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Broad Travel撰写。
10、长白山主峰看天池,有两条游览路线,我选择人少的路线,防止天池瞬间变脸。
环保大巴来到主峰换乘中心就完成了任务,游客需要排队购买前往主峰的“倒车站”。
“倒车站”是一辆白色的小巴,统一款式11人,连司机都像是“千人”,他们穿着应该标有长白山旅游有限公司标志的灰白色工作服,几乎都是40到50岁的年龄段,几乎每个人都是平头,戴着墨镜。 一排排的“倒车车”挤满了整个停机坪,从车上连续张贴的数字来看,大约有100辆或几十辆,看起来装备精良,威风凛凛。
从主峰换乘中心到天池主峰,走旅游路10路2公里。 据司机介绍,乘坐景区大巴上下的规定时间为17分钟,时速为36公里,据说是安全速度,也方便近200辆车出行调度。
从主峰换乘中心乘坐小巴的气氛紧张而愉快。 除司机外,每辆小巴最多可容纳10名乘客。 当它满员时,很容易计算游客。 通往长白山主峰的路上有很多陡峭的斜坡和弯道,一开始走得很远很紧张。 但司机很健谈幽默,一上车就说:“安全驾驶我负责,大家负责摇摆、玩得开心、看车里的风景。 “车内的紧张局势立即得到解决。 车上的一些游客是老游客。 一位阿姨说:“山上有72个弯道,每个弯道都不会浪费之后,他率先随车摇晃,惹得车子哄堂大笑。
出于好奇和新鲜感,乘坐小巴上山的17分钟,感觉并不短。 除了蜿蜒陡峭的道路外,长白山主峰的另一个视觉印象是沟壑峡谷多,地表植被稀疏,很多地方甚至荒芜。 这可能与陨石坑的地质条件有关。
长白山主峰的游客中心位于主峰西北部一个相对平缓的山袋上。 附近有气象站和驻军哨所。 它给人的印象是气势磅礴和苛刻。
游客攀登长白山主峰的主要目的是看天池,不是看碧绿清澈的天池,也不是看雾雨笼罩的天池,被白雪覆盖的天池。 由于长白山主峰的快速气候变化。 如果你在主峰停留两三个小时,你经常可以看到不同的天堂池。
有两条路径可以看到天堂池。 一种叫路径,在主峰上绕天池有很长的距离,观赏天池的角度较大,路径也比较陡峭,地质条件多样。 是看天池的经典路径,所以也是游客最多的地方,而且要控制分段的人数,等待时间长。
一种叫小路,是一条方便的小路,路面地势比较平坦,滇池周边的距离也比较短,一般不排队,很多老年和残障游客会选择这条路线。
光佑来到长白山主峰后,开始在小路上排队,突然看到山顶的雾气,担心天池会“变脸”,于是他立刻不用排队就走上了小路去看天池,以便看到青翠清澈的天池。 没想到,天池又变得友善起来,云层起伏,无比清澈。
巡视完小路后,光佑平静地走到小路前排队观看。 真的不虚此行,全有收获,性价比很高,也很舒服。
十一感受长白山主峰路护栏
骑在长白山主峰上下,给游客安全的感觉。 我事先做了功课,网上没有找到任何关于长白山主峰段发生的交通事故的报道。
广友认为,除了景区的安全管理和驾驶员的素质外,沿道路外侧架设的护栏在安全保障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在下山的路上,广友特别注意这些护栏,它们又厚又可靠,完全架设在必要的路段,完全可以拦住一两辆载着11人、时速36公里的小巴。 光友沿路带了一些护栏**,有的完好如新,有的“伤痕累累”,多处变形。 这个“伤痕累累”的部分就是它们的用武之地——正是护栏使汽车免于翻车。
光友突然想到,如果让那些公交车在主峰这条路上行驶,这些护栏还能起到安全作用吗?结论是不确定的,甚至是极其可疑的!
这意味着安全栅与要保护的车辆的质量相匹配。 也就是说,护栏是有安全系数的,超过一定质量的车辆不在这个安全系数的范围内。
这深刻启发了广友对人生的理解。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社交生活中也有一条“安全护栏”,那就是你的性格和能力;而你的欲望和立场就像“车辆的质量”。 你的道德能力差,但你的欲望和地位很高,这才叫不配德行,那就危险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广友出海时,曾认识一位政府官员,光友通过一些接触与他断绝关系,虽然后来长期担任省委书记。 但德行不值,他最终被囚禁,以晚年悲惨的结局收场。
广友停职停薪后,长期担任民营企业高管。 起初,他很傲慢,他总是想谈一个理由,输赢。 后来,我经历了很多事情,我知道了“高处不冷”、“小心航行万年之船”等等。 有朋友问我,你常年在民营企业当高管,没有惹过事,你有什么秘诀?我告诉他我从中受益最多的事情之一:每天晚上睡觉前想想最有可能的危险是什么
光友有个对他很熟悉的朋友,他多次抱怨我不够支持他,其实广友知道这个老头子很难担负重任,德行和能力都处于“不太靠谱”的层面。 有一天,这家伙突然在我面前宣布自己是总经理。 我不仅不为他感到高兴,还偷偷为他捏了一把汗。 果不其然,这位老人后来负债累累,生活一团糟。
对于这个理解,我还是有些朦胧的,虽然心里明白了,但很难用生动的表达出来。 到了长白山,琢磨着长白山主峰路的护栏后,广友有些豁达:一个人要想保证自己的安全,远离危险,就必须提升自己的品格和能力,减少欲望和要求,为自己设置一个安全系数高的“护栏”!
写于2024年1月,见《白山上:探访长白山(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