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经济舞台上出现了一系列动荡的迹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元危机的升级。
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美国不得不紧急派出高层访问,包括6月的国务卿、7月的财政部长、8月的商务部长。 美国高级官员的访问从未如此密集。
已经很清楚,即使美国愿意失去失去美元的前景,也很难为即将到来的经济危机找到一个及格的目标。
美元地位持续存在的根本原因,不是各国抛弃美元,而是美国自身的经济基础受损。
过去,美元之所以能够实现霸权,是因为美国的国力不断增强,形成了与美元地位相辅相成的正向循环。
然而,美国实体经济现在面临诸多挑战,其表面实力沦为依靠美元和美债来维持,并逐渐被掏空。
面对这种情况,美元的地位自然不可避免地开始下跌。
一方面,美国的外交政策和美国的财政状况是影响因素。
美国一直依靠债务来维持国内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这导致了债务的扩张和违约风险的增加。
现在,由于美国实施的外国制裁,许多国家开始去美元化,不仅减少了美元的使用,也降低了投资美债的信心。
另一方面,美国的实体经济正遭受着各种问题的困扰。
长期以来,美国过度依赖金融业,而实体经济发展滞后。 制造业的衰退、劳动力市场的不稳定以及基础设施的滞后都在削弱美国经济的竞争力和弹性。
与此同时,其他国家的实体经济也在不断追赶,使得美国的相对优势逐渐减弱。
现在,为了振兴该国的制造业,美国**提出了一系列相关措施,以吸引企业回流美国。
拜登在这方面也做出了积极努力,签署了各种法案,引导高科技公司在美国投资建厂。
但是,要真正推动制造业回流并不容易,美国面临几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首先,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成为制造业回归的一大障碍。
近两年来,美国的失业率一直很低,导致工人的时薪连续不断,这使得在美国建厂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
后者比拥有廉价劳动力的新兴市场对投资更具吸引力。
其次,美联储的加息导致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而企业贷款利率与此挂钩,因此企业的成本也在增加。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借贷成本的增加将增加其运营成本,进而影响其在美国设厂的可行性。
随着美元汇率的升值,美国生产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这给美国制造企业造成了出口困境,限制了它们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
毫无疑问,美元的地位已经不可避免。 如果美国正在进行本世纪的赌博,那么很明显,美元已经摆在桌面上。
现在的问题只是哪种货币最终会战胜美元并取而代之。
其他货币要取代美元,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 一些经济实力稍逊一筹的国家,也想让自己的货币在去美元化的浪潮中成为国际货币之一,但难度很大。
例如,印度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一直在积极去美元化。 然而,印度的经济规模远不如美国,实力也远不如美国,这使得印度难以成功实施其去美元化战略。
其他类似国家也类似,缺乏支持它们的经济实力,难以挣脱美元的束缚。
与此同时,欧盟作为一个拥有大型经济体的联盟,将有机会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然而,美国巧妙地利用了乌俄冲突的机会,通过挑起能源危机、通货膨胀危机和汇率危机等问题,成功地削弱了欧盟的经济实力和对美元的威胁。 这一系列事件导致欧元取代美元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尽管欧元取代美元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但世界货币格局已经多样化。
在世界的东方,沉睡的巨龙已经苏醒,强大的经济实力足以支撑货币走向全球。
值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