自俄罗斯。 按照预定计划,俄罗斯航天局将于3月21日发射联盟MS-18载人飞船,搭载三名俄罗斯宇航员前往国际空间站。 预计3月底,俄罗斯联盟MS-19载人飞船将与国际空间站分离,并与两名俄罗斯宇航员和一名美国宇航员马克一起返回地球。
在俄美关系如此紧张的情况下,这些计划中的太空合作计划能否如期实施,大家都非常关心未来有三种可能性:
首先,如果上述所有计划都完成,则意味着俄罗斯没有放弃国际空间站,美国和俄罗斯正在太空领域进行合作。 并且不受制裁的影响。
其次,如果俄罗斯载人飞船返回地球后没有带回美国宇航员,那就意味着美俄在太空领域的合作确实存在问题。 未来,美国宇航员往返地球的任务将移交给马斯克的航天公司。
最可怕的是第三种情况,即俄罗斯发射一艘空载人飞船,从国际空间站接走所有俄罗斯宇航员。 这意味着俄罗斯已经决定放弃国际空间站。
俗话说,有“危险”,就会有“机遇”。 据悉,俄罗斯提供给我们的两台RD-180发动机将于今年年底前到货。 更令人欣慰的是,俄方非常愿意转让发动机技术。 这将产生什么样的重大影响?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人登陆月球和火星的速度会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