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各国交往日益密切的背景下,共同打造国际合作渠道,实现互利效应最大化,无疑成为许多国家制定对外战略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在此背景下,近日来自俄罗斯的一则重大消息值得我们高度关注——中俄共建的陆粮新走廊终于顺利投入使用,标志着中俄大规模粮食进出口项目正式启动。
中俄共建的粮食走廊历史悠久,自规划之日起就备受关注。 在它的推动下,中俄两国政策资源的深度融合,以及紧密的经济合作,将为两国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可能性。 通过这条集交通、商业于一体的一流通道,既能充分利用两国在粮食生产加工领域的优势资源,又能大大提高粮食大规模进出口的效率和安全性同时,该路线也将有助于有针对性地满足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两国农业部门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长期以来,全球食品格局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尤其是疫情和宏观环境变化,对相关行业产生了较大影响。 在此背景下,中俄两国共建粮食走廊和大型粮食进出口项目,无疑将对全球食物链的稳定性和韧性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此举不仅符合两国发展需要,也带动周边地区和世界共同应对严峻的粮食安全问题,确保共同繁荣,从而实现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繁荣。
这个很抢眼"食物走廊"它主要依托中俄之间强大而完善的铁路和公路运输网络,其运营模式的构建是将中国大量采购的粮食装载到第一国专门定制的集装箱粮食车辆中,并借助铁路运输将粮食运往中国, 然后以相同的标准将大型商品运往俄罗斯。据俄方称,新系统具备“100%双向运输”的能力,大大提高了中俄铁路运输系统的运行效率。
数据显示,这篇文章备受关注"食物走廊"这在中俄两国历史上也史无前例"粮食陆运网络"首先,该系统可同时运载多达60万吨粮食,年周转量可达800万吨,足以容纳12吨粮食80,000 节火车车厢。 那么,是什么驱使我们建造了如此庞大的陆路交通系统呢?这源于中国从俄罗斯购买大量粮食的事实。
近日,据**报道,中俄两国再次签署了大规模粮食进出口协议。 负责这项工作的项目负责人Karen Hofsepian在接受塔斯社采访时透露,合同规定,俄罗斯将向中国出口总计高达7000万吨的谷物和豆类等粮食产品,总价高达260亿美元,并计划在未来12年内逐步完成所有交易。
然而,以上只是中俄粮食**活动的冰山一角——根据"全球食品"据该网报道,早在此前,中国和俄罗斯就已经签署了多份粮食合同。 根据公布数据的初步估计,目前中俄粮食协议总量已超过1亿吨。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俄粮食可谓是火热中的食用油,尤其是近期,呈现出日涨态势。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4年前9个月,俄罗斯对我国粮食出口量已达到惊人的350万吨,超过去年同期的220万吨,创历史新高。 展望未来,随着大规模陆粮运输网的建成,中俄粮食运输无疑将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然而,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中国为什么仍然选择从俄罗斯购买粮食?
归根结底,中国虽然也是粮食生产大国,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也是粮食进口大国。 究其原因,中国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虽然我国农业生产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势头,但我国仍然需要足够的粮食**来保证相关产业的正常运转——比如我国人民爱吃肉食,畜牧业需要大量的小麦饲料。 据相关数据显示,预计2024年我国小麦饲料需求量将从2700万吨增加到3200万吨。 此外,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之一,因此像我们这样的友好邻国购买俄罗斯粮食是很自然的。
鉴于中国人口基数庞大、经济发达,确保粮食安全一直被视为国家利益,甚至被誉为安全的核心领域之一。 然而,与人口众多的印度相比,联合国提供的数据清楚地表明,尽管该国拥有庞大的粮食生产能力,但全球饥饿指数高达291. 相比之下,巴基斯坦以 99 分的出色表现领先,在接受调查的 121 个国家中排名第 107 位。 根据这些数字,印度近四分之一的人口营养不良,超过30%的儿童患有与饥饿有关的发育迟缓,这是粮食安全不足的严重后果。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粮食很大一部分主要由美国、加拿大等老牌西方国家进口。 在当前美国积极推行遏制中国战略的背景下,中国必须大力推进食物链多元化进程,切实保障自身粮食安全。 中国此前与俄罗斯签署粮食合作协议,正是基于这一重大战略考量。
综上所述,毫无疑问,中俄之间的粮食将对双方都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俄罗斯将能够增加收入以满足国家的发展需要,中国将能够更大程度地保证自己的粮食安全。 当然,西方也有一些评论和指责,但事实上,这是他们无权干预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