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第24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在北京成功举办。 ** 总统会见了欧洲理事会主席查尔斯·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 李强总理与米歇尔、冯德莱恩共同主持了这次会晤。
中欧领导人会晤作为中欧最高级别的定期沟通机制,每年在欧洲和中国轮流举行。 此次会议恰逢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中欧领导人会晤机制建立25周年、2024年以来中欧领导人首次面对面会晤。
中欧领导人会晤引领了中欧关系的稳定长期发展。 四年来,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疫情和乌克兰、中东等地区热点对中欧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欧盟对地缘政治和经济韧性的考量不断加深,中国伙伴、竞争对手和制度性竞争对手的“三重定位”给中欧关系带来了不确定性。 在严峻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背景下,中欧领导人以开诚布公的态度寻求对话,使双边关系朝着有利方向升华,消除了许多战略误区。 站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20周年的新起点上,本次会议在领导人会晤中发挥了引领作用,通过建设性对话夯实了政治基础,加强了战略沟通,增进了了解。
此次会议也为促进中欧务实合作发挥了作用。 经贸合作是中欧关系的压舱石。 欧盟已连续16年成为中国第一大合作伙伴,是中国对外投资、技术、中间产品和出口的重要目的地。 长期以来,中欧两国充分发挥产业优势互补,取得了良好的互利共赢成果。 在这次会议上,中方提出将欧盟作为经贸合作的重要伙伴、科技合作的优先伙伴、产业链合作的可靠伙伴,这符合中欧经贸合作追求互利共赢、实现共同发展的共识。 同时,会议深化了双方在绿色、数字、人工智能、地理标志等领域的共识,为务实合作带来了更多增量。
同时,这次会议为世界的稳定与繁荣提供了正能量。 中欧关系位于欧亚大陆的两端,作为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撑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在当前动荡的国际形势下,中欧关系具有战略意义和全球影响力,事关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 会议进一步强调,双方应加强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等多边框架内的沟通协调,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门户”计划,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重申对多边主义的承诺,反对集团对抗,推动政治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 就事关人类未来的重大问题开展对话与合作,将有助于全人类的福祉,有助于应对全球性挑战。
时隔四年,中欧领导人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进一步阐明多边主义和全球化的重要性,强化双边务实合作对彼此产业链稳定的重要性,证明开诚布公的对话对人类未来的重要性。 站在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的新起点上,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必然是两个文明的时代选择。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