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抗美援朝战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只有5场战役是以数字命名的。 由于这五次战役的规模非常大,半岛四面八方,纵深广,每次战役都从十几公里推进到几十公里不等。 第五次战役后,战争进入了以阵地攻防为主的对抗阶段,随后的战斗一般以时间和地点命名。
但鲜为人知的是,在第五届竞选结束后,彭先生提出了第六届竞选计划这个计划,无论是投入兵力、使用兵力,还是战斗准备时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都是前所未有的。 但就在志愿军全军整装待发准备出动的时候,**建议推迟,最后取消。 这次大规模行动的计划是如何制定的?为什么它最终被取消了?
今天的文章就和大家聊聊第六次抗美援朝战争的前后对比。
第五次战役结束后,彭先生派邓 华回中国汇报,请他听听金日成经过平壤时对未来作战政策的看法。 客观地说,第五次战役是志愿军的失败,但金日成仍然没有放弃速战速决的心态,提出在6月下旬或7月中旬再次发动大规模反击,并计划将他的三个机械化师组织成一个机械化军,并分配给蓬劳总司令。
这时,美国也通过苏联提出了与中国谈判的愿望。 6月初,金日成亲自前往北京,与***商讨战场局势。 提出了“边打边说”的政策近两个月来,我们没有发动大规模反击,而是加紧休养,补充人员和物资,积极准备敌攻。 如果谈判不顺利,将在8月发起大规模反击。
2024年7月10日,开城谈判开始,但美国没有诚意,进展非常缓慢。 截至7月24日,谈判议程仍未达成协议。 特别是在军事分界线问题上,中国代表提议恢复战前现状,以北纬38度线划定军事分界线。
但是,美国代表却傲慢地提出了所谓的“海空赔偿权”,即美国拥有强大的海空军力量,军事分界线的划定应该得到相应的补偿。 美方在志愿军防线后方划定军事分界线,企图获得120,000平方公里的土地。
这自然遭到了我方的拒绝,谈判代表邓 华和谢方建议:“没有外动,敌人要撤退到线以南10公里,将是极其困难的。 谈判需要胜利的战斗合作和军事准备。 “大规模的反击就显得尤为必要。
在制定第六次战役计划时,彭先生设想,与前几次战役一样,敌人将首先向北推进10多公里,等待他分散兵力,然后摧毁他的突出部分。 这样,不仅在军事上,而且在政治上对我都更有利。
然而,据美国消息人士称,5月17日,杜鲁门批准了一份文件,明确指出目标不再是实现对整个朝鲜的军事占领。 “联合**”进入战略防御阶段,加强了阵地防御工事,并建立了所谓的“堪萨斯-怀俄明防线”纵深防御。
由于敌人不发动大规模攻势,建立稳固的纵深防御体系,我军多兵种参与作战需要较长的准备和演练时间因此,“八月逆袭”被推迟到“九月逆袭”。 然而,在此期间,志愿军继续对敌方阵地发动小规模攻击。
8月初,彭先生向***汇报第六次战役的意图和基本假设,随后进行了适当修改。 基本部署分为两个梯队:
第一梯队由志愿军的8军团组成,进攻了大约1个月。 第19兵团的3个军被用来牵制敌人从铁原到临津江西岸,并阻挡敌人在铁原以南的北方援助。 同时,第47、42集团军集中包围并歼灭了铁原地区的美军第3师团。
以第26军和第20军为一支部队牵制前方敌人,在集中主力突围后,根据情况将金华东、西部地区的美军第25师团和南军第2师团歼灭。
第二梯队是志愿军的5军队。 如果第一梯队的损失太大而无法继续作战,则第二梯队将再投入攻势一个月。
据估计,特种部队将参加3个榴弹炮师,1个高射炮师,1个火箭炮师,3个坦克团以及各部门炮兵部队的战争共发射了2119支枪。
在上述计划中,仅志愿军的步兵就参加了多达13个军的战斗。 虽然当时没有详细记载各军的具体兵力,但6月他打电话给彭先生指导具体准备工作时,提出:“.第 3 军团和第 19 军团迅速补充到 45,000 人。 ”根据志愿军的编制,进入朝鲜的作战部队数量一般在4至5万人之间。
结合上述情况推测,如果每军平均为450,000 人,加上炮兵部队,保守估计,仅参战志愿人数就达59万多人,规模空前。
这个计划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志愿空军第一次大规模地奔赴前线。 由于志愿空军组建较晚,一直处于训练状态。 此外,苏联担心提供给志愿军的米格-15战斗机会落入美军,并要求交通只能在后方覆盖。 在没有空军掩护的情况下,前线坦克部队不敢参加大规模的战斗,因此志愿军在之前的所有战役中都打得非常艰苦。
8月初,彭先生问起了空军。 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报告说,当时空军有22个团,每个团有25架飞机。 一些部队还不熟练有10个团,共有250架飞机可以立即参加战斗。
上述计划预计持续约2个月,每月将消灭超过40,000名敌人这将使美国彻底屈服,实现以线为边界的从朝鲜撤军的目标。
此前,由于志愿军后勤补给能力薄弱,每次进攻只能依靠士兵自己携带7天左右的补给,所以每次进攻只有7天左右。 这个弱点被李启伟抓住了,他制定了所谓的“磁力战术”,每次防守都坚持7天,等待志愿军的攻势减弱后,再伺机发起反击。
