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2024年12月13日08版。
核心提示。 山城寿宁,山河深邃,怎能探索万界风情? 只在山中开路,在水中建桥。 福建人翻山越岭的真心,孕育了人类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它被称为木拱桥。
宋人张择端借来一幅历代《清明滨江图》,图中的“滨水虹桥”展现了汴京的壮丽风光。 “东水门外七里,虹桥说,桥上没有柱子,都是巨大的木架,装饰着丹,像一道飞舞的彩虹。 《东京梦华录》展现了虹桥沃博的惊艳。
透过画卷,我们隐约可以辨认出古人“不花一寸钉铁,全部用榫卯连接”的智慧,但木拱廊桥的建造技艺更胜一筹。 “在河上建一座桥,在桥上建一条廊,用一条廊护桥,桥廊合一”,廊房既为木桥遮风挡雨,又平衡了主拱骨架的上推力,使其傲然屹立在深邃的急流中。
从山水通车开始,廊桥的意义早已超越了通勤的便利。 集山、水、屋、桥于一体,亭台楼阁于一体,桥式风格诗意如画; 笙钟谐音,拜神祈福,廊桥的梦浸透人间烟火。
正如著名桥梁专家唐焕成所言,“世界木拱桥之乡”,寿宁现存古廊桥19座,数量多、施工年代顺序整齐、桥群分布集中、文化资料丰富,均为世内罕见。 更不用说全国单拱跨度最长的下党乡的栾峰桥,以及木拱最短的西溪乡翁坑桥都坐落于此。
星辰变迁,昔日的护城河变成了现在的通袢袢,廊桥的实用功能也逐渐褪色。 它会被湮灭还是会更新? 一代又一代的寿宁工匠毅然决然地选择扛起非基因传承的大旗,纵向为闽浙山水着墨。 当地方情结轻声呼唤,当制度建设日趋完善,当文物保护意识成为趋势时,这场跨越岁月江河的漫长接力,终将云开见月。
整合景观,追逐世界烟花梦。
寿宁城关,蟾蜍溪从西北向东南穿城而过,在前后不到3公里长的溪流上,有飞云桥、升平桥、仙宫桥、登云桥4座廊桥。 这是我国少有的一组木拱桥,2024年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沿着蟾蜍溪下游走,可以看到登云桥。 该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又称杨梅桥,全长338米,宽4米2米,拱跨308米,横跨南北两岸。 “第一座桥建好了,村子建好了,所以它所在的村子就叫杨梅桥村。 2024年,因寿宁县东区扩建,搬迁至现址。 寿宁县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周红说。
深入廊房,可以看出是四柱九檩条桶结构,有17个开间72个柱子,覆盖着双坡屋顶,两端的桥台是用石砌建造的。 屋檐下的柱子旁有木凳和长凳,不知古今有多少旅人曾在这里侧坐睡过。
寿宁山地势高,寒冷,昼夜温差大,因此将廊房两侧的窗户切开通风采光。 窗花要么像花瓶,要么像扇子,但它们都不一样。 透过窗外的鲜花,可以看到浩瀚的山川,古桥和这自然风光可谓美不胜收。
告别城郊,渐渐进入闹市区,却看到红妆绿妆的仙宫桥。 风雨板上的书是《风筝飞鱼跳》,与《玉带长环》的牌匾形成鲜明对比。 在廊房中间,八角形沉箱由斗拱支撑,八角形尖顶凸起,梁下刻有一本墨书,建桥工匠、第一人称、捐赠者等,后人修缮时加上戴枯、冯梦龙等优雅诗词, 呈现一组雕梁画,风景文意十足。
仙宫桥的名字来源于“福建三女神”之一的马仙。 马是中国农业社会勤劳节俭、邻里和睦、善助他人的典范。 在寿宁现存的古廊桥上,几乎都有神龛,常年香火连绵不断,供奉着临水夫人、马仙、观音等神灵。
