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互嵌村落景观格局演化研究——以浔化县科瓦地区为例

小夏 社会 更新 2024-01-31

学术论坛

导读:青海省寻化县地处甘清民族走廊核心区,民族交往历史悠久,形成了众多相互嵌套的民族村落。 通过实地调查、GIS空间分析、空间句法等方法,首先梳理了县域内缘典型民族嵌入村落的形成背景其次,聚焦民族间村落(Kewa地区),梳理景观格局的历史演进,分析景观格局特征最后,总结了传统景观格局背后的形成机理。 本文试图为民族交流、交流与融合的空间路径的创建以及民族嵌入社区的构建提供学术参考。

贾温 崔文平.

前言

* 全国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强各民族的交流、交流和融合,强调要推动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民族融合社区的建设和民族交流进程的加快也影响着民族空间的发展,但对人居环境的相关研究尚未深入开展。 从景观格局来看,族群间村落并不局限于单纯的族群散落或混杂村落,而是形成交错、分散、有机互动的空间结构。 在族际村落千年景观格局的演变中,各族群长期相互流动、互动,形成了和谐共处的体验。

青海省勋化县,东西连接甘肃、青岛两省,南北贯穿河湟城乡和甘肃南部、青海牧区。 在如此特殊的地理位置下,这里实现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有机互动和良好关系,许多民族相互嵌入到彼此的村庄中。 随着历史的发展、朝代的更迭、经济变迁的相互交流、多民族文化的涌入,古城中形成了城村并置的典型民族互嵌村落,自古以来就走在民族交流的前沿,是民族互动空间的典型代表。 本文深入探讨了民族互嵌村落传统景观格局背后的民族和谐共生形成机制,为今后民族互嵌社区建设与完善提供重要依据和借鉴。

民族间村落形成的背景

本文对循化县民族村落进行筛选,地缘政治大动脉上的6个村分别是红光村、集石镇老城区、下庄村、拉格村、科瓦区、七台堡村。 本章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回顾了六村形成的背景。

1.甘肃与青岛交界,与农牧业接壤——村落的出现

循化县地处甘肃、青岛交界处,黄河中段流经其中。 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甘青境内的两大主流动脉:临夏-寻化;兰州—寻化。 两条主干道的形成,促使在县内主干道沿线建立了一些古城,以收复边疆。 这些古城随着时间的流逝演变成现在的民族间村落,是民族走廊上各民族之间最频繁的互动和融合点。 本节根据地缘政治动脉的位置总结了这六个村庄的位置。

1)临夏—循化,途经齐泰堡村科瓦区拉格村。拉兄弟村位于纽卡山南侧,是高原第一驿站的节点科瓦地区,从该地区经过藏区县进行茶马**重要关口;七台堡村是甘肃牧区进入寻化境内的门户。 Kova地区和Kitaibao村位于Kitai河流经的第一和第二高原上。 这三个村庄的位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野。 它位于农业和游牧的过渡地带,兼具土地利用属性,进一步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

2)兰州-寻化,途经红光村、吉石镇老镇和夏庄村,沿黄河而建。红光村和下庄村是寻化县的出入口,为了加强防御,选址更倾向于选择在山区,阻碍了视线。 作为县城,吉石镇老城除了防卫外,还兼顾了商业、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更加注重流通,因此选址更加开放。 城址建在黄河附近,来来往往的人难免更加频繁。 (图)。

图1 寻化县地理动脉。

图2 寻化县地理动脉

2.后贸易,种族战争 - 民族的涌入

村庄的形成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也离不开民族的不断涌入。 循化县民族涌入的主流时期是唐代和元代。

1)唐代时期,河南东道出现在寻化,河南道在唐代前中期唐波古道的影响下逐渐兴起,而游牧经济依靠商业,吐谷浑也开始将河南岛发展为一个立足于国际贸易的国家。线路与七铁堡村交汇,北至科瓦地区,因北有黄河,河道很宽,不适合过河,遂古车改西至群科古城,途经兄弟、洪光村, 导致其流经地区的种族交流更加频繁。

2)撒拉族的祖先在元代向东迁徙。受蒙古人西征的影响,撒拉族祖先经北天山路和吐鲁番向东移动,进入嘉峪关,前往宁夏,然后向东南行进到天水,折返西边,到赣谷,再到临潭,经拉卜楞进入夏河县的甘家潭。 随后,有人从甘家潭向西北方向走,进入寻化西昌沟,越过蒙大山,上到五突寺。 这条路线途经藏族、土族、回族、汉族、东乡族、宝安族等民族,也是撒拉族涌入寻化族的高峰期。

