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于家豪丝绸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段力在缫丝车间视察生产情况。
从远古时期的祖先养蚕缫丝,到明清时期成为举世闻名的“鲁丝”主要原料基地;从唐宋到公元一世纪初,阳城茧丝不断走上丝绸之路,到今天的“华北养蚕第一县”、晋城市第一批特色专业镇,阳城养蚕业历经数千年历史,凭借“出圈”的实力, 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阳城是著名的养蚕之乡,已有3700多年的历史,曾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授予“全国养蚕标准化生产示范县”,被商务部列为国家“东桑西迁”养蚕基地县。 “羊城蚕茧”被原国家质量监督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24年桑园面积将达到3个70,000英亩,每年3只蚕3万张,生产蚕茧158万公斤,养蚕综合产值达到31亿元。 蚕养殖和蚕茧生产占全市总量的比重由“十二五”末的75%提高到90%7%,占全省总数的86%8%。
新时代传统产业焕发振兴,羊城养蚕业跨过“重生”之门,走上“蝴蝶”之路。
栽培桑蚕
捡茧
每年4-9月,是羊城蚕农最繁忙的季节,采桑、养蚕、育苗......直到茧变成丰收的喜悦。
初冬时节,位于山西泗头乡的玉家豪丝业有限公司***缫丝生产车间,机器轰隆隆,随着一簇簇蚕茧的敲打,一卷卷白蚕丝组成的细腻细腻的丝绸厂丝,再经过修补、丝编织等工序,很快就要进入苏杭丝绸厂家出口, 甚至成为国际奢侈品牌的一部分。
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缫丝企业,山西于家豪丝业有限公司在八条生产线上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全自动缫丝设备,每年可生产优质白丝约200吨,占阳城县总产量的70%。 这里生产的白轧丝已达到国际最高等级6A,全国优质白轧丝只有5%左右能够生产。
我们在马希甸、思头两个乡镇建设了5000多亩的优质桑园基地。 这些土地以“回租、分包”的形式从蚕农手中租赁,公司在桑园内免费提供蚕协育室和高标准的蚕温室,再租回给养蚕户。 周边蚕农可参加公司免费培训,领取蚕药、蚕工具,公司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提供24小时免费上门服务。 今年春季,蚕茧收购价格达到每公斤62元,创历史新高。 这种联农利农的机制,带动了人民收入的增加,稳固了养蚕业的基础。 山西于家豪丝绸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段力介绍。
在占地10000多平方米的于家豪蚕业园区内,电子屏是**羊城养蚕的发展史。 在现场绘图区,蚕丝被柔软蓬松的质地让人爱不释手。 这是公司原创的26条手工工艺制作的丝被,拥有4项专利。 文化广场、研究馆、蚕立体繁育馆、蚕共育室、果桑园、生命教育大讲堂等,均体现了“文化引领、融合发展”的理念。 这是俞家豪“拓宽养蚕产业链,打造品牌知名度”发展布局中的重点项目,也是华北地区唯一以养蚕为载体的文化园区。
随着养蚕专业镇建设的推进,全县已规划了8个重大项目和20个产业发展项目。 俞家豪承接了养蚕业推广和创意技能推广、3000亩养蚕产业示范园建设、桑黄工业园建设、鲜蛹食品加工建设、麻花丝加工生产建设等5个重点项目。 下一步,公司计划打造捻丝加工、蚕蛹食品加工、桑葚深加工等养蚕全产业链一体化开发项目。 项目建成后,阳城蚕业综合产值有望翻番!谈及未来的产业发展,段力信心满满。
农村电子城镇建设
县安、县繁、经济旺盛。
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2024年出台了《山西省支持专业城镇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提出要培育和锻造全国有影响力的工业小镇。 阳城县以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为契机,制定了推进养蚕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升竞争力的目标,纵向构建养蚕产业全链发展模式,横向拓展新兴产业分支,着力构建养城镇养蚕业高质量产业体系, 从而促进养蚕业的发展和乡村振兴。通过实施文旅融合产业发展项目、蚕桑数字电商平台建设、蚕桑现代科技示范园建设、建链延伸、强链全产业链完善等8大工程20个项目, 推进品牌建设、引进培养人才、提高创新能力、倍增市场主体,努力打造乡村产业繁荣引领区、现代技术装备融合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区, 创业创新孵化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走进四头乡蚕业乡E镇直播配送基地,一群农民主播正在直播间向网友介绍当地特色农产品进行线上销售。 