午休时分,在展厅两旁的长椅上,三五个老人三五 周红说,早些年有牌桌、小卖部、小吃和茶水,游客络绎不绝。 后来,由于消防方面的考虑,对摆摊店铺、烧香、祭祖等活动的管理变得更加严格,但廊桥仍是周边居民避日避寒、欢聚朋友朋友的好去处。
对于寿宁县师范学校教师陆采玉来说,这座桥不在云端,而是在心里。 小时候,升平桥是她上下学的唯一途径。 下雨天,女孩总是站在屋檐下,等着妈妈撑伞来。 上世纪90年代,县里修古桥时,陆采玉的父亲先后为仙宫桥刻字,为登云桥修壁画。 这一次,她依旧站在屋檐下,等待着八十多岁的父亲完成作业。
廊桥是我家乡的记忆,将伴随我的余生。 陆采宇说。
秉持匠心,扛起故土梦想。
对于一个村镇来说,廊桥是交通的命脉,是信仰的图腾,是精神的寄托,是百年规划。 这座桥的灵魂被赋予了熟练的工匠,其中领导者被称为“主墨”或“绳墨”,备受推崇。
在寿宁,最负盛名的桥匠不是别人,正是坑地乡的“徐正家”。 这个家族最早的建桥事迹可以追溯到清嘉庆六年(2024年),许兆宇等人共同修建了小东桥。 当时,建桥技艺只在家族内部传承,所以传了五代,因为工匠徐泽昌没有子孙,所以传给了堂兄郑慧福; 后来又相继传给了郑会福之子郑多瑾、郑多瑾之弟郑多雄、郑多雄之子郑慧明。 到郑慧明这一代,也算是九代传承。
上世纪中叶,郑慧福、郑多金的名字响彻闽浙两地,父子俩合力修建了11座廊桥。 2024年,时年39岁的郑多瑾首次饰演“主墨”,主持了下荡乡羊溪头大桥的建设。
2024年1月,郑多雄(左)和郑慧明(右)父子在西溪镇无锡廊桥升梁仪式上。 吴素梅 摄 在随后的30年里,随着现代交通的蓬勃发展,木桥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转折点出现在2024年,央视栏目组赴寿宁拍摄故事片《追虹桥》,郑多金仅用了6天时间就搭建了一座廊桥的样机,从而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2024年,因牛头山水电站建设,长塞溪桥、樟坑桥两座古桥需要搬迁,郑多金重新出山主持工程。 在此期间,郑多雄加入了团队; 随后,郑慧明以桥梁工匠的身份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桥梁艺术家家族的历史得以延续。 2024年,倾注郑家三代人建桥的谢潭镇双龙大桥正式开圆,其跨度、宽度和高度均为全省现有廊桥中最大。
在双龙大桥建成的同一年,沱溪乡杨围村飞河大桥也顺利建成。 飞河桥取“溪中木鹤”之意,兼具古韵与新风,从雕刻、泥塑、漆器特色的角度出发,融合寿宁本土和浙江泰顺技艺精髓,为整座桥增添灯光线条。 晚上登上桥是独特的优雅。
沱溪乡飞河桥 尤芳明摄 “终于圆了百余年、世代杨威人的廊桥梦想! 大桥序言上的文字表达了当地村民重拾廊桥梦想的喜悦。 谁知道这座桥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乡情怀。
2024年8月11日,杨卫村党支部书记吴文琪无法将这一天从记忆中抹去。 当晚,“桑美”台风席卷杨尾,整个村子都成了泽国,更不用说矗立在村头的宋代古桥了。
在党和人民的关心和支持下,不怕自然灾害的杨威人民在废墟中筑起了一座崭新的花园。 近年来,村子的面貌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大家都渴望找到心中的桥梁。
