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厕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明和温度。 2024年以来,柯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以数字化、便捷化、人性化为导向,分批对市区公厕进行升级改造,时隔三年终于完成了城区89个公厕的升级改造,并率先完成了全市“公厕改造”市政民生实战工程。 这些智能公厕不仅成为柯桥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大大提升了柯桥市的“面貌”和品位,也给柯桥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景区与卫生间两侧融为一体,刷新柯桥的“容貌”
在瓜渚湖南岸的公园里,有一座极具设计感的“小白屋”,非常吸睛,也是柯桥新推出的“网红打卡点”。 更特别的是,这个“小白屋”其实是一个公共厕所。 11月19日,“世界厕所日”,记者来到南岸公园进行实地采访。
从远处看,“小白宫”的屋顶呈不规则的倒“W”形,在绿色的阴影下非常醒目。 白色的外墙轮廓和深色的落地玻璃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看起来“高大上”。 “以前听说南京有网红厕所,现在发现网红厕所就在我们旁边。 市民陈先生在南岸公园散步,看到这个高价值的公厕后,立即拍了一张照片,发到了朋友圈。
瓜竹湖西岸公园内的公厕为流线型弧形建筑,设有开放式水槽区,“大厅”内设有花坛和休息长凳。 公厕的墙壁用木线大量镂空,整个公厕与公园的美景融为一体。
柯桥古镇的公厕,以其古色古香的木结构灰色外墙立面,伴随着古诗句,透露出一种低调恬静的江南韵味,与侧面的柯桥古镇相得益彰方都路上的公厕黑白古朴明亮,半封闭式公厕走廊视觉通透,可以看到外围的美景,风格独特。 “过去公厕在外观上千篇一律,完全没有美感,但升级后的公厕在最初的设计中采用了'一分一策',因地制宜地设计了公厕的外观,加强了与周边景区的融合,实现了'景区厕所一体化', 让公厕真正成为柯桥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柯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容貌与环卫管理中心主任徐亮说。
人性化设计体现城市“温度”
我们带小宝宝,经常出门晒太阳晒宝宝,每次喂奶和换尿布前都是个问题,厕所里的环境不好不方便,外面太冷了,隐私得不到保证。 在万达广场东侧公厕门口,记者见到了扛着婴儿从公厕母婴室走出来的市民苗女士,她对柯桥公厕的人性化设计赞不绝口。
记者走进公厕的母婴室,看到这是一个独立的小房间。 母婴室里放了一把长椅,供妈妈在母乳喂养时使用。 此外,还有尿布桌、带安全带的婴儿座椅、洗脸盆、垃圾桶等设备。
母婴室隔壁是第三间卫生间,里面有**小便池、马桶、带把手的洗脸盆,还有儿童小便池、马桶、带把手的洗手台,既能满足行动不便人士的需求,又方便家长带异性孩子上厕所。
在瓜珠湖北岸公园内的公厕中,第三厕不仅集母婴房功能于一体,而且在公厕旁边还有一个“城关站”。 在30多平方米的空间内,不仅提供免费的开水、报纸、杂志和书籍,还备有各类手机充电插座、药盒、微波炉、冰箱、空调等设备。 “驿站里的一切都是免费使用的,游客、环卫工人、快递员兄弟、城管队员都可以进来休息,除了便捷的服务,它还集公益服务、党建宣传、应急保障等功能于一体。 徐亮介绍道。
记者了解到,市区已完成改造的89个公厕中,有条件的公厕42个独立开通了第三厕,其中6个公厕设有独立母婴室;在瓜渚湖公园、板湖公园、市内主干道的公厕旁共建了8个“城关站”,极大地方便了游客、市民和户外工作者。
智能化管理丰富城市治理“内涵”
走进柯桥古镇的公厕,一块智能显示屏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在显示屏上,男洗手间、女洗手间和第三洗手间的数据,如乘客人数、厕所的可用性、厕所的等待时间等,一目了然。走进去,厕所干净整洁,甚至还安装了空调,每个厕所前都贴着“红绿灯”如果需要卫生纸,只要脸部识别,卫生纸就会自动出来。
非常聪明,绝对OK!市民李先生竖起了大拇指,“我们用手机登录小程序'只为厕所',就能实时看到公厕的分布、距离位置、空置的厕所等信息,太方便了!”
改造后的公厕还完成了前端设备和后端系统的联网管理,真正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化服务,解决了公厕分散、管理难的缺点和难点。 通过“智慧公厕APP”,工作人员可以远程控制卫生间内的智能设备,如电动门窗的开关、灯具的控制等;还可用于公厕新增耗材、问题整改工单分发上传等,大大提高了保管维护的效率和服务能力,自系统运行以来,平均每月可完成200余个在线整改问题。
柯桥区环卫中心也对新一轮中标的公厕保洁承包企业浙江维一环保工程提出了更高的保洁要求。 目前,已有89个公厕实行“一厕一人”清洁,保洁人员穿着统一的工作服,每天通过“智慧公厕APP”实现上下班“人脸识别打卡”,逐步向“酒店式”管理靠拢。
将“智慧公厕”等数字平台融入“城市大脑”,可以推动城乡环卫治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从传统型向科技型、从平面型向立体型转变。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局将聘请城市观察员,组织城市智库,让公众参与公厕管理服务,不断助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