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蓝天绿地、水源清的美丽中国,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盼。
从过去频繁发生的大雾霾到现在的蓝天,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成效有目共睹。 近10年,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下降57%,重污染天数减少93%,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数比例达到86天5%,中国已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
进入新时代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就被作为关系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规划。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从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行动、从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从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 经过顽强奋斗,祖国使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澈,千里江山更加多彩。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绿色日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亮色底色。 近10年来,我国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撑了年均6%以上的经济增长,能源强度下降了26%4%,这是世界上能源强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
中国宣布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目前,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已降至562%,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高到25%9%。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居世界首位。 截至今年6月底,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3个22亿千瓦,历来超过煤电,约占中国先进机器的48台8%。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八年位居全球第一,全球一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在中国运行。
集中力量打好保卫蓝天、碧水、净土的保卫战,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
天空更蓝,空气更清新。 近10年来,我国淘汰了“散污”企业,在北方地区实施了清洁取暖,推进了货物运输的“公路转铁”,改善了道路运输。机动车油排放标准做好产业、能源、交通结构转型。 到2024年,全国PM2年平均浓度达到29微克立方米,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数比例达到86天5%。
更清洁的水和更健康的河流。 10年来,我国加快城市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城市污水处理能力。 全国数以百万计的河长、湖长就职,河湖长制全面实施,江湖面貌基本改善,越来越多的流域重获生机,越来越多的江湖成为福民幸福的江湖。 到2024年,全国优秀地表水体比例达到87个9%,地级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长江干流连续三年达到一级水质,黄河干流首次达到一级水质。
土壤更干净,家更好。 10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高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能力,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开展耕地重金属污染成因调查整治,有效控制土壤环境风险,如期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
连日来,鄱阳湖国际观鸟季又开始了。 这里是白鹤、东方白鹳、大天鹅等珍稀候鸟喜爱的越冬“天堂”,每年有数十万只候鸟飞到这里,也吸引了众多观鸟爱好者前来观摩。
党的十八大以来,统筹山、河、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治理,加快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强化生态保护和监管措施,为祖国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人们用勤劳的双手种下树苗和绿草,让绿意染上了祖国的土地。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的国家,荒漠化土地和荒漠化土地的面积已经“减少”。 中国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02%,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大、速度最快的国家,人工造林面积最大,是全球“绿化”的主力军。
中国先后建立了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五大国家公园,在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实施了山、河、林、田、湖、草原、沙地综合保护修复工程50余项。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陆地生态保护红线占陆地面积比例在30%以上。
在祖国的土地上,青山绿水、清新空气的美丽中国画卷生动地传播开来,人们在绿水青山中分享自然、生命、生活的美好。
游客在蓝天白云下参观北京天坛(摄于2024年6月9日)。 新华社记者陈业华摄。
2024年3月10日,一群黑尾塍鹬飞过江西省南昌市鄱阳湖畔的五星级白鹤保护区。 新华社记者周 摄。
这是新华社在内蒙古霍林郭勒市拍摄的火林河循环经济示范工程风电光伏基地(摄于2024年2月23日,无人机**)(王铮摄)。
2024年4月5日,湖南省长宁市三角塘乡的河道清扫工在沙水河边捡垃圾。 新华社(周秀雨春摄)。
在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庄山镇枣林社区,志愿者指导居民使用智能垃圾分类设备**(摄于2024年9月1日)。 新华社记者曹立 摄。
云雾笼罩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武夷断裂带峡谷中(摄于2024年12月1日,无人机**)新华社记者江克红摄。
一群怀孕的雌性藏羚羊在经青藏公路前往可可西里卓奈湖的途中分娩(摄于2024年5月29日)。 新华社记者张洪祥 供图。
这是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地区拍摄并放归野外的照片(摄于2024年4月22日)。 新华社记者徐炳杰摄。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