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中东国家“一边倒”支持哈马斯,但随着冲突的持续,原本“亲巴”的中东国家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据英国财联社12月26日报道,巴勒斯坦两大武装团体哈马斯和圣战组织25日拒绝了由埃及提出、卡塔尔支持、调解巴以冲突的停火协议。
根据协议,哈马斯将放弃对加沙地带的控制,以换取与以色列的长期停火,而以色列方面将保证“哈马斯领导层不会受到追捕和起诉”。 报告的重点不是哈马斯和圣战组织拒绝停火协议,而是另外两点:该协议本质上是“开城投降”,以换取“交枪不杀戮”,这无异于“土地换和平”,实际上是“投降协议”,至少是对加沙地带的“控制”, 这可能是以色列“梦寐以求”的。炮制这份“投降协议”的不是以色列或美国,而是中东国家埃及和调解人卡塔尔,卡塔尔是哈马斯除伊朗之外的另一个“主要资助者”。
这是什么意思?这表明,中东国家对巴以冲突的态度似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支持哈马斯到“迫使哈马斯投降”。
一方面,在哈马斯内部**,加沙地带的哈马斯武装力量“发誓不投降”,将战斗到底,而居住在卡塔尔首都的哈马斯高层领导人则强烈主张“尽快结束战争”。 据《上官报》12月22日报道,哈马斯政治局委员巴德兰表示,他“不想为打仗而打仗”,“想结束(与以色列)的战争”。 因此,这份“投降协议”也注重保护他们的利益,以色列承诺“不会追究和起诉哈马斯领导人”。
另一方面,胡塞武装在红海的“不分青红皂白”的袭击,不仅给以色列施加了压力,也给中东国家施加了“巨大压力”,导致中东国家开始无底线地寻求和平。 就在前段时间,胡塞武装开始用弹道导弹和无人机攻击穿越红海的货船。 国际问题专家刘和平表示,红海不仅是世界航运命脉,也是伊斯兰国家的航运命脉,沙特40%的货物运输都要经过红海,因此胡塞武装在红海的行为是“暂时的”,“无疑会造成伊斯兰世界再次分裂”。
正如我们前面所指出的,胡塞武装在红海乱射导弹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可以通过扰乱红海航运来迫使国际社会迫使以色列“停火”,但也会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己营”的航运产生不利影响。 现在看来,两者都在起作用,以色列确实呼吁停火,并表示“愿意提供更多的人道主义援助”。其次,亲巴阵营也遭受了“很多损失”,所以这次埃及和卡塔尔炮制了“投降协议”,要求哈马斯“交出加沙”。
换言之,现在是考验中东国家和以色列“耐心”的时候了——如果以色列先“忍不住”,那么这一轮巴以冲突可能会以对哈马斯“有利”的方式结束,比如以色列“无条件撤军”,放弃“铲除”哈马斯的计划;例如,如果中东国家开始迫使哈马斯“投降”并放弃加沙,从而实现“长期停火”,胡塞武装就没有必要在红海“不分青红皂白地发射导弹”。
据 Guangming.com 11月7日报道,苏伊士运河每年的“过境费”高达94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这意味着停工一天的损失高达2500多万美元,胡塞武装切断了埃及的金融路线,“就像杀了父母一样”。 卡塔尔对“投降协议”的支持反映了沙特阿拉伯的态度,因为沙特阿拉伯是逊尼派国家的领导人,卡塔尔参加了沙特领导的针对胡塞武装的军事行动。
所以胡塞武装在红海大做文章,中东国家确实“很受伤”,不难理解“投降协议”是炮制的。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埃及、卡塔尔等国可能并不是真的希望哈马斯“开城投降”,说白了,也是为了向胡塞武装及其背后的大国(俄罗斯和伊朗)施压,不要在红海这样做,胡塞武装这样做,虽然增加了波斯湾和北极航线的重要性, 也给以色列带来了一些压力,但也让其他中东国家陷入困境。中东国家希望胡塞武装“停止”,换一种方式行不通,但他们无法说服俄罗斯和伊朗,所以他们会炮制这个协议,要求哈马斯投降,以便变相施压。