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米莉的母亲。
近日,米莉的妈妈看到一位网友被分手的经历,特别感动,就和这里的大家聊了起来。
简单来说,这个女孩和男友在一起一年多了,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但男友的妈妈觉得她的家庭情况太复杂了,亲戚朋友也觉得不合适,于是劝说他们赶紧分手。
女孩很不能接受,觉得男朋友早就知道了她的家境,既然觉得不合适,为什么不早点说呢?
米莉的母亲心想,这家庭背景到底能有多复杂?
仔细观察会发现原来,女孩的母亲去世后,她的父亲又娶了另一个人,并生了一个弟弟。
没有小媳妇撕x洒狗血,没有九个儿子争夺继承权,也没有私生子回来抢财产,但只是寡妇又嫁人,能复杂吗?
可能正如一些网友“恶意猜测”的那样,是因为有弟弟,怕彩礼会多一些。
但无论男方家人怎么想,找什么借口,让米莉妈妈感受最深的,还是女生的态度和做法。
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东西,如果听起来不错,就叫被动,丑的时候叫“被牵着鼻子走”。
因为原生家庭,女孩可能遭受了很多委屈,未能得到充分的爱,所以她骨子里自卑,对自己的感情非常害怕和失望,所以她说“我不想谈恋爱,我不向往婚姻”。
但认识男友后,因为男友的“誓言”,女生愿意尝试和他相处。
关于这一点,在她的自述中不止一次提到,正是因为男友的鼓励和保证,她才相信两人可以永远下去。
但她的这种信念真的站得住脚吗?不一定。
她提到,他们在一起的一年多时间里,他们没有太多的快乐时光,经常吵架。
如果这种描述是客观的,那就意味着现实和信仰发生了冲突
在情感上,我相信可以有一个好的结果,但现实是,冲突不断。
这个时候,我们是应该继续“相信”自己可以继续走下去,还是应该好好看看问题所在?
显然,她选择了前者:
只是吵架,反正他答应过我,我会和我好好相处的,过得去比解决问题容易得多。
就这样,小夫妻之间难免会吵架、磨合,但除了这些小问题,大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可以看出,其实不仅是男方的妈妈,女生也觉得家里的情况“不太好”,在谈恋爱前就跟男友说清楚了,但她怕日后见到父母的时候会有隐患, 这说明这件事情一直是她心中的一根刺。
如果我是这个女孩,我可能会让男朋友先把这件事情告诉父母,先看看他们的态度,而不是仅仅依靠男朋友的“两个爱就好了”,这件事耽搁了一年多,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说分手就分手了。
她说:“他什么都知道,他叫我相信他。
如果你有这种想法,为什么不一开始就结束它“;
我一直相信我们可以在一起,你现在可以给我一个家庭并发症“;
光看这几句话,我就知道自己要分手了,不知道的是想她受了骗,在维权。
我真的很想摇摇她的肩膀,告诉她:
为什么他让你相信,你也相信?
明明我感到不开心,为什么还要保持原样呢?
为什么出问题时要把责任归咎于对方?
为什么他什么都管着你,你却不能主动把握这段感情的节奏?
还是开篇“不年轻”的根本原因,让我勉强活到现在?
虽然这个男朋友有点不真实,但米莉的妈妈觉得婚前分手总比婚后纠缠好。
以这个女孩纠结不定、不自信的性格,如果真的嫁进了男友家,她真的不知道会不会被捏得欺负。
从这件事情中,米莉的母亲不禁想起了朋友的妹妹,一个遭受家暴11年的女人。
起初,她的丈夫只会推搡和扇耳光,但她的姐姐忍受了。
但宽容不是以尊重换来的,反而愈演愈烈,丈夫的暴行越来越肆无忌惮,发展成掌掴、踢腿、......
在最坏的情况下,她差点晕倒。
朋友说,姐姐经常在眼底和嘴角戴着深蓝色的眼圈,但她也掩饰自己不小心撞到了。
这位姐姐没有孩子,个人条件也很突出,不仅名牌大学毕业,还在公司考到了中层管理职位,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
然而,每次她说自己不能再继续下去,没过多久,丈夫就再次原谅了丈夫。
她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其实他除了脾气不好,都很好。
这时,朋友才知道,姐夫一定是又给了她一些“糖衣炮弹”。
很多女人都是这样,特别善于给伴侣加滤镜:
家暴只是脾气不好,出轨只是一时的迷茫,聊天只是憋不住......
但实际上,这些“美化”只是回避重要和琐碎的方式。
其实,这种鸵鸟心态会存在于很多女生身上:
明明介意了些什么,相处得并不愉快,觉得有些不对劲,甚至有什么大问题,但我始终保持沉默,避免谈论,不直接面对问题,也不主动提出要求,只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对方或时间上:
他以后会改变的,他答应过我会解决的,时间长了就没事了,他会长大的......