据介绍,“村电子小镇”已建成2500平方米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6000立方米的冷链仓储,设立4个物流配送点,并完成1个项目投资8亿元,区域总产值35亿元。 养蚕专业镇建设包括20个产业项目,4个已落地于四头乡,总投资3个8亿元,年计划投资11亿元。 总投资为13亿元的养蚕+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果桑采摘园、养蚕生态园,建成后将促进养蚕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总投资为1耗资8亿元的四头乡养蚕产业链建设项目,蚕乡E镇一期工程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正在进行前期工作。 总投资2000万元,完成1000亩果蔬种植、储运建设项目。 年产1000吨桑葚系列饮料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150万元,桑果酒生产设备已购置安装,即将投产。
网红直播
电子小镇由产品展示、运营服务、直播孵化、电商培训、物流仓储、文创研发六部分组成。 我们采取的总体发展模式是创新,打造前期一流引导、中期企业示范、后期全国电子商务的“阳城模式”,助力养蚕专业镇建设,带动全县电商产业发展,推动全市乡村振兴走出羊城新路。 农村电子小镇项目经理杨宏凯介绍,“养蚕农村电子小镇运营以来,直播商品总销售额超过1800元,农产品总销售额超过3500元。 每天,我们都有数十位有影响力的人在这里进行直播。 ”
走进四头乡,“华北养蚕第一乡”的巨幅画映入眼帘,这幅巨幅画一直是阳城养蚕业的核心和缩影。 全年养蚕6700余只,优质蚕茧总产量34万多公斤,养蚕户收入1400余元。 依托于家豪丝业有限公司、黄城祥福饮料等龙头企业的强力带动,乡镇已基本形成桑园建设、优良蚕繁育、蚕精养、工厂化养蚕、蚕茧评价智能收购、6A级白厂缫丝、优质丝加工及蚕衍生品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模式产品。
张家庄村是四头乡桑栽桑、养蚕最多的村,200多名常住居民中,有一半以上从事相关产业,村里已经建立了六七个养蚕合作社。 68岁的村民田舒养蚕已经40多年了,“我从小就养蚕,一直没停过,现在扶着这个行业,有建大棚有补贴,有蚕茧补贴,县里也有各种扶持政策“对于太多的羊城蚕农来说,桑树种植、养蚕不仅承载着民生,更传承着技艺和文化。
2024年10月,《养城市蚕业扶持办法》出台,针对优质蚕种、蚕茧、大型蚕设施、新旧棚建设改造、小蚕联养、现代智能养蚕示范、功能性养蚕生产装备、工厂及家庭养蚕、村级专项奖补、 大学生养蚕创业、招商引产养蚕企业和人才培养等,行政村和农户各项具体扶持政策措施,致力于加快养蚕业健康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到2024年,阳城县规划桑园面积5万亩,年养蚕6万只,总产值55亿元。 在慈英、四头建设2个双万亩乡,在秦池镇、定点镇、东风乡、河北镇建设4个05万亩大型集约化重点养蚕基地,从而形成养蚕产业集群。 建设高产桑园、家蚕集中共育、温室省力养蚕、方格蚕自动上料等新技术推广率达到90%,覆盖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约75万元。 实现桑蚕种植和养蚕的现代化、加工利用的产业化、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将羊城建设成为产业集聚度高、专业分工协作程度高、产业辐射带动能力强、品牌优势突出的专业养蚕小镇, 以及就业致富的拉动效应明显,使“羊城养蚕”品牌在全国独树一帜。
如今,阳城的养蚕业已形成蓬勃发展的格局。 在335个行政村中,养蚕164个村,70个村年产茧5000公斤以上。 全县15个乡镇均养蚕,其中二营、四头桑园面积超过5000亩,年养蚕8000张,蚕茧产量超过30万公斤。 养蚕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县内有于家豪、嘉美、永丰源3家缫丝企业,年生产能力1000吨白丝安琪丽、成外城等蚕丝棉被加工企业10余家,年生产优质蚕丝被5000余条皇城和花卉有2家桑葚饮料厂,年产桑葚饮料500多吨现有绿源林果、金悦、三多乐、金桑桑叶茶4家生产企业,年产桑叶茶30余吨拥有桑菇、平菇、木耳等生产企业和家庭养殖场30余家,年可生产各类优质食用菌500余吨桑叶盛宴、桑果酒、蛹虫夏草、蚕沙枕等副产品发展已开始见规模;桑园采摘、蚕桑研究、蚕茧栽培创意等现代养蚕业正在兴起,初步形成蚕业资源多层次利用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综合产值超过3亿元。
一个城镇领导一个政党,一个政党促进整个。 “作为全县发展养蚕业的核心乡镇,四头乡有5000多户,农户2 3户从事桑树种植、养蚕。 全乡共有5家养蚕龙头企业和24家养蚕专业合作社,年养蚕综合产值超过2亿元。 下一步,四头乡将以养蚕专业镇建设为抓手,以创建省级养蚕特色专业镇为支撑,通过品牌赋能,加快保护桑园、发展智慧养蚕和养蚕产业链的深度研发,全力推动专业镇高质量发展。 思头乡党委书记牛鹏飞说。
记者 杨晓青
习记者 雷一彤 李宇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