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 2024年12月15日习 心脏的跳动是生命的象征。
曾几何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都是外科医生无法触及的禁区,也是《柳叶刀》征服的最后一个器官。 如今,医学已经从容地解决了大部分心脏问题,但心脏相关疾病仍然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肌梗死”)急性、复杂、多变,病死率高,是心血管“头号杀手”。 发病时,胸闷常伴有心绞痛,还可能出现心悸、呼吸急促等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急性心肌梗死不仅仅是一种“老年人的疾病”,其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 “血管阻塞后,心肌在大约30分钟内开始死亡,并在大约6到8小时内完全坏死,在此期间,阻塞的血管越早打开,心肌存活的就越多。 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陈晓林建议,如果出现胸闷、胸痛,一定要尽快就医。
心脏介入技术是诊断和治疗心脏病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方法,越来越多的心血管疾病可以避免“开胸锯骨”,可以通过微创介入技术来实现。
用死亡“拉到极限”,用介入手术挽救生命
13年前,当心脏介入技术方兴未艾时,陈小林遇到了一位“高不可攀”的左主干闭塞患者。 一名患者在等待门诊治疗期间出现胸闷不适,突然失去知觉,全身抽搐。
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陈晓林一边向家属了解病史,一边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出于专业敏感度,陈晓林判断患者患有急性心肌梗死。 因此,立即启动了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绿色通道,并对患者进行了紧急介入手术。
手术过程中,陈晓林发现患者左侧主干被阻塞。
左主血管向心脏供血2 3 **,一旦血流严重受阻,绝大多数患者在到达医院之前就死亡,只有不到 1 名患者能活着到达医院因此,左主干急性闭塞在介入心脏从业者中很少见。
活着到达医院的患者心源性休克发生率高达77 8,死亡率极高,准确判断和快速有效的抢救是成功的关键。
在持续心肺复苏、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等抗心源性休克措施的支持下,陈晓琳迅速为患者打开了闭塞的左侧主动脉。 从开始失去知觉到闭塞血管打开仅用了36分钟,血液成功灌入闭塞血管。
1周后,患者出院。 听到自己心跳的节奏,陈小林的心中涌起了难以形容的满足感,这也成为他事业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
与心脏手术开胸不同,心脏介入手术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新型诊疗方式,进展也非常迅速,介于内科和外科之间,是一种侵入性诊疗方法。
我们的心内科相当于半手术,归根结底,介入诊疗技术是心脏病专家最重要的工具。 陈晓林说。 从长远来看,随着介入技术和介入器械的不断完善,介入介入的适应症将不断扩大,从单纯的病变到高危、复杂的病变。
胸痛中心通过省级认证,最快30分钟即可打开血管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患者越来越多,胸痛是大多数心血管急症的主要症状。 陈晓林说。
这些疾病起病迅速,变化迅速,如果不及时正确治疗,预后极差。 如果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2小时内服用正确的**,则死亡率仅为1。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准确的判断并实施正确的**,是挽救急性心肌梗死生命的关键。 胸痛中心的成立,就是为了让“心”挂在一线的患者得到最快、最准确的**,为胸痛患者搭建一条高效畅通的“救心”高速公路。
今年3月,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医院胸痛中心顺利通过广东省胸痛中心认证。 这意味着南科大医院胸痛中心在硬件设施、综合能力、胸痛疾病综合治疗平台建设等方面均达到省级标准规范,能够更及时、规范地治疗胸痛患者。
作为南科大医院胸痛中心的医务主任,只要患者病情需要,陈晓琳24小时随叫随到。
一名68岁的男性患者在乘坐地铁时突然晕倒,120救护车到达现场后,紧急心电图显示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救护人员立即将患者心电图上传至南科大医院胸痛中心工作组,介入心脏病专家提前介入,掌握患者入院前的基本情况,陈晓琳迅速诊断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休克。
胸痛中心立即启动绿色通道进行治疗,导尿室在5分钟内就准备好了。 在临时起搏器的保护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右冠状动脉急性血栓闭塞,并成功植入支架。 患者术后第2天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第5天出院。
南科大医院胸痛中心“工作组”包括心内科、急诊科、重症监护医学科等多个“群友”,与多家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共同构建区域协同治疗网络,充分利用医疗互联网技术和胸痛绿色通道建设,使患者信息网络实时传输,实现院前急救和院内抢救。
胸痛中心的成立,改变了以往针对胸痛患者的医疗模式。 “目前,胸痛患者入院手术台90分钟内基本得到控制,平均时间为60分钟,阻塞的血管最早可在手术台上30分钟打开。 陈晓林介绍道。
“铅大衣再重,也不如肩上的责任重”。
自2024年1月加入南方科技大学医院以来,陈晓琳从零开始成立心脏介入医学科,开展心脏介入诊疗技术,快速提升了心血管急危重症疾病的治疗水平。 近四年来,平均每月治疗约6 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成功率达到99 2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4年来,带领团队完成了1500多例各类心血管疾病介入手术,成功率达99 68。
我不小心选择了医学,但一旦我选择了,我就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来对待它。 对于陈晓琳来说,选医就是“一辈子选择一件事,而不是为了繁荣和聪明才智”。
心脏介入手术相比传统手术具有多种优势,患者易接受,损伤小,恢复快,几乎是苦涩的,“首先,这是一种微创手术,患者创伤小,术后无需卧床,减轻了疼痛;无需完全麻醉,手术并发症大大减少;费用也相应低于心脏搭桥手术。 “对患者有益的背后是不知名医生的贡献。
操作过程中,必须穿厚重的铅衣、铅巾等。 每天穿着30多斤的铅衣,在手术台前站上几个小时,一天“吃掉”的辐射相当于拍了数万张胸部X光片。
如果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成功,可以在一小时内完成,而在复杂的情况下,可能需要两个小时,除了疲倦出汗、腰酸腿痛外,还要承受免疫力下降和患癌症风险增加的损害。
生命只有一次,当病人的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时,无论铅衣多么沉重,他肩上也没有沉重的责任。 陈晓林表示,介入心脏病专家危险性很大,心理压力很大,但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坚持和热爱。
名医介绍
陈晓林,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2024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获内科(心血管疾病)博士学位,2024年至2024年在中山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曾获“岭南名医”、“粤南好医生”等荣誉称号,并被授予市级“优秀中青年专家和拔尖人才”和“名医工作室”等称号。 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市级科研项目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项目2项,重大军事科技攻关项目1项。 撰写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论文2篇。 获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市级一等奖1项,市级二等奖2项,市级三等奖4项。
专业擅长:
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诊治,包括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外周血管(动静脉狭窄、闭塞、血栓形成)、起搏器植入(单元双腔起搏器、CRT D)和肺动脉(狭窄、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