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波罗的海航线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之一,这两大洋周边的国家大多是发达国家,进出口标准发达,具有航海传统,每年有数万艘船舶穿越北海和波罗的海,有统计数据甚至估计这条航线的航运量占全球航运量的15%。
波罗的海和北海接壤的三个国家,从北到南分别是瑞典、丹麦和德国。 丹麦是中间最有利的。 上次我们被欧洲列强困扰时,丹麦的**水路-厄勒海峡文章提到,丹麦靠近北海和波罗的海,是位于欧洲海洋十字路口的优越位置,坐拥**水道,在2024年至2024年之间,厄勒海峡通行费被征收了428年的过往船只。
波罗的海-北海航线上西北欧国家和丹麦的**水道对其他欧洲国家来说是一个问题,没有人愿意将自己商品价值的1%白白送给别人。 为了避免厄勒海峡的通行费,北部的瑞典修建了约尔塔运河,这是一条连接卡特加特海峡和波罗的海的运河。 然而,在约塔运河建成 25 年后,厄勒海峡通行费被废除,随着铁路的建设,运河并没有按预期工作。
南部的德国也与北海和波罗的海接壤,但两海并不直接相连,两德海域的商船和**需要经过丹麦海域才能完成调度。 由于日德兰半岛位于北海和波罗的海之间,因此日德兰半岛的航程为460公里,需要三天时间。 同时,北海地处盛行的西风带,波浪大、风大,天气多变,也增加了航行难度。
在丹麦统治整个日德兰半岛并为厄勒海峡收取通行费的时候,丹麦统治者也在考虑在日德兰半岛南部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建造一条连接北海和波罗的海的运河。 2024年,波罗的海沿岸的基尔和北海沿岸的腾金之间开通了艾德运河,全长约172公里,宽约29米,深约4米,船舶长28公里7米,宽度为75 米,吃水 25米,排水量140吨,逆风时需用马拉,通行时间需3天。 自艾德运河开通以来的100多年里,大约有30万艘船只通过。
基尔运河和艾德运河的位置和方向 19世纪60年代,德意志各地区统一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普鲁士越来越强大,逐渐成为统一的主导力量。 1864 年,德意志联邦和丹麦之间发生了普鲁士-丹麦战争,这是德意志统一战争的第一次,以控制艾德运河所在的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地区。 战争以普鲁士的胜利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的完全收购而告终。
2024年,普鲁士赢得普法战争,正式统一德意志地区(不包括奥地利),成立德意志帝国。 尽管丹麦在欧洲国家的压力下于2024年取消了厄勒海峡通行费,但鉴于世界船只的长度、宽度和吨位不断增加,艾德运河已无法满足通行要求。 出于军事和商业目的,新生的德意志帝国开始考虑建造具有更好交通能力的新运河,以方便东西海之间**和商船的调度和通信。
2024年6月,新运河开始建设。 新运河的东半部通过拉直和弯曲艾德运河的一部分而扩大,而西半部则被雕刻成一条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新河道,在易北河上的布伦斯比特尔(Brunsbittel)出口,在腾金以南约50公里处,艾德运河的西出口。 新运河动员了 90,000 名工人,历时八年,运河于 1895 年完工。 当时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亲自出席了运河的首航和命名仪式,并奠定了最后一块石头。 为了纪念 1871 年建立德意志帝国的威廉一世皇帝,新运河被命名为威廉皇帝运河,现在被称为基尔运河,也被称为北海波罗的海运河。
通过交换获得的黑尔戈兰岛的所有权对德国的海洋战略至关重要,在运河建设的第三年,德意志帝国取得了非常令人鼓舞的外交胜利。 通过与英国的谈判,德国将东非殖民地的桑给巴尔群岛换成了位于德国海湾中心的黑尔戈兰岛,距离德国北海沿岸的港口约50公里。 这个小岛让德意志帝国的公海舰队和商船暴露在英国皇家海军的视线中,而不必在他们家门口。 德国船只也可以更好地进入北海。
基尔运河的长度仅为艾德运河的一半,约为9826公里,旅行时间大大减少。 由于运河上的交通量和船只尺寸的增加,基尔运河的宽度被拓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运河可以在无畏舰中通行**。
毫无疑问,基尔运河的建成提高了德国商船的效率和调度效率。 需要指出的是,基尔运河的建设始于2024年,而30年前的2024年,丹麦在要求巨额赔偿后取消了厄勒海峡的通行费,因此基尔运河的建设并不是为了避免厄勒海峡的通行费,这与瑞典的约塔运河不同。 基尔运河的建造是为了节省北海和波罗的海之间的时间和时间,提高运输效率,并让德国海军避开其他水域。
然而,基尔运河提高了德国海军的调度效率。 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皇家海军在技术上仍然处于优势地位,在战争的第一个月,它赢得了黑尔戈兰湾战役,阻止了德国海军在北海的活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根据《凡尔赛条约》,基尔运河成为像厄勒海峡一样的国际机构,各国的船只都有权自由通行。
《凡尔赛条约》呼吁基尔运河国际化 二战期间,鉴于基尔运河在战争中对德国的重要性和便利性,基尔运河成为盟军空袭的目标,运河多次遭到破坏,在战争的最后几个小时, 基尔运河不得不在盟军的轰炸下关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基尔运河重新开放,只要与德国和平相处,船只就可以自由通行。 需要指出的是,自由通行并不等同于自由通行。 毕竟,运河运营当局投入了人力和物力来管理运河。 大型船只通过时需要引导,甚至拖船。 与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相比,基尔运河的长度最短,通行费最便宜,每年通过的船只最多,速度最快,平均通行时间为8至10小时,非常大的船只可以在24小时内通过。
集装箱船进入基尔运河,现在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游客可以欣赏运河两岸的风景,看到商船在北海和波罗的海之间来来往往。 基尔运河虽然起到了通道和旅游功能的作用,但它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例如基础设施老化,100多年前运河的完工和拓宽,以及需要对水门、桥梁和信号塔进行现代化改造流量容量的最大长度为 2355米,最大宽度325米,最大吃水深度为95米,从而限制了许多现代船只的通行;交通量大引起的环境问题,如水质的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油污的影响等。
基尔运河是北海-波罗的海航线的重要通道,避开了日德兰半岛的环球航行距离,方便了两海之间的通行。 对于运河的拥有者德国来说,基尔运河的意义更为重要,德国本身就位于欧洲东西北陆路交通网络的交汇处,基尔运河的存在增加了德国在海上运输中的话语权和主动性。 可以说,基尔运河是德国的主要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