建桥的提议一经提出,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该项目耗资200余元,全部由村民捐赠。 老人自告奋勇地守卫着工地,中青年人自告奋勇地搬运梁瓦,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吴文琪说。
捐钱修桥,是寿宁自古以来的习俗,被视为祈福、积德报恩的好事。 在现存的古廊桥中,只有红军桥是**拨款建造的“公桥”,其余的都是民间募捐建造的。
娴熟的双手,筑梦。
仔细看飞河桥的序言,“主墨”吴宗山的名字被放在了显眼的位置。 在访问寿宁的当天,记者有幸亲眼目睹了这位老工匠的桥梁制作过程。 十几年前,吴宗山跟着郑多雄的团队学艺,因为是木匠,起步很快,目前正在老家为坑底筑一座新桥。
吴宗山在飞河大桥施工现场。 摄影:吴素梅。
准备现场水平躺着的150棵巨树,已经展现了虹桥的气势磅礴。 各种木材树龄在100年以上,并标有三苗、五苗、扁苗、剪刀苗等。 最引人注目的是中间的长木头,上面覆盖着红绸,悬挂在高处,称为横梁,稍后将穿过走廊的屋顶。
横梁的选择很严格,仅仅考虑到在你面前建桥的速度是不够的。 要找一块在阳光下生长的木头,远离蛇、虫、鼠、蚂蚁,把绿叶树砍下来,留下幼苗,为子孙后代打下基础。 吴宗山说。
除了选材,桥址的位置也很精致。 坑底廊桥将矗立在溪流下游,桥址两侧有坚硬的岩石,为砌筑桥台奠定了基础,既传递了驱洪赶水的民俗信仰和风俗习惯,又连接了小学和乡镇卫生院, 并重新启动廊桥的历史功能以通行。
霞荡乡栾丰桥龚健摄 从桥墩往下看,高30米。 现在有脚手架和吊车供工匠们用木头上下,但不知道古代如何实现“高空作业”? 陆采宇说,在长期的实践中,古人发明了水架柱等设备。 水架柱的形状像一个矗立在水面上的秋千,具体方法是在桥台两侧竖立一根长柱,长柱的尾端通过麻绳与另一根杉木紧紧固定,顶端用梁木连接。 “工匠们在这样一个木制平台上工作,单纯的观众是可怕的。 ”
廊桥的力学之美体现在其拱形结构上。 吴宗山拿起绘图板,描摹了廊桥拱顶架的全过程。
廊桥拱分为两层体系,下层穿入3个长木榫接头的八字形拱门,俗称“三苗”; 上层由5根短圆木组成五折边拱形,俗称“五节苗”; 拱门置于横木的转折点处,俗称“牛头”,拱木端部与“牛头”互锁,使系统的两层相互咬合,受力共同形成整体。 拱门两端各竖立一个垂直的木排架,在两层斜撑拱和垂直木排架之间加两根交叉原木,俗称“剪刀苗”,避免桥拱因外力而侧向移动。
拱门是廊桥的灵魂,尤其是三棵树苗的直径和长度必须完全一致,没有丝毫偏差,我们四五个人一天都对付不了几个。 相比之下,后面的柱子、桥梁、房屋、瓦片就不值一提了。 吴宗山一边说着说着,一边和旁边的助手一起扶着翻转着一根拱木,丝毫看不出他已经过了年纪。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大多是鬓角白的老人。 因此,36岁的吴向发格外引人注目。
吴向发说,他出生在一个木匠世家,建造木桥是村里的传统。 近年来,回到家乡后,他发现父亲受到周边潮流的影响,重拾了原来的生意,于是萌生了转行的想法,原本从事玻璃幕墙等建筑工作。
两年前,吴向发加入了吴宗山的团队,学习美术。 砍木头、搬运木头、标记墨线......琐碎繁重的体力活让吴向发退缩了。 但转念一想,师傅作为长老还在奋战一线,怎么可能轻易放弃呢?