然而,他们期望的对象永远是别人,而不是他们自己,他们甚至从未想过自己可以主宰一切。
究其原因,是他们一直把自己放在从属的位置上,在这样的位置下,夹杂着依赖、不情愿、不甘,最后被这种混乱的情绪绊倒了。
虽然“三服从四德”的纪律早已从现代道德中除去,但其“长尾效应”至今仍渗透到每个有女儿的家庭。
这位姐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虽然她从小就很优秀,但是家人教给她的更多,那就是:
女孩子只要听话就行了“;
一个不结婚生子的女人是不完整的“;
当你结婚时,你必须把你的家庭放在第一位。
潜移默化中,她已经习惯了做一个“乖乖女”,习惯了把领导权交给别人。
无论是职业规划还是恋爱婚姻,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什么时候进阶,底线是什么,都是别人的决定。
无论她的外在条件多么优越,她总是心理上软弱无力,以至于她没有足够的信心自己做决定,甚至在道德上攻击自己:
我是不是太自私了“、”太谨慎了“、”太狠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才恍然大悟,“乖乖女”其实不是一个好词。
它意味着权力的转移,自我的压抑,意见的丧失,受害者心态的加剧
你没有专注于你能控制的事情,你只会把他们的错误归咎于别人,但你无力做出任何改变。
好对其他人都有好处,但对女孩自己不利。
过去,米莉的母亲总觉得,现在的女孩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有在职场上竞争的权利,可以靠自己实现经济独立,甚至赢得天上财富,在感情上也应该同样“强硬”。
然而,我渐渐发现,能够在外人心目中不动摇,对自己需要的东西坚定不移,果断抉择,承担后果,这才是真正有力量的。
知乎上曾经有过一个让人看emo的神帖,里面的女主就是这么稳重无情的角色。
那天晚上,男生的手机亮了,女生接过来一看,是女同学发来的信息,语气可爱又兴奋地和他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
女孩们往前翻,发现在过去的一年里,她们每天都在聊天,从琐碎的生活到喜欢的歌曲,还会约好一起吃饭、互相帮忙找快递、送饭、占座、修理电脑。
对她来说最破的防线是生日那天,她在蛋糕上许愿后睁开眼睛,发现男友正在玩手机。
当时,她并没有察觉到什么不对劲,直到她看了聊天记录,才意识到男友正忙着看回复女同学的信息。
“我非常害怕图书馆停电了,”她说。 ”
女孩后来哭着问男孩:
在我许愿的那30秒里,你是担心她在图书馆里被吓到,还是希望她以后每年都能陪我过生日?”
男孩还没来得及回答,女孩就已经想好了答案。
她赶紧收拾东西,和男友一起把***都挡在了门外,离开了他们住的地方,干脆干净利落地断绝了8年的恋情。
后来,尽管男友无数次恳求她改变主意,甚至要求父母表白,但女孩坚决不回头。
其实,很多人都感到可怜因为男生和女同学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越轨行为,聊天中也没有露骨的话语,也就是字里行间,有很多“朋友在上面,恋人不够”的关心和温暖。
男友出轨的事情说不上来,但正是这种隔膜,让女生义无反顾地离开了。
8年的恋爱,放在别的女生身上,可能是纠结、痛苦、不情愿,或是相信“最好的办法就是对这段关系视而不见”这句话而放弃,又或许你会被男友或家人劝说和解,然后复合。
但她却无比清醒果断,她不在乎别人对这件事情的价值判断,也不管男友说什么做什么,她只忠于自己的内心,忠于自己的感情,把所有让她不舒服的感情都断绝。
她说:我不会原谅他,因为他可能是最好的人选,也不会因为年龄和传统观念而不得不找人喜结连理。 ”
我不知道全貌,所以我不会发表评论。
米莉的妈妈不想评价这个选择是否值得评价,毕竟感情是很主观的。
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个女孩选择如此情绪化地走到这一步。
爱时忠心耿耿,离开时坚决无遗,不怀念沉没成本,是很多女孩所不具备的品质。
想起毛打破陈X出轨后,他也毫不迟疑地走了,一晚也没住。
两人交谈后,无论陈X如何狡辩和嘲笑,毛都相当清醒,丝毫没有被他引入歧途。
她的每一个问题都贴近渣男,每一句话都直击灵魂,丝毫没有留下任何情绪,让陈X无言以对。
米莉妈妈每次想起两人的对话,都迫不及待地给所有畏缩在爱情中的女孩子看:
这是每个女孩在恋爱关系中寻找的最佳方式。
要有主见和立场,能够清醒地评估形势、驾驭趋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不被身边任何声音和标准所左右
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能力和品质,而不是与生俱来的性格。
其实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潜能,但在所谓的“价值观教育”和“道德纪律”中,却变得越来越拘谨和具有前瞻性。
最近有一句话很流行:
勇者先享世界。
事实上,高质量、健康的情感关系也有利于勇敢的人。
敢于拼搏,敢于表达,敢于释放,不怕离开。
愿我们都能成为勇敢的人,尽情享受这个世界的美好。
作者简介:@米粒妈爱分享(欢迎关注),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影响孩子生活的亲子英文读物》作者,新书总榜单。 关注0-5岁宝宝的科学育儿、学习与启蒙,以及世界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5-12岁妈妈请注意:@米粒妈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