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腾讯新闻Contech大会新增了人文篇章,聚焦“科技与人类社会的未来”。 这些时代的哲学问题,呼应了当今人们对未来发展的深切忧虑和忧虑。
我们正处于技术时代,这是不争的事实。 与前工业时代相比,一项重大发明往往需要几项。
10、已有100多年历史,科技创新速度明显加快,技术影响越来越大。 别说一百年后,甚至十年后,我们很难想象社会会是什么样子。
不久前,ChatGPT开始流行,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处理和习,这种生成式AI大语言模型,具有自主与人类对话的能力,它就像一个“思考者”,而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大脑。
GPT的流行,除了带来文字处理的便利之外,也让很多人担心,这种深思熟虑、学习习颠覆性的人工智能,最终会不会取代人类,甚至反过来控制和支配人类
在OpenAI内部的权力斗争中,“一个强大的人工智能发现可能威胁到人类——一个被称为Q*的模型”的警告信,进一步放大了我们的焦虑,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技术的风险和伦理,从而避免像科幻电影一样打开潘多拉魔盒。
事实上,纵观人类科技发展史,科技进步带来的恐慌从未停止过。
当火车取代马车时,给马车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恐慌。 在英国工业革命的早期,还有“卢德运动”,由于对技术进步的恐惧而摧毁了机器。 甚至网约车的出现,也曾一度让出租车行业惊慌失措。
对新技术的恐慌,不仅是失业,更是人类价值观的错位,对社会秩序和结构的巨大冲击,给我们带来更具破坏性的风险。
就像互联网时代一样,信息泄露和数据安全问题始终是令人头疼的问题,任何国家级移动应用系统的崩溃也会让人难以移动一寸。 但其实我们不需要太担心,技术进步可能会让一些人失业,但现在换人还为时过早;未来我们将越来越依赖机器和技术,但机器要主宰人类、称霸世界并不容易。
比如,人工智能辅助的习和科研已经成为日常,传统的教育工作者会失去用处吗?当然不是。
教师的主要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与学生沟通、交流、互动,教书育人。 相反,新技术可以使教师更容易传授知识。
至于文字处理,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语言模型会取代作家、新闻记者、编辑、公司秘书和其他作家吗?答案也是否定的。
作为一名作家,我非常清楚,内容创作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组织信息的过程,将互联网上的信息堆积成一篇文章。
写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思考和创作的过程,情感和理性的搅动,而一篇文章的背后,往往有独立的价值观,这就是思辨的价值。 创作过程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情感表达和人文关怀,也是人工智能无法企及的。
即使是对于一个创造者或思想家来说,在接触到新信息、新事物之后,他也可能会推翻昨天的立场,形成截然相反的观点。 机器如何解释这种情感表达?
因此,正如人工智能专家吴飞教授在腾讯新闻科技大会上所说,“人工智能本身不会取代人,但如果人工智能不被使用,就会被取代。 拥抱技术并适应新的技术形式,而不是惊慌失措,可能是拥抱技术变革的更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