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在俄罗斯国防部部长理事会扩大会议上特别强调了俄罗斯军工联合体在军事行动期间的巨大增长。 据称,自2024年2月以来,俄罗斯军工的生产能力平均增长了4倍。 具体来说,坦克产量增加了56 倍,贝壳增长了 175倍,步兵战车增长了36 倍,无人机增长了 168次。 这些数字表明,俄罗斯军事工业的快速扩张为其在冲突中的重要工业优势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比之下,欧洲国家难以生产30万发炮弹,而美国则不得不从韩国购买弹药来填补国内缺口。 但俄罗斯的产能增长如此惊人,以至于引发了人们对数据真实性的质疑。
西方一直在宣传俄罗斯是一个需要从洗衣机上拆下芯片来制造导弹的国家,因此很多人对俄罗斯能否大规模生产无人机等精密电子产品持怀疑态度。 然而,绍伊古提到的无人机产量增加了168倍,这确实相当夸张。 时间从2024年2月开始计算,也就是特别军事行动开始时。 在乌克兰冲突爆发之前,俄罗斯军队只装备了大约 2000-3000 架海鹰 10 无人机。 考虑到俄罗斯自2024年以来一直在装备这种无人机,根据计算,俄罗斯无人机的年产量约为200-300架。 即使最高值是在 300 架飞机上,也增加了 168倍还拥有5000多架飞机。 对于已经处于战争状态并已实施军工动员的俄罗斯来说,这并不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数字。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上述数据仅涉及海鹰-10的生产,但存在一定程度的片面性。 但是,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冲突爆发后,四轴飞行器和FPV神风敢死队无人机都开始在俄罗斯军队中广泛使用。 俄罗斯几乎没有使用这些无人机,国内的生产能力也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 由于这个极低的生产基地,即使俄罗斯只是略微增加无人机的产量,也能够在数据层面实现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可怕增长率。 此外,虽然俄罗斯的芯片等精密电子元器件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确实落后,但相关技术并不先进。 但是,对于**设备来说,缺乏先进技术并不意味着不能使用。
通过合理的设计,根据性能指标进行权衡,俄罗斯完全有能力在整个西方国家集团被全面封锁的情况下大规模生产无人机。 此外,西方集团实施的制裁只能影响正规的进口渠道,而不能影响走私渠道。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意味着,除非西方国家完全停止生产相关零部件和设备,从源头上切断第一条链条,否则总会有人冒着高额利润的风险,将这些不该出口的零部件和设备出口到俄罗斯。 伊朗的国产弹道导弹就是一个例子。 由于制裁的规模,伊朗几乎不可能在制裁下建立中东最大的工业体系,并组建自己的无人机甚至导弹部队。
然而,由于通过一系列个人甚至官方层面的走私渠道,伊朗能够源源不断地从世界各地获得零部件、设备和技术,这反过来又使革命卫队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相对完整的无人机和导弹工业。 伊朗的无人机和导弹技术并不先进,许多部件和设备只是民用产品。 但是,对于最好的装备来说,能否使用以及是否好用是关键指标,先进并不一定意味着更高的战斗力。 这也是伊朗在俄乌冲突中能够逆转向俄罗斯出口一系列无人机的关键因素,包括Witness-136神风敢死队无人机和Migrant-6侦察无人机。 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在现代先进民用技术的影响下,无人机不再是只有少数国家才能掌握的工业明珠,而是可以推广的纯工业产品。
俄罗斯作为一个科技水平远超伊朗的国家,能够在战时状态下提高无人机的生产能力168 次,这并不奇怪。 然而,提高无人机产量的能力并不意味着提高无人机的质量。 虽然俄罗斯可以使用先进的民用技术生产可用的无人机,但这不符合质量标准。 尽管乌克兰的电子战能力基本瘫痪,但这一差距还不足以影响俄军在战场上的主动权。 然而,随着世界各国对无人机的日益重视和相应电子干扰技术的积极发展,这些只符合“可用”标准的无人机的未来发展空间已成为一个未知数,也是一个相当悲观的未知数。 增加无人机产量的能力并不意味着提高无人机的质量。 尽管乌克兰的电子战能力基本瘫痪,但这一差距还不足以影响俄军在战场上的主动权。
然而,随着世界各国对无人机的日益重视和相应电子干扰技术的积极发展,这些只符合“可用”标准的无人机的未来发展空间已成为一个未知数,也是一个相当悲观的未知数。 如果俄罗斯固守目前的冲突经验,不妥善解决这些问题,那么下一场战争可能不会为俄罗斯军工体系争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