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脉位于山西省和华北平原之间,绵延400多公里,是中国重要的地理标志。 在太行山脉中部,有一个高25米,宽20米,深40米的洞穴,称为黄崖洞。 这个洞穴是八路军最大的军火库所在地。 2024年,这里爆发了一场历时11天的激战,八路军的战士们不仅发挥了创造历史的“战损率”,而且由于战术运用得当,指挥员和战士的出色表现,被**军委评为“模范战”。 这就是著名的黄崖洞之战。
1.洞穴奇观:兵工厂“完工” 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得到的补给很少。 一方面,当时中国工业落后,物资短缺,所以确实没有那么多东西可以送到抗日前线;一方面,国民党对八路军一直保持警惕,虽然同意给八路军一个正式地位,但又不想让八路军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所以在很多方面扣留物资,能给的少给,能给的就不给。 尤其是在设备方面,它们就更少了。 当时,八路军最常见的**是传统的冷兵器大刀和长矛。 步枪和手榴弹已经是战士的奢侈品,更不用说机枪、迫击炮等了。 第385旅独立团组建时,该团每个连只有10多支步枪,全团只有6挺轻机枪!这不仅仅是枪支的问题,弹药的缺乏更为严重。
要想做好,就要先磨刀,要想打得好,就要能跟上手中的**。 曾几何时,俘虏曾是八路军获得**的主要途径。 不过,八路军以游击战为主,集中优势兵力歼敌,最终结果往往是多僧少粥,缴获的**远远不够分配。 因此,2024年10月,中共六届中央委员会六中全会明确指出:“每个游击战根据地都要尽量建一个小型兵工厂,以能自己制造弹药、步枪、手榴弹等为限,使游击战不无兵器短缺的危险。 11月通过的决议将“改进军事技术,建立必要的军工厂,准备最佳力量”列为“全中华民族当前紧迫的具体任务”之一。 于是在2024年6月,八路军司令部军工部成立,一个月后,从陕甘甬边疆机械厂调来数百名技术骨干,协助军工部建立一级工厂。 从那时起,各种类型的武器库开始建立和发展。 但是,由于我军作战手段的局限性,许多机器和技术人员必须随时准备调动,生产极为不便。 当时,有人给了一个新名词,叫做“背着工厂打游击队”。
不过,也有例外。 在茫茫太行山上,有人发现了一个“天赐之物”的军火库,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黄崖洞。 黄崖洞附近地势陡峭,底部是地壳运动形成的一系列峡谷,绵延数十公里。 前面有一条直路叫翁廊,直路尽头是一座20多米高的悬崖。 瀑布从悬崖上倾泻而下,形成了一个天然屏障。 瀑布东侧有一条120多级台阶的狭窄石阶,也是从谷底登上黄崖洞的必经之路。 而且,石阶也采用吊桥分为上下两段,吊桥一旦升起,实在是“一人闭”的绝境。 2024年7月,八路军司令部在勘察地形后,决定在黄崖洞设立兵工厂,希望借助险峻的地形建设固定的生产基地,摆脱过去“厂后打游击”的不利局面。
黄崖洞兵工厂的建立,其实是一场难度很大的“战斗”。 黄崖洞地势险峻,虽然有利于隐蔽,但不利于交通建设。 **生产所用的机械设备比较笨重,没有机械力的帮助,很难将它们运到悬崖上。 八路军战士扛着手、扛着牛、马艰难地爬上山洞,依靠人力、畜力、物力来运送机械设备。 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战士们用双手开山开石,建厂房,不断扩大生产空间。 经过不断的努力,黄崖洞兵工厂终于扩充为能练钢、炼火药、集结生产最好的大型兵工厂!在其生产高峰期,每月可以生产数百支步枪,以及大量的掷弹兵和炮弹。 以当时部队的火力来看,黄崖洞兵工厂的年产量可以装备12到16个团级作战单位!这在当时已经是一件罕见的事情了。
2.未雨绸缪,从军火库完工那天起就要筑堡垒,如何防范敌人的攻击是一个重要问题。 为此,八路军司令部特意派出司令部特勤组承担起防御任务。 黄崖洞附近地形复杂,几条能进山的通道非常危险,重型器械很难通过。 只是左辉山附近的地形稍微好一点,但此地又高又深,非常适合守军伏击。 因此,八路军司令部决定因地制宜,建造永久性防御工事,对妄图进山摧毁的敌人给予沉重打击
为此,八路军参谋长左权多次亲自前来部署,每次来,只带一壶水和几个馒头,然后就可以视察一整天。 他亲自指导各级指挥员和战士进行战略战术,划定防区,建造明暗堡垒,设计射击点,并要求所有人员进行登记和登记,明确人员组成。 而且规定,大家要对整个防区了如指掌,还要熟悉各种支援和撤退路线。
