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与当时的特殊历史时期直接相关,毕竟是在上个世纪。
六七十年代,我国处于相对停滞的发展时期,全国人口快速增长,但粮食生产严重不足。
在那个年代,吃饭的时候,甚至需要兑换**发行的食品券,而每张食品券只能兑换固定食品。 只有这样精准的分配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所以想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基本上是不现实的。
当时,我们还没有完成基本的现代化和工业化,国家还以农业为主,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世界水平上并不高,所以国民平均工资也很低。 那么在这样的特殊情况下,放映员的地位就慢慢凸显出来了
要知道,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绝大多数中国人只是勉强解决了吃饭的问题,几乎不可能有一点额外的精神享受,至于娱乐,更是严重缺乏。 因此,“看电影”这样的娱乐活动在中国自然会“流行”,毕竟人们需要放松。
只不过那时候的电影不像现在这样,大家几十块钱随便看就行了,而且当时还没有全自动的电影**,电影放映机的日常维护就要靠放映员了,甚至看什么电影都需要放映员自己解决。 所谓“稀缺就是贵”,导致了当时电影放映员极其重要的地位。
此外,如果你想成为一名电影放映员,你至少要有一定的教育水平。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人民接受教育是比较困难的,一个村子里能认识几个字的人往往很少,想要有一定文化知识基础的人就更难了。
电影放映机作为机器,在那个人民文化程度不高的时代也是高科技的,能够正确存放和使用电影放映机的人并不多。
而且,这些人一般都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专业训练,所以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对电影放映员的要求比较高——放映员本身不仅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还要“多才多艺”。
从以上不难看出,作为电影放映员,需要有学历、知识渊博,再加上“物有贵”的传统思维,他的社会地位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在当时的一些地方,甚至有人刻板印象电影放映员是高级知识分子,从某种角度来看,这种说法并没有错。
由于这个行业社会认可度高,也会吸引大批知识分子投身其中,进而形成一个“圈子”,使电影放映员的社会地位迅速上升。
当时甚至有“公社八人”的说法。 顾名思义,八大专业是民间的八大职业,其中就有电影放映员。 当时,有些地方还有国家制的电影放映员,因为在电影出现之后,这些影院仍然由国家管理。
那时候,要有一家机构并不容易,因为机构代表着一个铁饭碗,不会有失业的可能,能有稳定的工资和稳定的粮票,就相当于过上了稳定的生活。
当时,在城镇,普通工人的平均工资只有30元一个月,但临时电影放映员的平均工资却达到了40多元,筹备人员甚至更高。 体制内有老牌电影放映员作为人员,还有各种福利补贴,所以电影放映员自然很受欢迎。
其实在那个时候,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一个月能看一次电影已经是一种奢侈了,毕竟电影票并不便宜。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放映员的朋友或家人,看电影会更方便,这也无形中对放映员的社会地位有所贡献。
然后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电影放映员的工作相对简单易行。 当时的环境和背景,大部分人都是种地的,耕种意味着面向黄土,背靠天际,而当时我国的农业制度还不完善,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粮食种植是用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进行的,工作相当辛苦。
但电影放映员就不一样了,电影放映员只需要坐在办公室里,平时喝茶、看报纸,想看电影的时候,可以拿自己的机器播放电影,无聊的时候也可以看。 这显然比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工作要容易得多。
工作不难,轻松,赚得盆满钵满,电影放映员自然成为当时很多中国人梦寐以求的职业。 但是,电影放映员的职业要求也很高,所以电影放映员还是非常稀少的,只能在一个大公社里找到。
一两个放映员。
只不过,没有一个职业是一直受欢迎的,电影放映员的社会地位显然不可能永远长久,而且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个热门职业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私人电视在国内迅速普及,最后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电视可看,所以外出看电影的频率逐渐减少,电影放映员自然就没有那么火了。
进入新时代后,我国国内的电影产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的国营电影院逐渐被民营影院所取代,这些民营影院为了节省劳动力,开始大量使用自动化电影机,对电影放映机手工加工的需求也越来越少。
曾经光辉的电影放映员职位,如今几乎一去不复返了。 其实,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性,有些职业因为跟不上时代潮流,总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