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晶炉运行中。 本报记者蔡功佳、本报记者王静供图。
11月30日,天刚蒙蒙亮,一辆载着多晶硅原料的卡车缓缓驶出位于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甘河工业园的亚洲硅业甘河工厂,目的地不是省外,而是几公里内的青海高晶太阳能科技
目前,公司一、二期2200台单晶炉已全部投入使用,实现年产30GW单晶棒。 当然,在此期间原材料必须充足**。 为此,我们与位于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亚洲硅业、力豪等当地原材料生产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青海高景太阳能常务副总经理季晓云说。
就产业集群发展而言,企业之间原材料的就近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而且区域和园区产业链的循环供应也是企业“共暖”、壮大“朋友圈”的最佳解决方案。
青海高泾的中午,办公区人头攒动,键盘敲击、鼠标咔哒声交织在一起,全玻璃会议室的参会人员紧张地讨论着,会议室的白板上来回切换着生产目标和产线工艺改进方案。
走进高泾67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单晶硅棒生产车间内,机器的轰鸣声响彻整个车间,2200台高高竖立的单晶炉马不停蹄地运转着,身着白色制服的工人穿梭其中。
上午,亚洲硅业刚刚发来的多晶硅被装入n型给料机,由设备输送到单晶炉等待炉。
高晶太阳能第一车间主管马建宇指着面前的喂料桶说:“这桶石英喂料桶装着100kg原料。 ”
生产助理衣架沈绵梅拿着白毛巾仔细擦拭石英管,“挂料关键是检查圆柱体是否破损,确保生产安全,二是清理石英管表面杂质,以免影响拉晶和硅棒的质量。 不等谈话结束,沈绵梅就急忙前往下一个单晶炉进行吊挂作业。
看着石英圆柱体慢慢上升到完全进入,单晶炉开始运行。 爬上炉子旁边的黄色梯子,微微前倾,透过微红色的小窗户看到炉子里熔化的硅。
谁也想不到,多晶硅从亚洲的生产线下线,进入青海高泾单晶炉,用不到一天的时间,与当地企业的合作,生产效率将翻倍。
来到机加工部时,操作人员贾洪龙站在4号切割机上操作,他的工作是“切割硅棒”,看到6根细金刚石线同时切割单晶硅棒。 贾洪龙说:“公司自建厂以来就一直满负荷运转,我每天要切割60到70根单晶硅棒。 ”
目前,青海高晶在技术、质量、规模等方面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为此,公司生产的210mm大尺寸单晶硅棒和硅片在全国光伏市场一直供不应求。 青海高泾作为首家入驻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的单晶硅棒生产企业,吸引并带动了一批优质光伏配件企业入驻园区,对青海省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和建设两千万千瓦级产业基地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季晓云表示:“截至今年11月,公司在满负荷产能的情况下,有望贡献100亿元以上。 我们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升级,以光伏硅片领域全球标杆企业的理念,不断加强与西宁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实现'青海制造,青海用'的目标。
清晨,随着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海滩上红日冉冉升起,一块块光伏板又开始了一天的“劳动”,从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光伏配件生产线到海南州的光伏发电基地从高品质下线的单晶硅棒,到光伏板吸能,正是在青海高晶等光伏配件企业的通力合作下,“光景”才成为现实。
青海**》2024年12月12日第7版:综合新闻)。
声明:以上内容均为青海**原创稿件,严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