2. 卡瓦地区景观格局的历史演变

本文以位于地缘政治动脉的民族互嵌村落Kewa地区为研究对象。 从唐代到现在,分为四个发展阶段,梳理了柯瓦地区整体聚落的空间演变。

1.早期:唐代早期

据古籍史料记载,科瓦古城建于公元631年,位于科瓦地区。 公元641年,河南省兴起,柯瓦地区茶马古道诞生。 唐代位于甘肃与吐谷浑交界处,西侧居住着古羌人。

2.早期发展:宋元时期

宋代初年,古城科瓦被使用。 宋元时期,河南路继续发展,茶马古道依然保留。 此时,科瓦地区的归属地属于西藏管辖。 元朝时期,成吉思汗向西进军,撒拉族向东进军。 不过,此时在玄正元的管辖之下,古羌族居住的地方仍然屈指可数,主要是蒙古族和藏族。

3.中期发展:明清时期

明代,汉藏茶马**逐渐兴盛,古道发达。 在该地区,有诸葛村和尚卡瓦村,这些村庄是由撒拉族人建造的。 清代时,茶马古道依然兴旺,上科瓦村搬迁到周边地区,形成苏湖沙村。 三个村庄在清真寺周围扩大,农田增加,开始增加更多的道路。 村落景观格局以撒拉族为主,藏族、汉族融入其中。 明清时期,辖区也由陕西改为甘肃,西侧的西昌藏族也归撒拉族管辖。

4.迟定定稿:** 至今

随着时间的流逝,科瓦地区现在已经有七个村庄。 分别是诸葛村、上科瓦村、下科瓦村、缇泾村、九家坪村、苏湖沙村、江武里村。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对农田需求的增加,2024年,古城内部被开垦,古城内部格局被破坏,边界逐渐消失。 2024年,九家坪开始出现,2024年,修建高速公路破坏了古城的边界。 自2024年以来,没有重大变化。 **族群已形成科瓦撒拉族与西昌藏族之间的一种交流方式。 这两个社区一直处于同一管辖范围内,在生活和交通上有一定程度的流通。 (图 3)。

图3 村落景观格局的历史演变。

3 民族互嵌村落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通过对科瓦地区演化发展后的景观格局分析,得出在聚落、建筑和空间行为的空间特征上,具有民族聚落格局相互嵌入、民族建设智慧融合发展、民族延续的特征。

1.聚落形式:民族聚落格局相互嵌入

从科瓦地区不同时期的演变来看,该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形态变化相对稳定。 科瓦地区位于西昌河与七台河交汇处的三角形台地上,南北两侧被嘎拉山、古尾山夹住,山体逐渐向西收拢。 从聚落的位置来看,它位于河谷地区,可以借用周围的河水和山间雨水收集在这里耕种,导致该地区主要由撒拉族人居住。 从聚落本身的形态来看,聚落的三角形空间形态成为游牧与农耕的过渡地带,因此科瓦地区周边地区不仅居住着撒拉族人,西侧的藏族人,东侧的汉族人也居住着。 可以看出,科瓦地区特殊的聚落形式促使不同族群相互嵌入,形成了“大混聚、小聚落”的格局特征。 (图 4)。

图4 科瓦地区当前沉降格局分析。

2.宗教建筑:民族建筑智慧的汇聚与发展

经过数千年的演变,科瓦地区不仅以聚落的形式形成了各民族的相互嵌入,而且吸收了各民族在宗教建筑中的优秀建筑技艺,体现了各民族的相互融合。 本文将撒拉卡瓦清真寺与习回族华觉祥清真寺和青海省藏传佛教塔尔寺宗喀巴建筑群进行了比较。 整体布局以东西为导向,以汉式庭院布局为主。 建筑建成时,礼拜堂是卡瓦清真寺的正殿,建筑的屋顶是利用寺庙顶部的窑堂的屋顶,正殿是山顶,两者的结合垂直相交。 装修的细节,首先是院门,具有院落特色的建筑门装饰和当地的“庄括”。 其次,建筑院墙大量使用“贺州砖雕”,这是回族的传统技艺。 最后,屋脊和建筑内部装饰,伊斯兰教义禁止神化人或神灵化身,科瓦清真寺的屋顶装饰多采用几何图案、文字图案和植物图案,同样受中原传统建筑影响的习华觉巷清真寺也会加入吉祥的鸟兽装饰。 同时,科瓦清真寺的室内绘画与塔尔寺的壁画非常相似,都使用了很多藏族色彩。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整体布局、平面形式、细化装饰都体现了汉、藏、回族、撒拉族各族群的建设智慧融合。 (表 1)。

表1 科瓦清真寺和其他民族的建筑特征

3.空间行为:家庭路径的延续**

本小节使用空间句法来解释科瓦地区村庄模式和民族交流路径的发展。 族群互动行为受空间结构影响,本文首先通过空间句法分析了科瓦地区内部村落格局。 利用dethmap,将全局积分度与局部积分度-可理解性相结合得到的散点图,根据句法理论,r2值为05 比 07 表示空间清晰度较好,当 R2 值大于 0 时7.空间清晰度非常好。 Kova 面积的可理解性 r2 值约为 026、小于 05、说明科瓦地区的景观格局仍保留着古城格局的防御性。 科瓦地区几千年来景观格局的演变始终保留着传统的村落肌理,对当地民族非常有利。 (图 5-3)。

