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郑州爆炸案
2024年2月14日,是郑州市民最黑暗的一天。 同日上午11时许,9架日本轰炸机在6架战斗机的护航下,从安阳起飞,对郑州进行了疯狂的轰炸。
这一天,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人们在街上开心地玩干船、踩高跷来庆祝节日。 日机分三批在郑州市官城区(原郑县)、火车站附近的大同路和北千苑街投下了近百枚炸弹。 熙熙攘攘的城市瞬间变成了人间地狱。
据目击者回忆,无数房屋、学校、医院等建筑物被枪击倒塌,城市一片狼藉。 500多人死伤,一时间血肉飞扬,甚至人的四肢和断臂被挂在树上和电线杆上。 花了三天时间处理受害者的尸体。
那一年,14岁的张同友目睹了日本侵略者和中国平民的无耻暴行。
二、来自荣的笔
2024年10月2日,日军侵占郑州。 短短几天时间,野兽般的日本侵略者就搞成了南关、五里堡、西里堡等几大**。 无论你走到哪里,你都不会作恶。 一些人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人被日本侵略者抓住,倒扔进水缸里活活淹死。
10月底,日军入侵郑州。 17岁的张同佑不甘作国奴,毅然选择了与学校师生一起流亡的道路。 张老回忆说:“那个年代,战争年代,我的家乡已经没有了,所以我随学校逃走了。 ”
他回忆起郑州火车站的场景,依旧感叹。 “火车站的站台上挤满了人,立交桥上的人还是陆续来的。 火车一进站,人们就拼命挤。 过了一会儿,马车上挤满了人,人们爬上了屋顶,没有人怕摔倒......如果有车,人们不会问他们开车去哪里,只要他们能逃离这个地方。 ”
张同佑和几个没有赶火车的师生,只能冒着严寒,忍着饥饿,向着习方向走去。
历经磨难来到习后,领队老师告诉大家,“学校允许大家选择自己的出路,愿意学习,国家会支持你学习,愿意参加其他学校的入学考试,也可以找工作。 ”
张同友和几位同学决定加入荣,报名参空军。 每个人都发誓,他们必须打败轰炸家乡的日本罪犯,为同胞们报仇。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空军的飞机极其落后,日本人占据了绝对的制空权。 中国空军的战士们以高超的技术和爱国热情在天空中与敌人作战,涌现出当时几乎家喻户晓的高志航、陈怀民、李贵丹等王牌飞行员。 然而,随着战争的拖延,中国空军遭受了严重的减员,到2024年,它已经陷入了沉默甚至瘫痪的状态。
张同佑在习顺利进入空军,但在体检时被卡住了。 由于营养不良,身体素质根本达不到标准。 考官建议他做两年的地勤人员,等到他康复。
张彤文满怀希望能够上战场杀敌,但他对地面警卫和飞机维修工作并不满足,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还是选择了离开。
几天后,我碰巧遇到了军医学校的招生,这所学校对体能的要求没有空军那么高,而且还通过救命救伤来报国。 于是,迷茫出路的张彤文报考了军医学校,很快,他就拿到了录取通知书。
张同友进入的习军医学校,实行两年制,因为是军校,入学后要经过三个月的军训,入学后,完全是军事化管理。
就在张学习精进的时候,世界大战形势发生了剧变,日本入侵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蓄谋已久的日本侵略者实施南下战略,疯狂横扫东南亚,英美盟国很快被击败。 尽管很不情愿,但在缅甸被打败的英军别无选择,只能向中国求助。
10万中国远征军出国,奔赴异国他乡,与敌人作战,斩杀敌人。
在军医学校里,同学们谈论最多的就是远征军,他们都希望毕业后能跟着远征军去缅甸,在异国他乡宣传我国的威望。 幸运的是,张同文的小队被选中成为远征军的预备队员。
然而,随之而来的消息令人担忧。 远征军战败,一部分通过野人谷撤退,损失惨重,另一部分由孙立仁将军率领撤退到印度,成为“驻印华军”。 然而,中国人和盟军都没有放弃,第二次远征重组远征军立即进入准备阶段。
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张彤文的班级增加了两门课程,一门是战场英语,一门是化学**,都是美国人授课的。 这两门课非常实用,尤其是化学**,虽然中国人不用,但一定要学会防患于未然,要懂得在日本人放毒气的时候怎么对付。
3. 前往缅甸
从远征军野战医院毕业后,学校将学员带到昆明陆军总部报到。 当时,**的号角已经吹响,总部立即将学员分配到各个野战部队的医院。 进部队第二天,张同文就带着后勤部队人员乘飞机前往缅甸战区。
张同文被分配到“第八后勤医院”,军衔为中尉军医。 院长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名叫王卫军,但除此之外,他对当地的情况一无所知。 张老回忆说:“那不是市区,是在山里,从来没有人去过那里,他们不敢跑出去,缅甸人不懂怎么说话,医院当时处于戒严状态,......”
