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广州芳村古桥茶叶街,一家名为“长石茶叶”的公司因茶价“闪崩”而卷入**风暴中心,涉及500多家茶商,总金额达数亿元。
茶商唐云2个月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买下了长石茶的第一款产品,每次**后在二级市场销售都能赚到高额利润。 在她看来,大部分芳村茶商对金融茶并不陌生,甚至很多都是长期深耕这个领域的老玩家。 但与以往相比,这一次长石茶**飙升到崩盘的地步比预期的要早,从5万多元(茶叶交易单位,每片重357克,每片7片)的网红茶叶,在短短一周内就变成了流动性接近0的“废票”。 很多茶商一进场就被“困”住了。
相较于以往承诺回购底的传统金融茶叶模式,这场雷雨的长石茶玩法更加隐秘。 据参与的茶商告诉记者,该厂家在合同或书面记录中并未承诺回购,但涉嫌利用“碟子”实时更新,不断制造茶叶的假象,诱使更多茶商加入。
值得注意的是,长石茶并不是近期第一个爆发的“金融茶”,仅在广州芳村一带,今年茶叶价格有四家厂家,分别是茶叶有益和长石茶叶。 这背后,一度动荡的“金融茶”模式风险加大,“数量在价格先行”的迹象明显,即茶**仍处于高位,但交易活动开始萎缩,“回升”力度逐渐减弱。
有业人士表示,所谓“金融茶叶”,就是销售茶叶时不交割实物商品,承诺在一定时间内回购,这种商业模式脱离了商品交易的本质,隐藏着较大的风险,还可能涉嫌非法集资。
茶的闪光崩溃。
继长石茶最新产品“长石雄风”**之后,唐云也在某平台以7000元左右的低价接到了茶叶。 “我只买了前两种产品,而且都是盈利的。 由于财务问题,最后一期没有购买。 当时,我看到**倒下了,想**赌一把。 唐云说。 然而,唐云随后意识到,市场上充斥着**玩家,收购者寥寥无几。 于是她暂时停止了收购。
与唐云不同的是,茶商李伟经历了长石茶**的快速起伏,在最近的茶叶交易中损失了约15万元。
在**“闪崩”的“长石雄风”之前,长石茶叶还推出了4款产品,分别是长石天下、长石明亚、长石恒泰、长石同济,均为限量采购。 经过两个阶段的试探性研究,李伟发现这些产品的市场非常快。 每次购买新产品时,都会有人在社交平台群中以高价购买。 即使只过了1个小时,回购**也可能是上千元。
据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在8月底长石茶某产品上市之初,每提及**320000元,短短1周后市场价格就开始突破50000元。 9月中旬突破6万元,11月30日阶段最高价达到728万元。 根据这一计算,增幅接近127%。
在芳村经营茶叶生意多年的李伟之前也对金融茶叶套路了解很多,一般厂家会默认从茶叶买家那里回购,吸引参与者一起炒酒。 这次略有不同,虽然长石茶叶在前几期产品发布时就做出了相应的口头承诺,但几乎没有一个留下书面记录。 赢得这些产品信任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在线社区的实时回购,以及许多看似热衷于收购的茶叶店。
直到长石茶叶推出最新产品“长石雄风”,并宣布不再限量,大部分参会茶商仍沉浸在茶叶暴涨的氛围中。 11月29日,这批每涨价5万元以上的产品首次上线,有500多家茶商参与。 不过,与前几轮不同的是,当天晚上,社交群中的竞拍者寥寥无几,甚至开始打折出现。 最终,一些购买这些产品的茶商发现,两周前它仍然是市场上稀缺的硬通货,没有人接手这个报价。
如何?有业内人士表示,首届“金融茶”往往是资本积累和控制发行的结果,通过锁仓敲门等手段,不法茶商可以轻易地将茶叶商品转化为金融产品获利。
不过,与传统金融茶叶承诺回购抬价不同,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长石茶叶的投机方式疑似是一场“滴水滚珠游戏”,即“经销商”寻找或制造某种稀缺资源,包装概念,并推出“茶碟”来哄**, 在市场上制造稀缺的错觉。首先,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市场,分阶段叠加,最后在上升到高位时出售并离开。
据上述业内人士介绍,这类局主要由品牌方、茶碟、茶商三类角色组成。 一般来说,制造商是经销商,他们生产某种稀缺的茶叶产品,然后出售给商人。 茶叶售出后,从一级市场进入二级市场后,会有经销商安排的茶碟。
当限量发售的茶叶大部分退回碟子时,碟子在二手市场上更容易“控制涨价”。 经过几轮反复炒作,茶叶价格有所上涨,这也能够让一些参与前期的投资者获利,增强信心。 当时机成熟时,“庄家”将在高位卖出。