图 5 邻近性、演练和可理解性。

其次,它侧重于Kowa地区的种族交流。 本文以3 km为科瓦区域辐射半径绘制线段模型。 利用SDNA在GIS中计算线段模型的接近度和穿透度。 从全球邻近度来看,科瓦地区东侧的邻近度非常高,是聚集地最好的地方,也是吸收周边藏族、撒拉族和汉族人的主要区域。 为了证明这一点,通过GIS中的空间自相关和核密度运算得到的全球Moran指数和核密度分析图表明,Kova地区是民族交流的核心区域,与周边民族区域具有高度的空间依赖性。 从全球旅行程度可以看出,科瓦地区与西侧藏族的连通程度高于其他地区。 结合实地调研,这也可以证实,西侧的藏族人地处高海拔地区,以游牧民族的身份生活,会比科瓦地区更加封闭。 日常交通也通过出行程度最高的路线与外界相连,结合POI兴趣点分析全球融合,绘制族群流动,发现要满足西侧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必须经过卡瓦拉人, 并且存在明显的空间相互作用。(图)。

图6 全球Moran指数 图7 核密度分析 图8 POI积分分析

四、景观格局和谐共生的形成机理

形成机理受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将地理空间特征归纳为带状,将族际交流归纳为点,对形成机理进行研究,归纳为以下三点。

1.农牧地边缘,家庭的互联点

从地理上看,该地区位于河谷与高原之间的过渡地带,是农耕与游牧的交界处,兼具放牧和耕种两种农业活动,藏族人居住在高原地区,游牧,撒拉族和汉族多生活在河谷和平原地区, 以耕种为主,为了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让周边的族群聚集在这里,成为族群的互联点。

2.空间特征缓冲区,族流的平衡点

从聚落形态来看,由于三角形高原的影响,科瓦地区形态自东向西逐渐收紧。 整体空间感知正逐渐从开放走向封闭。 结合整合程度可以看出,西边的集聚程度越低,东边的集聚程度越高,集聚程度越高的空间更适合作为商业用地,集聚程度较低的空间可以保留传统农业, 这反映了该地区工业类型的高度适应和工业互补状态的形成。

3.该空间配备了一个相关区,这是种族群体的交汇点

随着城乡建设的不断发展,村落空间不断增加新的空间,在小和地区增加学校、商店、广场等新的功能空间,成为促进民族间交流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POI兴趣点融合度的分析,虽然POI融合度最高的位于卡瓦地区以东约1公里处,但结合旅行程度,西昌藏族人要想满足族群的日常需求,就必须经过卡瓦萨拉,与周边汉族人相交。 因此,从新增功能空间的附加位置来看,既尊重了空间本身的特点,又满足了民族生活的日常需求,促进了族群在这里的聚集。

五、结语

2024年以来,提出了一系列加强民族交流、交流融合的政策,并激发了一些学科的形成。 然而,缺乏从人类住区角度进行的研究。 重视本研究的开展,有利于多民族地区人居环境的和谐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和国家长治久安。 本文通过对科瓦地区各族群嵌入主要交通干线的村落景观格局的研究,探究了族群和谐共处的形成机制,体现了纽带、平衡、相互沟通、融合的作用,是千百年来各族群不断交流交流凝聚而成的和谐共处的生存经验。 探索和谐共处的形成机制,有助于优化民族交流、交流、融合的空间路径,为民族嵌入社区建设提供学术参考。

引用。 1] 吴岳刚, 李辉.族群互嵌概念探讨[J].全国论坛,2015(11):5-9

2] 崔文和, 范蓉, 周亚伟.民族混居村空间特征研究——以甘清民族走廊贺龙宝堂村为例[J].古建筑与园林科技,2022(05):38-42

3]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志[M].陕西: 三秦出版社, 201707.

4] 李志新,青海古城考试[M].习: 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507:164.

5] 李建生,《丝绸之路青海路系列刻字》[M].西宁: 青海人民出版社, 201612:123.

[6] 米一之,《撒拉族简史》[M].西宁: 青海人民出版社, 201404:08.

7] 谭启祥,《中国历史地图集》[M].北京: 中国地图出版社, 199706.

8] 刘志平,中国伊斯兰建筑[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11.

9] 段瑾, 希勒尔, 中国空间句法 [M].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507.

本文作者为习建筑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贾静平崔文和,习建筑科技大学教授。 本文是国家社科**项目,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 本文被收录于《中国国家建筑学术**特刊2023》汇编中。

中国民族建筑学术 **2024年特刊

2024年,经过征集和专家组评审、筛选和推荐,研究学会评选出57篇优秀**文章纳入《中国国家建筑学术**特刊2023》,已于2024年10月正式出版,并收录中国学术会议**数据库和中国知网。 同时,研究学会还向《建筑遗产》《南方建筑》《华中建筑》等期刊推荐优秀**,作为这些核心期刊的遴选和使用。

本文由作者授权,中国建筑研究会信息宣传部编编,更多精彩内容期待在下一期)。

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