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有两大支柱,一是自然科学,二是社会科学。 如果坚持分工重中矩,恐怕社会科学会成为主流,因为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社会治理、机制选择等对人类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这是题外话。
由于社会科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社会科学也需要不断发展,因此社会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按照传统的分类,高校一般分为文科和工科两大类,因此形成了传统的文科和工科院校。 传统文理学院有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中文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 那么现在发生了什么?这可以回顾一下近13年来,各大高校都承担了国家级社科重大项目。
国家社科**是资助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渠道,它与国家自然科学**于2024年同时成立,并形成了相应的关系,可见国家对其的重视。
社会科学下设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党史与党的建设、哲学、理论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中国史、考古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人口学、统计学、体育、管理学等6大类,科研项目分为重大课题、年度课题、专项课题、 后期资助项目、西方项目、中国学术对外翻译项目。由此可见,重大项目最引人注目,也最能体现高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实力。
2024年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名单已经公布。 据分析,共选题317个课题,涵盖23个学科领域,共批准单位143个,其中高校120个。
从公示结果来看,2024年全国社科重大项目数量最多的10所高校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各14项,南京大学12项,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各9项,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各8项,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中大各7项。 总共有11所学校。
那么,这11所大学的社会科学研究能力最强,能说得最强吗?恐怕不是。 一年的科研项目数量相当于汽车在路上的瞬时速度,而不是一段距离的平均速度,看一个点,而不是一个过程。 观察高校的社会科学研究能力,需要延长观察期,如五年、八年、十年。
自2024年以来,部分机构对高校批准的国家重大社科项目数据进行了统计。 13年获批的重大项目数量,彰显了高校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实力。
中国人民大学无与伦比,在实力雄厚的社会科学大学中排名第一。 13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共获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53项,与第二名形成重大一步,表明人民大学作为第一所文理院的地位不可动摇。
复旦武汉大学进入前三名,北京大学排名第四。 在人们的印象中,北京大学综合实力排名第一,文科排名第二。 但从13年期间获批的重大社会科学项目来看,在高校中排名第四,低于复旦大学的125项、武汉大学的115项,仅比北京师范大学的104项多4项,可以说与北京师范大学持平。
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崛起,南大中大南开保持优势。 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都是传统的强校工科院校,前者借助合并,后者借助资源的力量,近年来文科实力迅速崛起,成为一所实力雄厚的文理学院。 在过去的13年里,浙江大学共获批重大项目92项,仅比传统文科强国南京大学少6项。 清华大学已获批88项重大项目,比传统文科强国中山大学多2项。 南开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进入前10名,分别有83项和82项重大项目获批。
吉大山大川楼被上海交通大学超越。 作为传统强势文理学院,吉大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被上海交通大学超越,这应该是资源优势的结果,毕竟这些大学拥有的资源远不如上海交通大学。 近13年来,这些高校立项重大社会科学项目数量为73项,其中山东大学66项,四川大学55项,厦门大学55项,吉林大学53项。 共有16所高校获批超过53个重大项目,与21个重大项目之间的距离也非常大。 可以看出,这些学校仍然保持着强势文理学院的地位。
在传统的文理学院中,兰州大学确实走下坡路了。13年来,兰州大学共获批社会科学重大项目22项,湖南大学不到32项,习交通大学不到28项,华中科技大学不到27项,民民大学24项,中南大学23项,仅比天津大学多1项。 这与多年前兰州大学骨干人才被东部高校掏空的事实密切相关,但也可以看出兰州大学稳住了阵地。
网友们,从13年期间国家社科重大项目获批数量来看,我们确实可以窥见高校社会科学的研究实力,这对报考研究生有参考价值,但高考志愿者的参考价值要低很多,毕竟, 科研实力不等于教学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不知道大家对此有何看法,欢迎留言分享。
本文为百家《生活镜头》原创及首发,不允许随身携带;此帐户未设置同名帐户或其他**中的其他帐户;文中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对,请联系删除)。
参考文章(您可以在此号码的主页上搜索阅读):
几所著名工科院校的C期刊数量远远超过著名文理院校:是工科和文科之王的结合。
缩小文科的规模是“文科无用的理论”:它说了什么?
中国经济学教材主编25位:全国人大6位,《中南财政法》使两财一贸黯然失色。
文科A类学科:一级学科27个,A类257个,分布在84所学校。
文科实力:清华大学强于武汉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强于中山、南开大学、山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