无论天气有多冷或多热,师傅总是自己动手,在露天工作,为那种感觉。 我们的年轻一代应该努力坚持下去,为传承传统技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吴向发语气坚定。
守桥守艺,前路光明。
如果没有爱,廊桥的历史又怎么可能延续几千年呢? 但单凭爱情,文化瑰宝注定“藏在闺房深处,无人知晓”。 桥梁的保护与护桥的艺术成为探索廊桥价值的两条主线。
寿宁历来有保护桥梁的传统,许多古老的廊桥都留下了“反复破坏和建设”的历史记录。 改革开放以来,每当城区改造、水库建设时,当地政府往往通过搬迁等方式,努力保留廊桥的原貌。 近年来,寿宁县博物馆两位馆长龚迪拉、龚健继续在记录廊桥风采、呼吁加强保护的道路上奔跑; 陆彩宇等人也在积极向校园和社区推广廊桥文化。
随着桥梁文化走出大山,其复兴之路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2024年,木拱桥传统建筑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年后,《中国木拱桥传统建筑技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亟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4年,“闽浙木拱廊桥”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今年5月,在寿宁下党乡召开的福浙木拱廊桥联合申报(寿宁)推进会,明确了世界遗产申报的目标和进展、组织架构、专业团队、世界遗产申领机制、支持措施等事项。 目前,廊桥本体保护、环境整治、宣传推广以及应用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世界遗产申项与廊桥保护相辅相成。
今年以来,制度层面建设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 5月,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廊桥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4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探索并系统加强廊桥保护研究利用。
10月,在国家文物局召开的“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会上,各界专家就廊桥保护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11月23日,福建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一致表决通过了《宁德市木拱廊桥保护管理条例》,报请宁德市人大常委会批准。 《条例》坚持“小切口”立法,全文没有一章共27条,在桥梁的整体保护、目录管理、安全要求、检查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和相关法律责任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 《条例》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11月24日,由福建省高院、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的第二届闽浙地区走廊桥文化遗产保护司法合作会议在郑和县召开。 会上通过了《福建、浙江法院关于木拱廊桥申遗司法协助的十项办法》和《闽浙法院走廊桥司法保护(政治和平)宣言》。 会议指出,闽浙两地法院应秉持系统保护、预防为主、协同惩治、绿色发展等现代积极司法理念,把维护木拱廊桥的历史真实性、完整性和文化连续性作为基本原则,构建司法资源共享, 互助平台共建、风险隐患共治、突出问题共治、协调机制共建、工作措施共商廊桥文化遗产司法保护,筑牢安全底线和防线。
承载着各方的共同努力,幸运地在法治的保驾护航下。 廊桥静静地躺在山城的岁月里,微笑着迎接当下的繁华,微笑着前方的光明之路。
记者笔记。 继续写古桥的脉络。
廊桥作为中国桥梁史上的“活化石”,是矗立在蜿蜒水峰之间的难得宝藏,是洞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廊桥很漂亮。 它的美在于“编织木结构”所体现的古人的智慧,飞歌柳丹华丽的木衣之美,与自然风光紧密结合的美,凝聚社会条件和舆论的平台价值之美。
廊桥同时也很脆弱。 自然灾害的入侵和人为因素的破坏会对他们造成致命的伤害。 同时,廊桥施工技艺的传承也面临着无后继的窘境。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孤独和精心制作的精神,搭建桥梁并不是一份能带来丰厚物质回报的工作。 在某种程度上,守护艺术比保护桥梁更重要,任务更艰巨。
近年来,各级一线部门高度重视廊桥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为廊桥保驾护航。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廊桥的人文艺术价值广为人知,文物保护意识逐渐深入人心,青年也涌现在建桥队伍中。
当然,廊桥的保护只是在进行中,而不是在完工时。 桥梁的全部价值应通过对桥梁本身、周围环境以及相关文化和历史遗迹的系统保护来传达。 给予木拱桥传统建筑技艺传承人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激励,支持他们收徒、开展建桥实践; 进一步加强宣传,普及文物保护理念和知识,鼓励社会各类力量参与廊桥保护工作; 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廊桥保护常态化机制和应急预案; 充分挖掘廊桥文化资源,促进廊桥文旅文化创意融合发展,使其在传承中“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