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茹.
本月初,央视春晚公开发布主标志,“龙兴,新心之家”八个字迅速获得大量关注。 其中,“龘”字吸引观众参与讨论。 据《康熙词典》记载,“龘”出自《玉章》,音与“沓(大)”相同,“龙线龘龘”形容龙在龙年到来之际,昂扬、热情洋溢的样子,体现了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并赋予了美好的寓意。
“龘”之所以在网络上走红,与其作为生僻词的特殊身份是分不开的。 生僻字是汉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专属的文化记忆符号,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然而,由于结构复杂、发音不熟悉、用法少,大多生僻常年游荡在大众生活之外,很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这一次,“龘”字“出现”在春晚上,体现了生僻融入时代潮流的新趋势,生僻用语以大众喜欢看到的方式出现,变得更加存在感。
在生僻词的普及之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难。 许多生僻字没有被录入字体数据库,在户籍记载和地名调查中被其他同音字取代大多数生僻词不属于课堂教学的范围,生僻词的含义和用法鲜为人知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稀有的文字被看作是旧纸的象征,同时又被忽视了,它们对时代的价值也被忽视了。
有一种观点认为,生僻词不常用,因此对习研究和学习没有价值。 事实上,生僻字是汉字文化传承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前,我们正面临着数字化、电子设备输入等多重挑战,忘记书写、“失语症”等现象正在警示人们,汉字文化的发展正面临危机。 生僻字的推广,不仅让人大放异彩,也让人感受到汉字历史文化的分量。 这种做法从另一个角度保护了文化遗产,唤醒了人们对汉字的关注。
稀有人物不应该坐以待毙,而应该紧跟传播方式的变化,在多元化的媒体渠道中传播,在新的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 加强对生僻字的保护和传承,可以尝试将生僻字融入现代文学创作、艺术设计等领域,通过现代元素的结合,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些独特的文化符号。
龘并不是第一个进入人们视野的稀有词。 近年来,许多生僻词广为人知,在新时代得以灵活运用,甚至成为网络奇观。 比如“囧”字的原意是明媚的,但被网友当成象形图,因此衍生出抑郁、无语等含义。
虽然在推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生僻词被误读,但不可否认的是,生僻词确实获得了新的发展生机和活力。 推广生僻字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必须精通使用和书写生僻词;更多的人可以在宣传的引导下,对生僻字产生好奇,在“玩转表情包”的同时,了解每个汉字背后的历史和故事,新时代汉字文化的发展可以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