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在文章下面说,二宝的零花钱从每周10块钱涨到了20块钱,大家都想知道二宝是怎么谈判的。 我必须从头开始。 起初,二宝没有零花钱,但他们学校门前却摆满了各种小吃摊,卖着烤蛋糕、肉三明治包子、章鱼球,还有各种小吃。 二宝根本无法抗拒食物,每次放学都缠着爷爷买。爷爷给她买了,但两人几乎每天都有意见不合。 二宝想吃章鱼球,爷爷问,3个球要6块钱,不行,太贵了,其他的都买吧。 二宝想吃烤好的糕点,爷爷看到的时候,烤好的糕点看起来好干,一点都不好吃,不行不行,还不如买个肉夹心包子。 二宝想吃辣条,但爷爷更不情愿,这都是垃圾,干嘛吃,不行不行,还不如买个烤红薯。 爷爷和孙子之间的争吵从学校一直持续到家。 杨先生提醒爷爷,二宝想吃什么就买什么,为什么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给孩子买东西。 可是爷爷倔强了几十年,他又怎么可能改变呢?最后,我决定每周给二宝10块钱的零花钱,以后花自己的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再也不被爷爷管家打扰了,也不用和爷爷吵架了。
2刚拿到钱的那一周,二宝很开心。 虽然每天要算算买东西的数量,没钱买贵的,但随心所欲地花钱的感觉真的很好。 每天回家,二宝都在计算自己今天花了多少钱,剩下的钱能买什么。 到了星期五,钱基本没了,我需要向爷爷借几块钱。 结果,我下周拿到零花钱,一还钱,手里就没几块钱了。 二宝开始感叹:唉,不如以前了,以前能吃到肉包子,现在吃不起。 我调侃她:你为什么不让爷爷买,没有零花钱?她像波浪鼓一样摇头:不,不,我想自己买。 这个孩子真的很渴望自由。 一开始,她把钱算得很清楚,她从爷爷那里借了多少钱,她一定会还的。 但后来见自己入不敷出,就开始出轨,常常不承认自己欠爷爷的钱,或者承认,而是自信地说以后会还。有一天放学回家,一进门就开始问杨老师,说她的一个同学每周有70块钱的零花钱,她也想加钱。 杨先生说:“加到15怎么样?两件宝物似乎还不够,所以他们没有放弃,拒绝了。 两个人开始在那里摔跤,一个说15,另一个说得太少。 最后,二宝开始哭泣。 晚饭准备好了,但她不肯吃,还是坐在沙发上哭了起来。 我说:你哭什么用,过来,我教你谈判。 其实我本来以为会借此机会教她从各个角度进行谈判,比如和同学们的零花钱比对,算出实际购买力,说她的合理要求......她拒绝了,觉得妈妈太烦人了,要零花钱,还教她谈判。 我只能换个策略说:过来,告诉我你每天想买什么,我和爸爸看看合理不合理,合理不合理就加钱。 她一听这话,难度就小了,立刻乖乖地在饭桌旁坐了下来。
3、二宝开始数手指头,数着每天想买什么。 星期一想买个烤蛋糕,6块钱。 周二想花7块钱买一个肉包子。 星期三,我还要买一个肉三明治包。 我打断了她:星期三可以更简单一些,而不是每天都那么奢侈。 她接过来说:那就买两条小辣条,1条5 美元。 星期四,买点零食,35 美元。 这样一来,就已经是18元了。 我说:“咱们上20点吧,你周五要上美术课,吃饭要早点回来,没时间买东西,最多花2块钱买点心。 二宝也接受了。 但马上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我也会在周末买它。 杨先生说:周末我给你买点心,平时不愿意买的东西你可以吃。 二宝本来想**,但杨先生说:你想吃的蛇果和蛋糕很贵,零花钱根本不够。 二宝也想了想,于是爽快地答应了。 但我再次确认:那20块钱的零花钱正好是给我买零食的,还有我的文具和温暖的宝贝爸爸买的。 杨先生和我约定,刚好需要的东西都应该由爸爸妈妈买,这是爸爸妈妈的义务。 20 美元只是为了给自己买点额外的东西。 它卖得太好了。
4 现在二宝每周有20块钱,他不买烤饼,不买肉包子,但是他买了不少零食,他每天都在计算一周怎么把钱花干净。 我好心地提醒她:如果花不完,可以留着下周的花,下周再买。 她摇了摇头:不行,我每周都要花,一分也不留!这种消费观念真是反复无常。 但我不想插手,消费的概念,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爱怎么花就怎么花。 既然有自己的钱,二宝似乎对钱有了更好的概念,他会把每一个账户都算清楚,这也算是培养了孩子的财商。 从小就知道如何花钱并不是一件坏事。 至于她以后会不会增加零花钱,就看她有没有新的合理要求了。 ** 在互联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