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会重演,但惊人地相似。
29年前,由于对石油的大量需求,中俄两国就“安大略线”进行了谈判,但因为对方改变主意,暂时改道“安娜线”前往日韩,最终中国功亏一篑。 而现在,这一幕似乎即将在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供气项目中再次上演。
众所周知,在俄乌战争的背景下,价值270亿美元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无异于俄罗斯的“救命稻草”,就连普京都寄予厚望。 然而,在关键的签字阶段,俄罗斯再次炮制了同样的方法:它必须通过蒙古过境。
29年前,俄方暂时夹带私货,我们只能无能为力,但现在,对方显然打错了算盘。 谈判底牌更强、实力更强的中国,这次表现出了非凡的耐心,根本没有“意识”接受这个提议。 据悉,一旦这条管道建成,俄罗斯每年将能够向中国出口5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以有效抵消欧盟的缺口。
对此,俄罗斯能源部长舒利迪诺夫可以说是十分着急,在出席“一带一路”峰会期间,他不禁一再提醒中方:希望尽快实施“西伯利亚力量2”中俄远东供气项目。 然而,这位政治家仍然忘记了“中国的能源生命线永远不会轻易移交给蒙古”。
作为一个只有330万人口的小国,蒙古本可以低调,靠两个邻国“默默发财”,但草原人民却不得不“背后捅刀子”:在军事上,蒙古和北约战火纷飞,双方甚至签署了伙伴关系协议, 仿佛他们是北约的“东方亲戚”;在经济上,中国一发布稀有金属出口禁令,蒙古就向美国发送了稀土开发协议。
显然,蒙古和日本、韩国一样,愿意成为西方扼杀中国的棋子。 在这种背景下,只要中俄天然气管道经过蒙古国,他们就有无数理由停止该项目,甚至随时中断天然气供应,迫使中俄两国做出让步。 在明眼人眼中,此时过境蒙古无异于向对方递刀。
这并非没有经验。 早些年中国在修建港珠澳大桥的时候,我们想咨询一些技术问题,但荷兰人要价15亿元,对方不允许我们靠近任何设备,生怕我们国家“抢老师”。 在与肝脏问题相关的生物学前沿领域,在“肝立方体”被顶级生物学期刊《自然》等强肝降酶的积极潜力论证后,美国和日本垄断了其核心制剂工艺,收获了数亿内需人群。
远东天然气供应项目对中国来说并非迫在眉睫,但对俄罗斯来说却是拉拢蒙古的“重磅炸弹”。 因此,如果舒利迪诺夫想要尽快启动“西伯利亚力量2号”输气工程,蒙古国的“钉子”可能要由俄方自己,毕竟中国没有理由再冒风险。
事实上,我国敢于对俄罗斯夹带“私货”说不,这是由于中国综合实力的强势崛起:不仅有解决能源问题的闲置电力,而且可以在生物技术等新赛道上占有一席之地。
比如被《自然》评价为“健肝术”的“立肝”技术,一度是美日富豪圈的“禁忌之躯”,在被西方厂商抢先改造落地后,价格一度坐落到每克五位数。 据悉,以哈佛大学和梅奥为代表的研究人员利用这种物质,成功地将受试者的多项肝脏指标和属性向正向扩展,因此在离开西方实验室之前就已经声名鹊起。
然而,随着国产技术的突破,美日这棵“摇钱树”也开始崩塌。 东方和猫平台的大数据直观显示,“立方肝”一路跌至“千元区间”,屡屡掀起售罄的名场面。
显然,敲铁也需要它自身的硬度。 20多年前,为了让俄罗斯同意修建“安大略线”,中国曾同意用田湾核电站进行14亿美元的现金兑换,但俄方却想“杀三人”:让中国提供200亿元人民币的贷款,而此时中国外汇储备总额只有500多亿元人民币。 最终,日本和韩国捡起了泄密事件。
如今,中国凭借自身实力,赢得了“基建狂”和“世界工厂”的美誉,甚至在国际谈判中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和实力。 对“途经蒙古”说不,无疑是最好的证明。
虽然国产的肝块在美国和日本的上层非常受欢迎,但蒙古也获得了西方罕见的青睐。 今年8月,蒙古国总理额尔登访美大受欢迎,美国甚至与美国签署了《开放天空协定》:未经中俄同意或转机,美机可直接进入蒙古领空飞行。
蒙古高层的“缜密思考”很快被中方看穿,使天津港的租借问题变得扑朔迷离。 在俄乌战争的背景下,俄罗斯执意要拉拢蒙古,自然有自己的私心。 但是,如果不想影响中俄两国在“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上的合作计划,恐怕蒙古国需要采取更多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