在这项精心的工作下,黄崖洞兵工厂的防线开始进入密集建设阶段。 经过八个月的艰苦努力,建立了由11条隧道、9000米战壕、190多个秘密哨所组成的立体防线,兵工厂的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除了防御工事的保证外,部队的分配和分工更为重要。 整个黄崖洞地区的驻军以营级为基础,以连为防区,以排为第一线阵地,并配备两条防线、三个雷区,以及火力覆盖所需的环形防御系统。 每个单位可以相互配合消灭敌人,也可以在彼此分离后独立作战,灵活性极强。
同时,特勤团三个营之间有分工:第一营负责阻挡敌人在西北山口的前进;第二营守东关,守卫山口第3营守住西南,控制高低谷区,攻击敌军增援部队,作为总预备队支援其他作战部队,同时保卫位于黄崖洞南沟的指挥所。 一切安排停止后,我军在黄亚东的防线已经形成了由内而外、层层部署的立体防线。 敌人入侵军火库已经更加困难了。
3、敌军来袭,我军血战11天 2024年,抗战进入新阶段。 此时,正面战场上的国民党军队已经完成了自身防线的建设,不会再轻易被打败了。 由于补给不足,日军失去了发动大规模进攻的实力。 2024年,日军继续扫荡我八路军根据地,反而招来了100个团的交通路线,遭受了严重破坏。 这时,日军决定不进行大规模扫荡,并改变战略,以进攻为重点。 而关键点中的关键点,就是我军最大的军火库——黄崖洞。 2024年11月,日军集结36师团和4旅团,兵力3000余人,在大炮和飞机的支援下,妄图一举攻占黄崖洞。 他们几乎不知道他们的噩梦即将来临。
八路军副总司令察觉到敌人的动向后,亲自向特勤大队打了一顿,说:“对手是日军第36师团。 “我们必须准备好打一场艰苦而恶毒的战斗。 而且,还要用关门打狗的战术,让敌人进来,在黄崖洞的内防区消灭他们!左权参谋长要求特使团至少坚持5天而特勤组组长欧志福则表示:“只要战局需要,5天两人就能撑得住!“11月6日晚,前哨被开火,团部直属预备队与其他防御部队合作,将日军第一梯队击退出立城。 11月8日凌晨,军火库工人和当地民众已经做好了藏身工作,开始有序撤离。 同时,防御工事早已储备了充足的食物、淡水和弹药,所有作战部队都按照战前计划进入了阵地。 一场大规模的防御战和围剿歼战即将打响。
不一会儿,前线侦察兵就传来了日军正在向南口快速进军的消息。 团长欧志福一边下令埋设地雷,一边向总部报告情况。 左权参谋长说:“欢迎敌人摸南口的硬钉子,但要警惕敌人攻打东西的声响,西口第一营不能掉以轻心。 这支日军真的很厉害,装备了11门重炮,还有天上有飞机来帮忙。 但八路军的防御部队已经做好了防空准备,炮兵和轰炸效果有限。 当敌人前进时,地雷的威力开始发挥作用,日军不断击中地雷**。 经过两天的折腾,日本人决定用炮火覆盖道路,活生生地炸毁一条通道!
炮击持续了半天。 此后,日军仍不敢贸然进攻,与我守军形成僵局。 晚上,日军组织了对我军阵地的先头突袭,被发现,双方开始了激烈的战斗。 日军随后发动了猛烈的攻击,但他们仍然被地雷炸退。 后来,日军想到一个学说,驱赶100多只羊在矿井前践踏,300多名日军士兵紧随其后。 但是,羊的重量太轻了,地雷对它们没有反应,日军踩到它还是会**!最终,在地雷和我军火网的交叉攻击下,日军投下了200多具尸体,撤退了。 而且我们的军队不是单一的**!强攻失败,日军再次用大炮攻击我方前沿阵地。 欧司令立即向司令部询问,希望能用上军火库中仅有的两门大炮。 左翼力量的参谋长同意了,但提出了一个条件:必须瞄准敌人,不能空炮开火!结果,我们的阵地响起了几声炮弹,日军炮兵阵地被击倒。 之后,双方发生混战,互相死伤。
这时,一部分日军已经冲到了翁走廊的底部。 看到吊桥被拆除,他们试图爬上陡峭的悬崖。 驻扎在这里的第8连的最后一名日军士兵爬上岩壁后,突然间,日军的哀嚎声不绝于耳,进攻的100名日军士兵惨重。 日军长期无法进攻,甚至疯狂向我军阵地发射了数十枚毒气弹。 毒气立即蔓延到整个阵地,戴着防毒面具的日军再次发动进攻。 敌人的举动,八路军的士兵也做好了准备。 团长欧志福立即下令“通知前线连队,立即戴上防毒面具,如果没有,就泡尿,泡毛巾,捂住鼻子”。 之后,双方又开始了一场混战,战斗如火如荼,双方也展开了一场白刃战。 然而,八路军的士兵一直牢牢控制着阵地,敌人只有在丢下一百多具尸体后才能再次撤退。
