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是当今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也是未来社会的重要驱动力。 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需要强大的算法和数据,还需要高性能的硬件和芯片。 在这方面,英特尔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公司,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和地位。 然而,英特尔近年来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不仅在芯片制造工艺上落后于竞争对手,而且失去了在AI领域的先发优势。 那么,英特尔在AI时代还有机会吗?它将如何应对挑战、寻找机遇并重新获得技术领先地位?
英特尔的挑战。
英特尔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芯片制造工艺的滞后,二是AI市场的竞争。
芯片制造工艺是衡量芯片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芯片性能、功耗和成本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工艺越先进,芯片的晶体管密度越高,性能越强,功耗越低,成本越低。 英特尔曾经是芯片工艺的领导者,但近年来遇到了重大困难和延误。 英特尔的 10 纳米 (nm) 工艺原计划于 2015 年投入量产,现已推迟到 2019 年,并且仅用于一些低功耗移动处理器。 英特尔的 7nm 工艺原计划在 2021 年量产,后来宣布推迟到 2023 年,甚至可能需要外包给其他代工厂。 与此同时,英特尔的竞争对手,如台积电和三星,已经率先实现了7nm甚至5nm的量产,为客户提供了苹果的A14和M1处理器、AMD的Zen 3和RDNA 2处理器、英伟达的Ampere GPU等更先进的芯片。 这些芯片在性能和功耗上都超过了英特尔的产品,这给英特尔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AI市场是当今最具潜力和活力的市场之一,也是未来芯片市场的重要增长点。 AI的应用涉及云计算、边缘计算、物联网、自动驾驶、智能手机等领域,对芯片的要求和要求也各不相同。 虽然英特尔在传统PC和服务器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在AI市场并没有抓住机会,而是被其他芯片厂商抢占了。 例如,在云端AI训练领域,英伟达的GPU(图形处理单元)芯片凭借其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成为主流选择,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英特尔的CPU芯片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在边缘AI推理领域,虽然英特尔通过收购Nervana、Mobileye等公司推出了一系列AI加速芯片,如Nervana NP、Movidius VPU、Mobileye EyeQ等,但仍面临来自谷歌、亚马逊、华为、寒武纪等公司的激烈竞争。 在移动AI应用领域,英特尔几乎没有立足点,苹果、高通、三星、联发科等公司的芯片都集成了专用AI处理器,为智能手机提供了强大的AI能力,而英特尔的手机芯片则退出了市场。
英特尔的机会。
尽管英特尔面临巨大挑战,但并非没有机遇。 英特尔的机会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芯片制造工艺的改进,二是AI市场的创新。
芯片制造工艺是英特尔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英特尔最大的希望。 英特尔在芯片制造工艺上的滞后,主要是由于过于保守和自信,未能及时采用EUV(极紫外光刻)等先进技术,未能有效管理其复杂的**链和生产线。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英特尔今年做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 首先,英特尔迎来了一位新任首席执行官 Pat Gelsinger,他是一位拥有 40 年英特尔经验的资深工程师,也是一位富有远见和大胆的领导者,他提出了 IDM 20(集成设备制造商)战略,重塑英特尔的技术领导地位和市场地位。 其次,英特尔重组了技术团队,聘请了多位行业专家和领导者,如前半导体公司高级副总裁李大伟、AMD前首席技术官Raja Koduri、高通公司前首席技术官Jim Keller等,为其芯片制造工艺的研发和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第三,英特尔加快了芯片制造工艺的更新和优化,公布了一系列新的工艺节点和技术,如英特尔7、英特尔4、英特尔3、英特尔20A、英特尔18A等,其中英特尔20A和英特尔18A将采用新的晶体管结构带状FET和新的电源技术, Powervia,并有望在2024年实现量产,有望超越台积电和三星的制程水平,重新夺回技术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