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谈文化
在此期间,自由市场完全封闭,没有食物来满足饥饿和补充能量。 计划**的糖开始用古巴红糖代替白糖,很快就被切断了。 所谓的伊拉克枣子也被用来代替糖。 这个日期是传染性肝炎的载体,肝炎疫情如火如荼。 我和二姐都被感染并住院**。 由于缺乏营养,浮肿成为常态。 妈妈和老战友们有时会聚在一起,都在比较这个浮肿的坑有多深多大。 我们几乎所有人都在与饥饿作斗争。 到2024年,饥荒的考验变得更加严峻。 饥荒蔓延,农村人均粮食配给每年不足200斤,“饿、病、逃、饥、死”现象严重出现。
2024年,该机构的食堂对公众非常不满,被迫从强制占领改为自由占领。 家家户户终于有一点吃“小炉子”的自由了。 大院里所有的角落地块都种满了蔬菜和南瓜;家家户户养鸡,在阳台上下蛋;花生壳经过干燥研磨成粉末,被称为“植物营养源”。水生植物经干燥粉碎,素称“青淀粉”;即使在老鼠被困住后,它也会被剥皮和干燥,变得稀有。 小学生一放学,就聚在一起找点吃的。 用铅笔盒当锅抓蚱蜢、抓小虾、蘸“知道”、钓青蛙、挖鳗鱼、猎麻雀、捕鸟、摘刺槐花、挖鸟蛋、熏蜂箱。 那真的是渡海的八位仙人,各显所特。 每个家庭都在竭尽全力不饿死。
2024年,军用燃料短缺,全民被要求种植蓖麻。 蓖麻豆蛋白质含量高,但毒性很强。 还有棉籽,它在性质上与蓖麻籽相似,也含有毒素。 学生们很饿,就烤蓖麻豆和棉籽来填饱肚子,即使吃完会呕吐和腹泻。 后来,家庭开始流行饲养兔子和豚鼠(也称为荷兰老鼠),孩子们放学后采摘草和树叶。 也有养蚕的人,家里铺着蚕席。 蚕茧可以**,蚕茧蛹都是用来补充蛋白质,油炸吃起来更可口。 蚯蚓也被挖出来炒成肉。
安徽是当时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农村当然更惨。 咱们家有个老保姆,桐城人,自称是李鸿章的师傅,满朝都督。 老保姆是大小姐出身,小脚丫,不懂农活,但识字、会说英语。 当她来到我家时,她谈到了以下条件:食物和住所,以及2元的零用钱(2024年提高到10元)。 她后来说,多亏了好人家,她早就饿死在乡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