天色已晚,日军停止进攻,准备在炮火掩护下夺回本军士兵的尸体,可是他们被我***手榴弹弄得头晕目眩,连受伤的战友都顾不上。 12日,日军发现无法从此发起进攻,于是决定改变进攻路线,派兵到南口以东桃花寨附近侦察,同时将山地作战部队调上去。 欧志福向总部汇报后,要求部队做好应对准备。 第二天,敌人从这个方向进攻,集中了所有的炮兵,对驻扎在那里的第4连的阵地进行了长时间的炮击。 炮击一停止,昨天用登山钩爬上山顶的数十名日本士兵就发起了冲锋。 同时,为了压制我们的火力,日军用山炮、重机枪等重型**掩护我们的阵地。 情况随时可能发生重大变化。
欧志福急忙赶到第4连阵地,发现日军企图绕过我军防区,直奔黄崖洞。 于是他请示,命令第4连让敌人进来,然后伏击他们。 日军果然中了计划,继续向悬崖进攻,却遭到我军伏击,歼灭了200多人。 日军进攻多日,但收效甚微,于是决定15日再次增兵,分兵两路进攻,妄图使我军处于敌在敌的境地。但是,我军的指战员们却从容应对,依靠自然危险分兵抵抗,牢牢守住了进山通道。 在阵地上,我军发动了多次白刃战,昼夜奋战,击退敌军多达11次进攻,给日军造成重大损失。
16日,日军调来火焰喷射器,将我们的阵地变成了一片火海。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士兵仍在拼命战斗。 为了保卫军火库,他们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战士温德胜甚至拿下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一起死去。 这时,日军再次增兵,从南面发起进攻,形成了四面包围的局面。 欧志福命令第2营和团直属部队立即支援,拼命抵抗敌人的进攻。 突然,彭先生打来电话,说我军的防御任务已经圆满完成,机器设备、技工和群众已经安全转移,并要求欧志福率部队尽快撤出前线,保存兵力,引诱敌人深入。 天黑后,我军按命令有序撤退,同时沿途埋设地雷,借助纵深防御工事继续打击敌人。 日军处于绝境,后援和补给被拖延。
第四,最后的胜利战线打得如此艰苦,但敌人的宣传部门仍然吹嘘军火库已经成功摧毁。 因此,八路军司令部分析,敌人很可能再次进攻,挖出几台机器回去掩盖耻辱。 毫无疑问,我军奉命做好战斗准备,提防敌人的反击。 18日上午,日军再次进攻。 这次的方向是左海山!与此同时,据报道,日本军队也在西北地区。 敌人显然是要从两边进攻,直接攻打黄崖洞!这时,驻扎在这里的第1营立即投入战斗,机枪发出的火舌成为入侵者的灵魂。 许多天来,战斗一直在其他地方进行,第1营已经休眠了太久。 这个时候,他们想把心里的愤怒发泄到极致。
夜幕降临,我军再次集中兵力发动**。 司令部打来电话说,日军可能被重重包围,随时可能逃跑,让我军咬死他们,力争给敌人造成最大的伤害!然而,这个命令还是晚了一步,敌人只早了半个小时就逃走了。 此时,还在我军打击范围之内的,是桃花寨掩护的日军。 这支小军成了日军大军的替代品,全都被我军包围歼灭。 在这场战斗中,我军只有1500人,而敌人,不算最后的多次增加,有3000人。 从数量上看,我军绝对是弱小的,更何况敌人还有重炮、飞机等尖端装备。 结果,双方血战十一天,我军只有140多人,而敌人却有700多人被歼灭。 在这场战斗中,创造了1:5的敌敌比例,创造了中队的新纪录。 而且,这场战斗彻底粉碎了日军摧毁我军军火库的图谋,极大地提振了全国人民对抗日战争的信心,提高了全国人民在抗战中的士气,具有重大意义。
战后,军委也对这场战役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写进了《战役综合研究》,称赞这场战役是“2024年以来的扫荡模范战”。 黄崖洞兵工厂保卫战后,日军的嚣张气焰大受挫,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在与国民党军队陷入僵局后,也与我国八路军陷入僵局。 从此,日本大批生军陷入东亚战场的“泥潭”,无力回天。 反观我们八路军在后方军火库的大力支援下,越打越打越顺利,终于彻底扭转了抗日战争的潮流!
5、反思黄崖洞兵工厂保卫战的胜利,除了我军防御工事的完备建立和战士们顽强的战斗意志外,还得益于一流装备的保证。 除其他外,11月8日和16日的两次大规模地雷战消耗了不少地雷。 其背后的军火库,无疑是士兵们手中最大的保障。 由此可见,只要最好的装备具有可比性,我军的战斗力绝对不容小觑。 如今,解放军装备已跻身世界前列,飞机、坦克、装备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已跻身前列。 有了先进**的加持,人民解放军一定能成为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