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才流浪100个小天才·对垃圾分类工作有深入的体验。
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如何?
垃圾分类在孩子眼里是什么样子的?
家中产生的餐厨垃圾经处理后如何送回居民家中?
这些问题由东湖高新区官东街道的垃圾分类专家解答。
一年来,为进一步推进辖区垃圾分类工作,提升居民参与度,在东湖高新区城管局垃圾分类班的指导下,广东街道办事处联合学校、社区、企业开展了“我是垃圾分类专家”系列活动。 邀请小专家深入体验垃圾分类的方方面面。
小观察者
小区的垃圾分类情况如何?让我们给它打分
关东街
生活垃圾分类中,居住区是最重要的场所。
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如何?宣传氛围是否浓厚,智能配送设备是否到位,运行是否正常,垃圾箱是否干净整洁?分类主管值班吗?
7月21日上午,广东街道邀请辖区8名垃圾分类专家担任“督导员”,对随机抽取的8个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现场突击检查。 据关东街垃圾分类专班工作人员介绍,为确保“小观察者”看清真实情况,发现真实问题。 被选中的8个社区都得到了现场通知。
8名“小小观察者”是从社区推荐的垃圾分类小志愿者中选出的。 为了保证孩子们能够准确掌握评判标准,前一天,他们还进行了岗前培训,让孩子们掌握评分标准。 “我们简化了日常巡检标准,从宣传氛围营造、公示栏规范、智能设备规范、收集容器规范、分类标识规范五个方面进行评分。 “工作人员介绍。
孩子们的眼睛是尺子。 根据现场检查结果,“小小观察员”对8个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打分,并颁发了孩子们抽取的证书。
小清洁工
与大学生志愿者结对,共建美好家园
华士园路
不仅要监督,还要参与。
9月16日,世界清洁地球日。 在广东街道云湖社区,一堂专场环保课正在进行中。
官东街道云湖社区联合青屿青少年服务中心,邀请湖北省第二师范学院“多彩童心”志愿服务队的大学生志愿者,为小主人们带来定制化的环保课。 它还与“小天才”一对一地“配对”,一起绘制有关主题的手抄报纸。 在志愿者们的指导下,孩子们画出了自己理想中的家和垃圾分类海报,呼吁大家关爱地球。
下课后,在家长和志愿者的陪同下,“小师傅”来到华士园路,捡起漂浮物,在绿化带中“寻宝”。
小设计师
走进云湖公园,画一幅美丽的卷轴
云湖公园
垃圾箱是一种放错地方的资源。 常见的塑料瓶、纸壳、一次性筷子等废弃物,经过加工改造,可以转化为创意手工制品。
10月26日,在云湖公园,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光谷唐寻湖学校的小大师们在这里展出了一批“变废为宝”的手工作品。
给我油漆“、”危险垃圾桶是红色的“、”环卫工人应该用橙色做衣服“,......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小小爷们分成两组,在两张十米长的卷轴上潦草地画出一幅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长卷。
据广东街道垃圾分类特班工作人员介绍,此前,特班联校在校三年级学生中开展了以“变废为宝”为主题的手工艺课,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了多件手工作品。
在公园长廊的展区,一台由纸板箱和木棍制成的电视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光谷唐寻湖学校党委书记江卫华表示,通过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画卷,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培养环保理念,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 充分发挥小手大手的辐射带动作用,达到“育一子、影响一户、带动一社区、引领全社会”的目标。
小园丁
垃圾分类专家体验餐厨垃圾回收之旅
当代国际花园
你能想象,家里常见的厨余垃圾经过分类**、发酵处理生成有机肥,最后通过滋养绿色植物回归家中。
在关东街现代国际花园,这样的循环已经成为现实。
近日,垃圾分类大师来到了当代国际花园。
这一次,小师傅是光谷永红实验幼儿园大班的孩子。
小主人走出教室,参观了社区智能配送系统。 当有人走近时,垃圾桶被打开,方便居民在不接触的情况下投放垃圾。
孩子们,你们知道扔进垃圾桶的厨余垃圾不见了吗?被眼前的这个'怪物'吞噬,就会变成肥料!”
小区居民将厨余垃圾放入垃圾后,物业工作人员将其运送到湿式垃圾处理房,经过投喂、油水分离、发酵后,产生有机肥料。 在显示屏的侧面,显示了每天处理的湿垃圾量。
当代国际园林湿垃圾处理系统于今年6月正式投入运行,每天最多吞下餐厨垃圾1吨,目前每天处理湿垃圾300多公斤。
我们生产的有机肥料在社区供不应求。 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有机肥免费提供给居民和社区,喜欢种植绿色植物的居民经常前来“购买”。
体验之旅的最后一站,小师傅来到了社区共享花园。 云湖公园的园艺师指导他们用湿垃圾产生的有机肥种植绿色植物,将多肉植物移植到装满有机肥的花盆中,浇水保养,亲手把种下的多肉植物带回家。
在过去的半年里,100多位垃圾分类专家参与了垃圾分类的各个环节,化身为监督员、宣传员、设计师、园丁等......深度体验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效。
给小少爷竖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