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12月1日,李强总理主持召开常务会议,听取关于全面督查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报告,研究明确加快内外贸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订草案)》, 研究生物育种产业化相关工作。
会议充分肯定了推进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指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体现了企业群众的紧迫感和忧虑,体现了推进工作的堵点和难点。 要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督促有关方面逐一做好督导中发现的问题整改工作,从一个案例中抓取推论,完善相关工作。
会议指出,要优化内外贸融合发展环境,落实相关财资支持政策,共同推动内外贸高质量发展。
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订草案)》,决定将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 会议指出,要加快勘探开发储量和产量,深化国际合作,加强储备体系建设,夯实矿产资源保障基础。 要大力开展技术装备创新,推动行业绿色智能发展,增强矿产资源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
会议听取了生物育种产业化情况汇报,强调要进一步细化完善相关措施,在严格监管、严格风险控制的前提下,审慎有序推进相关工作。
加快内外贸融合发展
会议研究明确了加快内外贸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
会议指出,加快内外贸融合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具体说来:
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加快调整和完善国内相关规章制度、管理、标准等,促进内外贸标准、检验认证、监管衔接,促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准、同质量。
要围绕企业需求和市场反馈,及时优化政策,有效突破阻碍内外贸一体化的关键阻拦点,帮助企业顺利切换国内国际市场。
要优化内外贸融合发展环境,落实相关财资支持政策,共同推动内外贸高质量发展。
重庆市原市长黄启帆曾表示,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从过去的要素流动型开放转向稳步扩大法规、规则、标准等制度开放。 通过高水平开放,中国超大规模单一市场将成为配置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这需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具体而言,一方面要整合内外贸,实现同一条线、同标准、同担当,推动内外贸产业链融合发展,依托开放平台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 支持内外贸一站式解决方案建设。另一方面,要围绕中国对外开放长期存在的短板,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
持续优化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环境。
近年来,我国内外贸一体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调控体系不完善、综合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不够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不够畅通等问题。 不能完全满足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
中国财政科学院助理研究员、财政与国务研究中心王光表示,从直接来看,当前内外贸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相对集中在“内外贸政策待遇不一致”、“市场准入标准不一致”、 “认证认可体系不对接”和“基础设施结构布局不完善”。实质上,内外贸一体化过程中的这些问题,都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密切相关。
近年来,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2024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内外贸融合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4年,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制度、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方面的衔接更加有效, 进一步提高市场主体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要求。
随后,商务部等14部门于2024年5月发布《关于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的通知》,决定在部分地区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 2024年以来,上海、苏州等地陆续出台试点实施方案,推动内外贸一体化。
2024年5月,促进内外贸融合发展部际工作机制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要求,各成员单位要着力推进内外贸制度规则衔接,提高内外贸融合发展能力,优化内外贸融合发展环境。
王广认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为内外贸一体化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是最根本的保证。 正确处理市场与市场的关系,促进有效市场与有前途的更好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是实现的途径。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促进国内大循环全畅通,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是实现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