其中,茶商的角色是“接收者”。 如果市场宣传效果好,有真正的消费者进场“买单”,假价格就会“真实”,接盘的厂家和茶商可以“投机”高额利润。 但是,如果市场上真正的消费者还没有到来,厂家需要更多的茶商“打鼓传花”来维持**,加盟商制度应运而生。 这时,一些茶商会以第一商人的身份加入,有一定的分销量,锁定时间限制,以及厂家的利益。
李伟还指出,参与认购“长石雄风”并参与其中的500家茶商中,约有一半是长石茶叶。 据记者进一步了解,长石茶叶的加盟商分为三类,包括授权合作门店、授权体验馆、授权渠道商。 其中,授权体验馆也分为V1、V2、V3三个层次。 在加盟商复杂的等级分类下,分配金额和保证金要求也各不相同。 其中,最高级别的授权渠道商,首拨金额为150万元,入金需15万元。
与**相比,加盟商一般签订合同,需要批量投资,更容易形成稳定的接收力。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
金融茶叶乱象。
值得注意的是,长石茶叶闪电崩盘的背后,金融茶叶市场的风险正在逐渐积累。 在广州芳村,今年金融茶爆的先例屡见不鲜。 例如,6月,广东茶益茶业向客户推荐“金融茶”,承诺在30天内回购公司,但随后宣布将停止回购。
为什么在多次雷雨过后,仍有茶商热衷于参与烤茶的过程?这与金融茶本身的市场特征有关。 多位茶商告诉记者,金融茶的发展历史已经很多年了,在之前的好时光里,有很多茶商参与其中,形成了固定的模式。 另一方面,在茶叶利润逐渐摊薄的背景下,参与金融炒茶是许多茶商谋生的一种手段。 “前两年,由于疫情的影响,线下茶叶生意不好,大家压力很大。 唐云介绍,大部分金融茶炒作周期都比较长,前期参与者获利概率高。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金融茶“炒茶”的发展已经相当专业化,甚至衍生出一级发行市场、二级交易市场、一流的系统、交易平台、指数等完善的配套工具。
以某寻茶平台为例,其首页不仅清晰列出了茶叶的**指数,还清晰地列出了细分市场的实时热度指数。 在具体的茶叶产品中,不仅会列出**趋势、参考**、撮合交易、涨跌排行榜,还会列出“散片”(茶叶术语,每片重357克)。 平台本身还可以提供评估和交易服务,涵盖多种热门茶叶产品。
这类信息平台虽然看似透明,但很容易被厂商操纵。 据业内人士介绍,一般来说,茶叶的发行和销售类似于一级市场,首笔交易是二级市场。 在一级二级市场的中间,有大量活跃的中间商,他们从厂家那里批量购买茶叶,然后卖给市场进行投机和获利。 这种交易平台看似为买家和卖家提供信息,但实际上也卷入了囤积**茶叶的过程,或者与**商家和厂家有着密切的联系。
同时,这类平台的实时**通常会根据购买价格和销售价格而变化,一些“茶碟”也会利用这个渠道来哄骗**。 以“长石雄风”为例,**闪崩后,也有茶商频繁在平台上竞价,有账号当天以6000多元的价格买下了“长石雄风”。 当日,该账号以**价8500元成交。 截至发稿,平台上仍有不少茶商频繁泡茶**。
有什么风险?金融茶接二连三的爆火后,市面上仍然有很多爆款**茶。 在多家茶叶交易平台,第一财经记者发现,某杰、某翔瑞品牌的茶叶价格接近10万元,某类章产品超过11万元。
其中,增幅最明显的是X茶品牌。 据了解,该品牌成立于2024年,拥有多款易系列产品,每次提及价格从4万元到10万元不等,**还在不断上涨。 例如,茶叶在上市之初就高达7万元,不到1个月就达到了96万元,同比增加3714%。
在二级市场仍在上涨的同时,接受力也在逐渐下降,“成交量先行”的迹象明显。 一位资深茶企告诉记者,近年来,虽然一些金融茶叶没有实质性,但成交量提前大幅下降。 因此,金融茶鼓过花的游戏很难继续下去,参与的厂家或茶商开始停止回购或提前跑路。
另一个数据证实了这一说法。 根据企业核查数据显示,2024年和2024年我国注册茶叶相关企业数量将连续两年下降,达到22家270,000, 1994万,同比减少。 49%。
目前,不少地方已经开始提醒金融茶、理财茶的风险。 10月初,福建省以“金融茶叶”“金融茶叶”的名义发布关于防止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称部分茶企以卖茶叶的名义向消费者销售茶叶,但未交付实物商品,并承诺一定时间后以本息形式回购。 这种“理财茶”和“理财茶”的经营模式脱离了商品交易的本质,从正常的销售行为演变为追求高回报的投资理财行为,隐藏着较大的风险和隐患,可能涉嫌非法集资。
12月6日,广州市荔湾区发展改革局(荔湾区民办)、区公安局、区市场监管局、广州市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提醒市民,在品茶、采茶时,应注重茶文化和茶叶本身的价值, 拒绝“金融茶”投机。(唐云、李伟为化名)。
*: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