但是,志愿军第六战役的作战计划,不仅参战兵力空前,而且攻势可能持续两个月,这必然会给敌人造成突然的打击。 唯一的变数是美军在炮火上拥有绝对优势时能否突破防线。
计划制定后,志愿军加紧了作战准备。 第3兵团副司令员王金山主动要求出战:”打第六战役心清,希望总部尽快下达命令。 这时,苏联各军种的顾问也纷纷进入朝鲜,在朝鲜的志愿军人数增加到77万人,人民军的兵力增加到44万人,战争即将爆发。
但随后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彭先生收到作战计划后,召集部长们开会研究,最后提出”。加紧准备,推迟发动重大攻击,更为有利。 至于延期的具体原因,军委会后给彭先生发了一封电报,详细解释。 具体说来:
1.政治原因。 判断美军反对以线为军事分界线的政治原因大于军事原因,不想因此造成谈判破裂。 因为一旦双方再战,美军要想扩大战争、攻打中国大陆,就会遭到英法的反对,不扩张就很难在朝鲜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谈判破裂对它没有好处。 美方只是在拖延时间,首先,试图迫使志愿军做出让步二是等待国内会议增加军费开支。
对志愿军而言,如果谈判继续下去,他们将面临国际社会更大的压力,要求他们主动发动战争。 如果打赢了,那是好事,但如果战争的结果不明显,甚至输了,那么在谈判和国际影响力方面,对我们不利。
2.空军原因。 彭先生在制定作战计划时,设想空军进入朝鲜参战,但为了让战机飞到线附近,不得不从朝鲜境内起飞,尽可能缩短航程,大量战机需要更多机场才能进入朝鲜。
从4月到9月,在后方休息的部队参与了机场的建设。 9月初,董启武的绥远部队改编为第23兵团,主动参战,进入朝鲜承担机场建设任务,预计10月底完工。 然而,美军似乎已经察觉到了志愿军的意图,继续轰炸在建机场,使其无法使用。 结果,空军将无法按时参战。
3.天气原因。 自7月下旬以来,朝鲜经历了暴雨,导致40年来从未见过的山洪暴发,大量防御工事、桥梁和道路被冲毁。 而朝鲜的雨季要到8月底才会结束,朝鲜几条大河上的桥梁无法修复,运输车辆无法通过。 据8月18日统计,13线部队只能储存3至6天的粮食,二线部队只能维持13天。
它不仅无法支撑大规模的作战,而且基本也难以生存。 虽然弹药储备足够一个月使用,但还不知道有多少雨水会侵蚀它们,而且在后方道路无法通行的情况下发动攻击的风险太高。 不得不感叹,志愿军总是有点倒霉,比如长津湖的极寒天气也是几十年少见,对我军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4.战术原因。 邓 华向彭先生建议,经过长时间的准备,敌军已经筑起了坚固的现代化立体防御工事。 我军在当前形势下发动攻势,能否突破阵地,消耗必然很大。 但如果敌人离开阵地攻击我,我更有把握他会被压垮,代价不会很大。
其实这个建议也符合彭先生的初衷,就是让敌军北进十多公里再打。 基于以上原因,彭先生还决定继续推迟反击。
令志愿者惊讶的是,美军立即开始行动。 其地面部队相继发动“夏攻”和“秋攻”,空军也发动了“扼杀战”。 美國第五航空群每天留出15-30英里長的鐵路,安排32至64架次的大群轉炸。 由于美军的洪水和轰炸,朝鲜北部1200多公里的铁路中只有290公里通车。
此后,志愿军转而对敌“夏攻”和“秋攻”作战,取得了胜利。 从结果来看,中朝联军分两个阶段歼灭了敌人80,000 和 790,000人由此可见,依靠阵地进行战术反击更有利于歼灭敌人,没有必要发动大规模的主动进攻。 至此,第六次竞选计划被彻底取消。
后来,彭帅的计划被批评为“军事冒险主义”。 在某种程度上,“冒险”和“凶猛”在操作意义上是相似的,也是勇气的体现。 纵观我军战争史,有多少名将不以“凶猛”著称?比如绰号疯子的王金山、绰号梁大亚的梁星初、打败英**船再报的陶勇、十一次担任死亡船长的徐世友、能够调动林帅指挥的钟伟......
没有一定的“冒险”精神,就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官。 《亮剑》走红后,大家将这种精神概括为“亮剑”精神,勇者在窄路相遇时就赢了,而制胜的秘诀就是敢于亮剑。 大家也称那些狠狠打的将领为“李云龙式人物”,我想说的是,李云龙真的和前面说的凶猛的将领们相差太远了。
抗日战争期间,彭先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发动了百兵团之战,战后人均发弹不足10发,对于八路军来说已经是一场丰厚的战役。 在这样的条件下,谁能把握打赢下大规模行动呢?
如果彭先生没有这种“冒险”精神,他就不会接过抗美援朝的重担。 **不会写“谁能马上砍,只有我彭将军”这句话。
这次大规模的运动虽然没有开展,但确实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志愿军的部队动员和物资的准备,“联合**”被发现。 根据美国后来解密的文件,李奇微已经向美国当局提交了一份报告,称:“一旦天气好转,敌人就会发动全面战争。 “这引起了美国当局的不安,他们不敢轻易停止谈判。
大量部队在朝鲜集结,可以攻防,就像原子弹一样,不使用时威慑效果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