很快,他们冲到了前线。 前方的战斗很激烈,他们每天都要救治很多伤员,张老回忆说,当年每天有三五百名伤员下来,日夜不停,车车把他们拉过来。
张彤文所在的野战医院距离前线还有三道火线,第一线由经验丰富的老兵医组成,他们冒着战火,在战场上简单救治伤员,组织担架队将伤员抬下山。 二线可以负责检查伤情,抢救重伤员,为轻伤员张贴“伤票”,并记录伤因和位置。 张彤文的三线救治从二线运下来的伤员。
残酷的战争使张同佑和他的同学们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们的医疗技能得到了迅速的提高。 张老回忆说:“当时伤员很多,但被子弹击中的却很少,因为是山地茂密的森林战斗,很难看清敌人的具体位置,所以他们基本上都是投掷手榴弹和炸弹。 “这种爆炸的弹片散落,肉体模糊,操作起来比中型子弹困难得多。 张老说,一开始很害怕,但不能在伤兵面前表现出来,也顾不上脏累。
四、体验投降
战火平息后,张同文的部队接到回国的命令。 张同文和战友们步行回来了。 与当地人有语言障碍,他们无法交流,也不知道自己去过哪里。 不管怎样,大家都跟着大军,边走边救治伤病员。 直到腾冲,张同文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回到了祖国。
部队沿滇缅公路向昆明进发。 走到陆丰时,张彤文看到城里的人们正在兴高采烈地放鞭炮游行。 他向当地人打听,得知日本人已经投降。 张彤文满脸疑惑,怎么老百姓知道了,军队却还不知道?
回到军队,张同文告诉大家,日本鬼子已经投降了,大家都持怀疑态度。 到了中午,电报来了,日本鬼子投降了!那一刻,整个军营都沸腾了。
日本无条件投降,但张同文和他的战友们的任务还没有结束。 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盟军最高统帅部于8月17日发布命令:北纬16度越南以北的所有日军无条件向该中队投降。 中国陆军第一方面军出国越南投降。 陆晗司令担任投降司令。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跨国投降”。
9月8日,鲁汉将军率领20万中国军队进入越南。 张彤文有幸被选为近卫团的军医,经历了这一历史时刻。
张老回忆说,第一方面军司令员带着我军到越南投降,当时都是步行,没有车。 我去越南的时候,山里没有地方住,条件很艰苦,但大家都很沮丧和兴奋。
张先生还讲述了当地的一则轶事。 当他们扎营时,当地人告诉他们,山上晚上有瘴气。 你不能住在山下,当夜幕降临时,瘴气会杀死你。 没有人知道那瘴气是什么,少数人不信,留在元帝中睡觉。 半夜,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异味,空气似乎变得稀薄了,大家急忙互相叫醒,跑出去呼吸。 当每个人都到达山顶时,空气有所改善。
那些投降的日本罪犯早已失去了昔日的嚣张气焰,一个个军人凌乱不堪,丢脸。 当中队到达河内时,日本士兵看到中队就急忙站直了身子,不敢动弹。
9月28日,投降仪式结束。 日本人交出了枪支,然后返回军营,不被允许移动,并等待中队护送他们上船返回日本。
参加投降仪式后,张同文被授予胜利勋章。
2024年,国民党军队战败时,张同文的部队没有逃往台湾,而是逃往云南的金三角地区。 走到都云后,张彤文离开了军队,留下来在当地开了一家小诊所,生根发芽。
2024年,张同友从都匀县医院退休。
2024年5月21日,张同友去世,享年9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