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为什么只有地藏王的魂兽,听不进下界的捣乱?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小说之一,描绘了一个庞大而奇异的神魔世界。 四师徒当然是整个故事的核心人物,他们的共同目标就是去西方学经。
从经文中学习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恶魔和怪物几乎无处不在,惹事生非。 有些恶魔有历史,一直是众神的坐骑或宠物。 譬如,四大菩萨中有三位来自家山上闹事,却没有到地藏王的山上来闹事。
佛教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你身边可能有很多虔诚的佛教徒。 然而,佛教不是起源于中国的宗教,而是从古印度传入的。 古印度的佛教思想与古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有很多共同之处。
就这样,它生根发芽,发展到今天,形成了我们自己的佛教思想体系。 在中国佛教中,有四位菩萨,每人负责四座名山。 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有忠实的信徒。
第一个是文殊菩萨,其道场位于五台山上。 他是智慧的象征,是万物菩萨的领袖,手持智慧之剑,他的坐骑是一头威严的蓝面狮子。
有一群人特别相信文殊菩萨,那就是小学生,他们最关心考试,文殊菩萨是智慧的化身。 因此,希望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考生和考生的父母经常去文殊师利祈祷,祈求文殊师利加持他们在考试中取得更高的分数。
第二个是伏仙菩萨,其道场位于峨眉山上。 他是美德的象征,他的山是一头长着黄色獠牙的老象。 积德行善,不仅能帮助他人,还能改善自己的精神状态,让自己感到舒适和满足。 但是,做好事一时容易,做好一辈子就难。
只有真正内化行善的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而福元菩萨是引导人行善的人,他把行善看作是永不疲倦、永不孜孜不倦的功课。 三是普陀山上观音菩萨,是金毛猎犬的故乡,象征着慈悲。
他的目标是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快乐,如果他看到世界上所有的众生都在痛苦中,他就不会快乐,所以他引导我们爱人世,爱人。 第四位是地藏菩萨,他的道场在九华山。 他是欲望的象征,他的巅峰是丁亭山。
我所说的欲望的力量,是指业力,它可以由一厢情愿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主要是良好的愿望)创造。 俗话说:"只要你记得,回声就会来"。许愿的力量是真实的,它的能量大于业力。 他在地狱里受苦,所以他劝人不要作恶,以免掉进苦难的海里。
四大菩萨的象征和职责,体现了人们对理想人格和精神世界的向往。 心中有智慧,心中有悲,善行在手,生死有好缘。 从这个意义上说,信奉佛教会激励人们行善。
四位菩萨的神通无穷无尽,他们的战马不容小觑。 但是这些马是怎么变成恶魔的呢?在**《西游记》中,青面狮子文殊菩萨曾两次降临人间。
刚到无极国时,他以为无极国的王是金体罗汉,于是派文殊菩萨前去调查。 国王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以为他是来打仗的小和尚,于是把他关在笼子里淹死在河里三天三夜,蓝脸狮子下山为文殊菩萨报仇。
第二次,不仅是青脸狮,抚仙的马和金翅鹰也聚集在狮骆驼岭,组成了狮骆驼岭三妖。 他们让四师徒吃苦,就连孙悟空也差点被三妖抢走宝物。
后来,如来率领文殊菩萨、伏仙和一群罗汉来到狮骆驼岭,制服了三妖。 文殊菩萨和伏仙的山民是下界的叛逆者,自称是兄弟,观音也有同样的经历。 金毛猎犬是下界的妖魔,自称赛泰穗,以王居山,狂妄至极。
他听说朱子国的姑娘很漂亮,就一言不发地抢走了她,打算把她带走。 好在紫阳真人路过后,听说了这件事,就把一件宝衣送给了少女,赛太穗摸了摸,大喜过望,救了他一命。 毕竟金毛猎犬是菩萨山,玷污凡人是很愚蠢的。
那么,商王为什么不来王国捣乱呢?首先,他的背景与其他三位菩萨不同。 文殊菩萨、伏仙、观音菩萨是玉虚十二金仙的**,文殊菩萨、伏仙也是释迦牟尼的追随者。 地藏王更特别,因为在释迦牟尼成涅槃之前,弥勒佛还没有出现,所以他被赋予了化解众生的使命。
尤其是地狱中的罪恶众生,这也是地藏菩萨王的愿望,地狱若不空,就不是佛。 狮子山的神通也与另外三位菩萨的存在相对立,他们为了化化众生,在九层地狱中呆了多年,不得不忍受地狱的痛苦,可以说是四大菩萨中最苦的。
后来,孙悟空在冥界大作,随意更改生死书。 这里是地王的地盘,孙悟空显然不服气。 就算从他有限的法力来看,石娘更是如此,恐怕他根本没有下混沌世界的能力。
虽然地藏菩萨王身处九层地狱,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险恶之地。 但转为地狱众生,佛陀,是他坚定而伟大的愿望。 虽然他和狄婷不得不面对不断吞噬甘露的报应,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功德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